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校体育馆经营管理初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杨汉春

  提要本文从高校体育馆的功能特点、体育馆经营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高校体育馆开放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并对如何经营管理体育馆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高校;体育馆;经营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
  
  一、前言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各校的基础建设也日益完善,其中,体育馆的数量也有了长足的进展。据统计,目前全国高校中拥有室内体育馆的超过60%,而江苏、上海、广东等地更是达到了90%以上,部分高校甚至一校多馆。因此,如何经营与管理好体育馆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
  二、现阶段我国高校体育馆的功能特点分析
  (一)高校体育馆首先应满足学校体育教学的需要。高校体育馆是高校体育教育设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体育教育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高校体育教学活动的重要物质条件,首先应满足学校体育教育工作的需要。高校体育馆应明确最重要的功能是体育教学、训练,应无偿保证学生全年教学、训练正常进行,同时还要尽量满足学校运动队训练、校内的体育竞赛活动和一些群众性、娱乐性、健身型体育活动的需要,这也是高校体育馆区别于社会体育馆的重要标志之一。
  (二)高校体育馆正在逐步向社会化服务拓展。学校体育教学的时限性非常明显,非体育专业院校在正常体育教学之外有大量的空挡时间,因此体育馆如果仅仅是为高校自身教学、训练活动而服务,远远没有发挥其潜力,对于动辄投入数百万、上千万元的体育馆来说,这无疑是一种浪费。与此同时,高校所拥有的体育馆、场地以及其他体育设施等等,是周边地区绝大多数单位所不具备的,因此各类企事业单位组织的体育活动和比赛往往会借助于高校的体育场馆。此外,诸如一些全民健身、文艺演出和机关团体的各种活动,也越来越青睐于高校的体育场馆,因此高校体育馆正在逐步向社会化服务拓展。
  (三)高校体育馆可满足各级别体育赛事的需要。我国有能力举办大型体育盛会的城市中,都有体育场馆相对集中的区域,如奥运村、奥体中心等,但它们往往都远离城市的中心,也无法承担全部的赛事,而遍布于城市各处的高校体育馆则是必要的补充。
  高校体育馆不仅在数量上增加了,而且其中相当一部分是高规格、高水准的,可以满足各类专业体育赛事的需要。从近几年的全国运动会、城市运动会和2008年奥运会的情况看,一些重要的单项比赛都放在了高校的体育馆,这说明部分高校体育馆完全有可能举办全国乃至世界性的大型赛事。这对大赛赛会和高校都是双赢的结果,既省时省力,又减少了开支。
  而在没有重大综合性比赛的年份,国内各个项目的常规赛事也越来越多地选择在高校体育馆进行,部分知名的俱乐部甚至将主场移师高校,带来了意料之外的品牌效应,同时也彰显了高校体育改革与发展的突出成果。
  三、高校体育馆经营管理中的问题
  大学体育馆的建设与维护一般是由学校单方面投资,额度低于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10%,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校体育场馆的投资停留在较低的水平上,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高校在维护和管理上还显得捉襟见肘。
  目前,大部分高校体育馆仍沿用事业管理的方式,缺乏自主权。机制不活,模式僵化,突出表现在相对独立的人事权、财权的缺失。高校体育在人员编制、业绩考核、工资奖励等方面没有充分赋予体育馆以灵活性,往往是采用一刀切的管理办法,不能有效地激发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高校体育馆的市场化服务作为新兴的体育经营项目,现阶段缺乏专业的管理人才,目前部分高校负责体育馆管理工作的多数为兼职人员,员工中包括临时工作人员和勤工俭学的学生,往往自身并没有参与场馆经营管理的经历,经验不足,对体育设施性能的了解也相当匮乏。这样下去,规范运作都不能保证,更谈不上市场竞争力。
  目前尚没有全国范围内关于高校体育馆管理方面的行业标准,这对于高校体育馆的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管理体系的建立是不利的,希望相关部门群策群力,加快制定这一行业标准的进程。
