产业集群与专业市场的互动机制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刘天祥
摘要:产业集群与专业市场之间存在相互促进的关系:产业集群的需求聚集效应与供给聚集效应能使专业市场产生明显的外部性,降低市场交易费用,增强专业市场的竞争力,而专业市场也能促进产业集群的产生,并使之良性发展,形成对集群产业升级的强有力的支撑。
关键词:产业集群;专业市场;互动机制
中图分类号:F27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7)01-0011-03
一、产业集群与专业市场互动机制的理论探讨
对产业或者企业发生集聚现象的关注,最早可以追溯到马歇尔,他在其著作《经济学原理》(1890)中论述过“以分工为主的产业在某一特定地区聚集”的现象,并且指出企业是为了追求外部经济而聚集。德国区域经济学家韦伯在研究工业区位时提出聚集经济理论,阐明了企业是否相互靠近取决于聚集的好处与成本的对比。集聚因素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在初级阶段中,企业通过自身的扩大而产生集聚优势;在高级阶段中,各个企业通过相互联系的组织而形成地方工业化。他所说的“高级阶段的集聚”就是我们所讨论的产业集群。他所强调的是聚集的产生在于聚集所节省的成本大于增加的运费。胡佛在《经济活动的区位》中提到企业群的概念,并认为规模经济是集群产生的原因。他提出,任何一种产业都存在着三个不同层次的规模经济,即单个厂商的规模经济、单个企业联合体的规模经济以及某种产业在特定地方的企业集中的规模经济。波特在他的竞争优势理论基础上对产业集群进行了研究,认为产业集群是一国之内的优势产业以组群的方式,借助各式各样的环节联系在一起,而不是平均分散在经济体中,产业集群是相关产业的紧密结合,而产业集群的成功与否最终取决于市场。
1.产业集群对专业市场发展的影响
首先,产业集群所形成的供给聚集效应,能产生显著的外部经济性。马歇尔在《经济学原理》中指出,从事相关活动的企业的集聚可以产生一系列降低生产者成本的地方外部经济,包括专业工人的集聚、专门投入品和服务的专业化、供应商队伍的易得性以及独特的外溢性。从价值链来看,一个企业和上游供应商及下游营销渠道、客户构成一套价值体系,这套体系的有效运用依赖于各个链接点的协调。在很多行业中,产品和服务的生产乃至新产品的开发,都需要使用专门的设备和配套服务,单个的企业不可能提供足够大的需求来维持众多供应商的生存,而大量企业集聚成群则能扩大需求市场,使各种各样的专业化供应商得以生存,结成专业化供应商网络。这个网络越密集,竞争越激烈,一些重要原材料、中间产品、关键的最新的设备和服务越容易获得,而且越容易得到合理的价格和较高的服务效率,集群企业比其他企业将拥有更低的成本,并反过来支持更多的专业化供应商。可见,产业集群有助于各类专业供应市场的形成。
其次,产业集群所形成的供给聚集效应,能显著降低市场交易费用。①一方面,能降低信息搜寻费用及交易谈判费用。产业的集群,使不同环节上的生产企业在一个较小区域范围内集聚,大大降低了分工企业彼此搜寻交易对象的费用。而且,“老朋友”、“老关系”的存在使谈判费用大大降低。另一方面,能降低交易风险费用。企业在产业区中的相互关联决定了他们之间必然具有较高的交易频率,频繁的交易次数也有利于建立一种专用性的规制结构来克服交易当事人的机会主义行为倾向,企业主都有着抑制自身投机倾向的内在激励机制,并形成一种共同的道德认识,其作用使企业从事投机行为的机会成本大大上升,投机行为成功的可能性较小。因而,交易不确定性的降低和交易频率的提高,都有助于专业市场交易规则的确立,并将进一步优化专业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完善专业市场配套服务功能,使其在产业专业化分工推进的基础上促进专业市场向纵深发展。
再次,产业集群形成的需求聚集效应,能吸引众多的消费者,易于开拓市场。从产品差异性和消费者需求角度分析,集群内企业众多,生产能力强,内部竞争激烈,迫使企业选择差异化竞争策略,使产业区内企业所生产的产品具有品种多样化的优势,而多个有差异的同类型产品,有利于吸引众多的消费者,消费者可以少付成本在有更多差异产品的集聚中心寻求适合各自偏好的商品,节省了消费者搜寻市场信息的费用,消费者对商品的偏好的多样化培育了商品的空间集聚――集群。麦考密克认为,集群具有市场开拓的外部经济,即集群吸引附近乃至全球的购买者,使得集群企业的产品和服务更容易开拓全球市场。
最后,产业集群形成的需求聚集效应和供给聚集效应,能降低产品的价格,利于专业市场形成竞争优势,成为其生存和发展的动力和支撑。一方面,专业市场是一种贸易的空间集聚现象,将分散的商品需求集聚于某一特定的地理空间范围,使得最终产品的需求水平提高,需求曲线向右移动;另一方面,产业集群内的企业能参与高效的分工体系,使得产业链得到延伸,累积了竞争优势,提高了产品的供给水平,供给曲线向右移动,由于需求聚集效应和供给聚集效应的共同影响,使得产品的产量增加,价格降低,大大提高了专业市场的竞争能力。
2.专业市场促进相关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
