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环保理念在化学教学中的渗透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季婧 孙秀华
提要 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已成了当代世界面临的两难选择。科技的进步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但同时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也向人们敲响了警钟。进行绿色化学理念教育是培养具有绿色意识和环保能力高素质人才的根本途径,也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对于我国现代化建设和人类的未来生活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保护环境;绿色化学;化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绿色化学又称环境无害化学、环境友好化学、清洁化学。绿色化学即是用化学的技术和方法去消灭或减少那些对人类健康、社区安全、生态环境有害的原料、催化剂、溶剂和试剂在生产过程中的使用,同时也要在生产过程中不产生有毒有害的副产物、废物和产品。绿色化学的理想在于不再使用有毒、有害的物质,不再产生废物,不再处理废物。从科学观点看,绿色化学是化学科学基础内容的更新;从环境观点看,它是从源头上消除污染;从经济观点看,它合理利用资源和能源,降低生产成本,符合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绿色化学在节约资源、防治污染、保障人类健康与安全方面发挥了日益显著的作用,受到社会广泛的关注。绿色化学不仅成为企业与学术界,也成为政府的研究与开发重点,这对我国的经济建设和发展来说,既是严峻的挑战也是难得的发展机遇。
作为一名中学化学教育工作者,面对绿色化学新概念、新思想、新要求,在实际教学中把绿色化学教育贯穿于教学中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在课堂上渗透绿色化学观,强化环境保护的重要。化学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也是向学生传授环保知识的好场所。在化学课教学过程中,要向学生阐明绿色化学的观点,使他们树立起防治污染、保证人类生存质量的责任感。例如,讲解二氧化硫时,要向学生说明它是一种主要的大气污染物,它和氮氧化合物都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空气中二氧化硫70%来源于工业燃料,12%来源于工业燃油,其余则来源于生活燃煤等。它既直接危害人的身体健康,又可以导致水质酸化,水生动物减少或绝迹,树木、庄稼枯死,还能腐蚀建筑物。因此,找到一种替代的经济形式显得尤为重要。
近年来,循环经济频频出现在媒体上。传统经济是一种由资源-产品-垃圾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其特征是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循环经济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以产品清洁生产、资源循环利用和废物高效回收为标志。所有的物质和能源要在不断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的利用,而且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循环经济不仅仅是一个经济学概念,而且是一项社会系统过程。循环经济理念的贯彻思路就是绿色化学思想的体现。绿色化学是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化学中的具体体现。绿色化学的策略从根本上讲是师法自然。在大自然的物质循环里,各类植物是经过各种不同的生化反应后,产生各类蔬菜、水果供动物食用;而动物的排泄物、遗体再经由细菌分解而释回大自然,供应植物养分所需。化学反应物的循环利用就是最绿色的大自然的化学制造工艺,这种工艺是非常环保并能可持续发展。
目前,环境保护的教育已纳入化学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及教材中。解决化学污染,最根本的问题就是培养具有环境保护意识的人,通过教师在化学教学中对教材的二次开发和利用,挖掘教材中的隐含因素,把绿色化学作为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将绿色化学思想贯穿于中学化学教育的全过程,尤其是在化学实验中贯穿绿色化学思想,就可以将绿色化学和我们的化学教学紧密联系起来,在化学教学中不断地渗透绿色化学教育理念。在实验课上形成绿色化学观,强化环境安全意识。化学实验是化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化学实验有助于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实验在化学科学中的地位,掌握基本的化学实验方法和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然而,化学实验必定会涉及到有害、有毒的物质,从某种意义上讲,学校中环境污染主要来源于化学实验。
实验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注意实验前后各种有害物质的取用和处理以及各种废物的循环利用,不使周围环境受到污染;实验后的废液、废渣尽可能回收利用。在实验过程中,注重环保问题,不仅可以大大减少环境污染,而且能对学生直接渗透绿色化学思想。把绿色化学思想贯穿在化学教学的全过程中,一方面是为了从小培养有强烈环保意识的人;另一方面绿色化学实验本身就是化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必要保证。绿色化教育有利于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学化学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懂得基础化学原理,了解物质化学变化的基本规律,还要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加强绿色化学思想的宣传,使学生转变传统观念对化学的种种误解和偏见,更要突出环保意识。将绿色化学思想渗透在化学教学中,应用绿色化学的理念进行教学设计,着重介绍绿色化学在防治大气污染、温室效应。保护臭氧层,保护土壤、水质及生态环境中的重要贡献。介绍化学产品对提高生活质量,保障人类健康和安全方面所起的作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我们要争取绿色化学实验教学。可通过改进实验装置,变化实验的形式,将有害气体尽可能做化学处理,以消除或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尽量减少实验产物对环境的污染。中学教材中如实验铜与浓硫酸反应时,产生的气体不能不做处理直接排入大气中,而应在试管口用沾有氢氧化钠溶液的棉花球吸收,防止污染环境。在进行化学实验时,不断改进化学实验方法,则可消除或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例如,在浓硝酸与铜片反应的实验中,释放出的二氧化氮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危害人的身体健康。如果改成微型实验效果将好很多,将铜片改成细长铜丝,这样只需拉出铜丝于试管外,即可随时中断反应,减少了不断逸出的二氧化氮对教室环境的污染,也能达到实验的教学目的。
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绿色教育的主阵地,同时课外活动形式多种多样,内容丰富多彩,是课堂教学的很好补充,可以全面提高每个学生的环保意识。对教材中讲的少而对环保具有重大意义的内容,可以多向学生介绍,如针对有的学生认为环境污染主要是由于工业生产造成的,与自身没有太大的关系。实际研究表明:工业污染占污染的41%,家庭污染占59%。据有关专家统计,一个人一天平均要制造0.9kg垃圾,5个不可降解的塑料袋,2~3个一次性饭盒;一个人因洗发、洗澡、洗衣服等等一天平均制造200升废水在污染着河流、大海和土壤。可见,环境保护不只是国家、环保部门的事,每个人都应从家庭污染出发保护环境。通过这些信息的介绍,使学生切实感到自身要从自身做起,节约用水、少使用一次性餐具、少用化学用品,以减少污染,为保护环境而改变生活习惯。
(作者单位:1.农安县开安镇刘家中学;2.农安县合隆高中)
主要参考文献:
[1]霍爱新.绿色化学及中学绿色化学教育初探[D].天津师范大学,2002.
[2]黄玉燕.对实验中渗透绿色化学新理念的思考[J].广东化工,2005.4.
[3]刘有势.中学绿色化学教育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0607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