  四、高校体育馆开放的可行性分析
  (一)开放高校体育馆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要求。《全民健身条例》第二十八条规定:“学校应当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向学生开放体育设施,公办学校应当积极创造条件向公众开放体育设施;国家鼓励民办学校向公众开放体育设施。”《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第六条规定:“国家鼓励机关、学校等单位内部的文化体育设施向公众开放。”
  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中有“为公民参加体育活动创造必要的条件,支持、扶持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开展”等相关要求,因此实现高校体育馆的开放和全社会共享,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也有利于执行国家相关的政策。
  (二)开放高校体育馆符合广大人民群众需求。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们的体育意识也在更新,广大人民群众越来越重视自身的健康,更多的人投入到全民健身运动中,体育活动成了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然而,据“中国群众体育调查”和“全国体育场地普查”都显示,体育场地设施依然是制约我国居民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我国大中城市现有的体育设施根本无法满足广大居民的健身需求,高规格的社会体育馆更是由于数量和地域等原因,成为体育设施中的“奢侈品”,大多数市民只能望“馆”兴叹。在此情况下,高校体育也必须改变以往的运作与教学模式,以体育生活化、终身化为新的努力方向,积极做好高校体育馆向校内外开放的工作,一方面让体育馆成为广大师生参与运动、享受运动的场所,另一方面还可以补充社会体育馆的不足,更大程度上满足全民健身运动的需要,对提高全民素质起到推动作用。
  (三)高校体育馆自身发展的需求。与社会体育馆无法满足人们健身需求的矛盾相对应,数量众多的高校体育馆由于开放和宣传力度不够,或者由于相关管理制度的问题,远远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
  由于学校体育教学的特殊性,在早晚、双休日、寒暑假等有大量的空闲时间,如果不充分考虑这些特殊性,仅仅局限于高校内部,那么每年体育馆闲置的时间可长达5个月之久,高额的维护与管理费用将成为无法逃避的压力,更谈何收回巨额的投资成本了。对于学校来说,供教育部门评估、验收的亮点此时已黯然失色,体育馆建成时的喜悦恐怕也荡然无存。
  因此,在法制化的基础上,规范、合理、有偿地向校内外开放体育馆,是高校体育馆发展的必由之路。
  五、高校体育场馆经营管理策略
  (一)多方研判,制定适合本校实际的经营管理模式。打破计划经济的禁锢,引入市场化的管理,首先需要决策者转变观念,遵循市场原则,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作为经营者,需要完善体育馆的自我“造血”机制,以馆养馆,实现经营效益的最大化。
  传统的管理模式为体育部(系、学院、教研室)管理,财务由学校监督管理,市场化运营。馆长负责招聘馆内所需工作人员及日常经营管理,体育馆支付员工工资及教学、训练、日常维护所需要的成本,每年赢利资金分配,既要符合学校相关政策,又要最大限度地激发团队的工作积极性。这种管理模式的优势是充分借助体育部的专业和学科优势,可极大地方便体育教学、训练的需求;缺点是体育部门面对相当繁重的体育课教学课程,同时又要兼顾体育场馆及设施的管理,很难做到“两手都要硬”。这种管理模式适用于普通大专院校。
  校场馆中心的管理模式,也称专业管理模式,是采用外包或隶属于学校专门的职能部门(场馆管理中心)的管理模式,体育部门只负责教学训练。由于体育馆实行专业化管理,它要求管理者具有全面的专业知识和组织大型活动的能力,还需要有场馆维护、设备维修和保安、保洁、甚至包括环境、水电、建筑和装饰等方面的专业人士。这样的管理模式有利于形成规范的物业管理体系,且便于同时管理多家场馆,适合于专业的体育院校,现在更多的综合性的大学也在采取这种模式。此外,还有混合式管理,是对前两种管理模式的综合。

  无论采用哪种模式,都要体现高校体育馆经营的特色优势,实现团体效率的最大化,成本最小化,使体育馆的发展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二)建立可行的物业管理体系。物业管理作为当代的“朝阳产业”,已经渗透到高校经营管理的各个层面。作为特定物业管理中的特种物业管理项目,高校体育馆又区别于社会体育馆,需兼顾高校体育教学体制的需要。