首先,专业市场作为我国现阶段一种比较高效的产品交易市场,可以促进分工的深化,进而可以促进产业集群的形成。产业集群内部企业之间的关系中隐含着专业化分工与协作,这是集群化的基础条件。产品价值链条越长,技术上进行工序分解的可能性越大,不同工序企业的联系越强,产业集群就越容易形成。专业市场的作用就是大大降低了分工深化初期出现的协调成本,使分工在企业之间得到发展。另外,有相当数量的交易者在熟悉了行业内情、掌握了相关技术、积累了一定资金或者出现很好的投资机会的时候,从专门从事贸易活动转而进行专业生产。随着生产者数量的增加和规模的扩大,产业集群就形成了。
其次,专业市场的信息优势,能促进区域内产业集群的良性发展。专业市场的交易行情作为社会大市场的基本行情的缩影,汇集了大量产、供、销的各种信息(包括产品质量、性能、价格以及供求及其趋势在内的各种市场信息),并快速、低成本地向集群企业提供,成为企业调整产品结构、开发新产品的主要决策依据之一。通过专业化市场信息的迅速反馈与传递,企业能及时洞察市场环境的变化,捕捉有利的市场机会,降低原材料、中间产品、设备及服务的购入成本,同时积极调整产品结构和相应的库存,避免或降低因市场变化而造成的损失,引导着产业集群的发展方向、水平和规模,实现产业集群持续发展,发挥产业集群的生产优势。
最后,专业市场的激烈竞争,形成对集群产业升级的强有力支撑。专业市场近似于完全竞争市场,强化了竞争机制的作用力度,带来了集群企业技术进步的动力和压力:一是公平公开的市场竞争环境,促使企业为确保市场地位不得不加快技术开发的步伐,不断推陈出新;二是专业市场促进了集群周边相关产业的密集化,提高了新技术、新产品、新思维的扩散速度,减少了企业的学习成本和技术进步费用。所以,激烈的市场竞争能够促进企业不断改善经营管理、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生产成本,从而有助于推动产业集群内部的产品、技术和企业结构的优化,推动集群产业升级、产业结构调整。
二、产业集群与专业市场互动机制的实践启示
专业市场与产业集群之间存在相互促进的作用,专业市场伴随着产业集群的发展而发展,出现商品量的扩张、质的提高和市场辐射半径的延长;产业集群的发展也培育和丰富了市场主体,从而促进了专业市场建设的不断完善和创新。在专业市场比较发达的地方一般有其相关的产业做支撑,而在产业发展较快较好的地区,也建立了相应的专业市场与之相配套。通过对我国有代表性的三大专业市场(绍兴纺织品专业市场、海宁中国皮革城、桐乡濮院羊毛衫市场)年成交额和相关产业群产值进行相关性分析,来讨论专业市场与产业集群之间的相关性到底有多大,运用相关系数计算的统计公式:
分析结果值ρxy分别为0.82、0.60、0.74(计算过程略),这显示着三大专业市场的扩张与产业集群的发展存在明显的相关性。这种相关性表明了专业市场在促进区域分工与产业集聚式发展方面的贡献相当明显;同时也表明了产业空间集聚的发展又推动了专业市场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形成了经济增长的长波效应。
所以,走产业集群与专业市场互动发展的道路,符合我国工业化起步阶段和市场经济初期的基本要求。专业市场为中小企业提供了销售网络,帮助它们完成资本积累,促进了相关产业集群的产生,进而形成互为依托、联动发展的格局,并进一步聚集了国内外的相关生产要素和市场信息,形成了良好互动的集聚机制。“建一个市场,带一批产业,兴一个城镇,活一块经济,富一方百姓”的经验,值得我们推广。在国际国内享受盛誉的专业市场,一般都是市场与产业集群相伴相生的专业市场(如表所示)。
三、结论
产业集群与专业市场之间存在相互促进的关系,产业集群的需求聚集效应和供给聚集效应能促进专业市场的发展,反过来,专业市场的良性发展也能促进产业集群的形成与良性发展,所以,我们应该促进产业集群与专业市场的协调发展,来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具体必须依靠企业、市场、政府等方面的共同努力。企业方面,要进一步采取措施加快产品和技术创新,积极调整产业和产品结构,不断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市场方面,应稳步推进体制改革,找准特色和市场定位,注意各专业市场的空间布局,协调发展好等级市场之间、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之间的关系,加强规范化管理,杜绝假冒伪劣商品;政府方面,要转变管理职能,增强服务职能,大力营造有利于集群企业与市场协调发展的环境和条件,鼓励和推广市场、企业的改革与创新。
参考文献:
[1] 郑勇军,等.解读“市场大省”――浙江专业市场现象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
[2] 石忆邵.市场、企业与城镇的协同发展[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3.
[3] 仇保兴.小企业集群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4] 陶金国.传统产业集群与专业化市场发展[J].中国流通经济,2005(5).
[5] 杨强,姚岗.产业集群与专业市场的互动发展[J].经济纵横,2005(6).
[责任编辑张凌]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0530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