  制定场馆物业管理条例,明晰相关人员责、权、利,公布服务承诺,对员工进行严格的培训;有计划、有步骤地制定教学、训练、比赛及有偿开放的安排;实行全面质量管理,通过信息反馈,不断改进管理程序,使之适应体育教学训练和对外开放。
  (三)完善营销策略,拓展市场空间。作为高校体育馆的管理者,我们看到的现实情况是,学校花巨资建体育馆无偿向学生开放,广大学生更多的则是被学校周围收费不菲的网吧、KTV和歌舞厅所吸引,长此下去,体育馆日渐冷清不说,学生体质也必然下降。因此,高校体育馆也不能违背市场经济规律,必须要掌握合理的定价策略,并可尝试将现代营销理念中诸如“俱乐部”、“会员”、“包装”等概念元素引进来,依托体育产业强大的潜在市场,增强自身的竞争力。
  1、“俱乐部”及“会员制”的引入。我国高校俱乐部概念的研究已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并且得到了多数人认可的界定:高校俱乐部是高校中一种体育文化现象,是具有共同体育兴趣爱好的大学生,基于自我完善的需要,自由选择体育活动项目,结成具有社团性质的体育团体,是学校体育活动的一种组织形式。
  由于俱乐部自由、自愿的原则,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自由选择运动项目,有兴趣,有热情,乐于积极参与,而且俱乐部这种课内外“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不受时间限制,又可以融合教学要求,对于目标和内容相对固定,又带有法定约束力的体育课,是一个很好的补充。同时,由于高校体育社会化的发展,且俱乐部本身具有社会性,其招收的对象不仅限于学生,可以有教职工和校外人员共同参与,必要的情况下,还可以联合社会上相关的体育协会,扩大影响,提高层次。
  高校体育馆作为高档次、全天候且功能齐全的体育资源,依托高校高层次专业的人才优势,完全有条件组建各种类型和标准的体育俱乐部。国内外的实践表明,实行会员制是提高场馆效益的有效策略,对高校体育场馆尤其如此。因此,一旦各单项俱乐部都拥有了稳定的会员,意味着会给体育馆带来相对稳定的经营收入,又可以促进学校把俱乐部办得更加丰富多彩。
  2、体育馆经营项目的多样化。高校体育馆采用多种经营,应分清主体项目和辅助项目,主体应包括体育竞赛、体育培训、全民健身以及学生社团和社会团体组织的体育活动,其他如文艺演出、房屋出租、相关运动产品经营应属于辅助项目。体育馆方面无论在时间分配和空间占用上,都应该做到主次分明,以体育产业为核心。在具体运动选项上,既要考虑到篮球、乒乓球、羽毛球、排球等体育馆传统项目,因为这些项目仍有较高的群众普及度,同时也要充分认识到大学生的超前性,他们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大大超出社会平均水平,在不同院校的统计中,诸如防身自卫、跆拳道、瑜伽、武术散打、健身健美、街舞、拓展训练甚至极限运动等都成为大学生喜爱的项目,这些新兴的运动不仅是对传统项目的挑战,对现有的师资也是个很大的考验,作为高校体育馆的管理者,这都是需要重视的新课题。
  3、体育馆价格的合理化。体育馆的相关收费标准的制订,一定要通过合理的分析,定位消费层次,根据本校师生的普遍情况,结合周围居民的消费状况,再从定位出发配套相应的软硬件设施,提供必要的服务项目。对于高校而言,最普通的定价战略之一就是差别定价。据调查显示,高校综合性体育馆几乎都采用差别定价,如校内师生优惠定价、分时段定价、会员优惠定价,还可以结合社会上的各种特殊人群的优惠价等,管理者要充分掌握价格杠杆规律,合理计划,统筹安排。
  4、实现体育馆的信息化管理。高校体育馆的管理、宣传和经营都离不开电脑网络,编制实用、高效的管理软件,建立信息丰富、图像精美的网站、网页,开发专用体育POS机系统,刷卡付费以及各种电子商务系统,都有利于省时、省力、快速、准确地完成各种工作,提高效率。
  六、结论
  高校体育馆投资大、运营成本高,对管理和经营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我们在优先考虑学校体育教学和训练工作的基础上,充分认识到其多元化的功能和意义,根据相关的法律政策、充分利用高校人才和技术的优势,积极开展多种经营形式,引入现代营销理念和物业管理体系,精心策划,科学管理,使其充分发挥自身价值,成为社会共享的体育资源。
  (作者单位: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李建臣.我国高校体育场馆设施的经营与管理[J].体育,2008.2.
  [2]霍建新,李芾.北京高校综合性体育馆经营现状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5.
  [3]颜胜兰.我国学校体育场馆开放对策[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9.15.
  [4]秦纪强.我国高校体育俱乐部若干问题思考[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0817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