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银行信贷角度分析中小企业融资困境与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鹏飞
中小企业融资难在我国已相当严重。据调查显示,我国中小企业融资供应的98.7%来自银行贷款。但是,中小企业难以获得信贷支持,我国300万户私营企业获得银行信贷支持的仅占10%左右。融资难问题一直困扰着中小企业,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瓶颈。
一、从银行信贷角度分析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
1、信息不对称。中小企业无论是向银行或是资本市场融资,都会遇到与资金供给者之间信息不对称造成的融资障碍。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由于企业治理结构不健全,对外财务信息披露不规范;并且由于经营历史短,信誉积累不足,也缺乏品牌及信用历史所能发挥的间接传递信号的作用,因此在对中小企业的融资过程中,信息不对称现象比较严重,从而构成中小企业的融资瓶颈。
信息不对称对融资活动的阻碍通常表现在市场交易中出现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问题。Akerlof建立了一个“柠檬市场”(即次品货市场)模型来分析不对称信息下逆向选择对市场的破坏。在他的模型中,有一个二手车市场,对于车的质量,买者与卖者之间存在不对称信息。这样,买者只能以二手车的平均质量出价,但这一出价只有那些质量低于平均水平的车主肯于接受,高于平均质量的车主率先退出市场,这一逆向选择进一步使市场内剩余车辆的平均质量下降,从而买主进一步降低报价,如此循环往复,这一过程的结局在线性报价和买卖双方价值函数相同的假设下最后只能导致二手车市场彻底消失。如果双方的价值函数不一致,比如一方资金十分短缺,资金利润率很高,如快速成长中的企业,另一方资金十分充裕并满足于稳定的收益,例如银行,市场交易仍会发生,但交易规模受到限制,相当的资源将会用于发展对克服信息不对称的制度安排。申请借款时,借款人往往披露有利于获得贷款的信息、隐瞒(或不披露)不利信息,引发信息不对称。投资契约签订之后,借款人在不对称信息的掩护下,从事偏离投资者利益而有利于自身利益的活动,从而出现道德风险。许多项目的资金到位之后并没有按原先设计的用途使用,资金挪用也是道德风险的危害之一。因而,银行为维护自己的利益,在放贷时会设置各种标准和限制,如在特定的利率水平上规定贷款上限、要求使用抵押和担保、使用信贷配给等,以识别不同信用级别的企业,其中信贷配给是最为常用的方法之一。
2、信贷配给。信贷配给是在一般利率条件下对贷款的需求超过了供给。斯蒂格勒茨和威斯认为,信息不对称以及由此衍生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是信贷配给产生的根本原因。但事实上,信贷配给是一种消极的控制方法,它使中小企业获得支持不足,宏观经济增长乏力,银行本身也因而失去了发展壮大的机会。使用资产抵押放贷,一定程度上能降低信息不对称对银行造成的损失,但抵押的有效性依赖于抵押品二级市场的发达程度,如果二级市场较为活跃,一旦企业违约,银行可以顺利地在二级市场上拍卖抵押品,以收回尚未偿还的贷款余额。我国目前抵押品二级市场落后,抵押品的流动和变现受到限制,而且对中小企业而言,缺乏有效的银行认可的抵押品。当然,银行减轻信息不对称还可以有许多途径,如信息的生产与监督、信贷承诺、贷款定价、事后监管等,但是这些方法的实施效果无不与业已存在的银企融资关系密切相关。
二、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对策
为了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现象,主要在于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为了着力培养和拓展优质中小企业客户群体,大力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下面主要从银行信贷的角度来简要地探讨解决对策。
1、贴近客户,完善组织管理机构。商业银行要设立专门部门和机构,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研究,制订发展中小企业信贷业务的实施方案,加强管理,抓好落实,建立起一套拓展中小企业业务的快速反应机制。一是对目标客户营销进展情况进行监控。建立工作台账,对客户营销过程中的客户拜访、开户、评级、授信及贷款等及时归档记录;二是要制定计划和目标。做到有计划、有目标、有进度地发展中小企业业务,对年度中小企业业务发展进行预先计划,重点考核客户新增和贷款新增两个指标,推动当前这一业务领域的发展。
2、扩大业务办理区域。由于在中心城市办厂开店经营成本极高,具备条件的中小企业极少。相反,郊区、乡镇的经营成本低,企业容易扎根,其生长过程对金融服务依赖性很高,中小企业业务金融资源丰富。因此,对中小企业业务定位上应该是哪里有资源,就可以发展哪里,改变人为因素造成地区之间中小企业业务发展不平衡问题,积极扩大各区域内的优质中小企业信贷市场。
3、制定科学合理、具体可行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改变过去注重对大项目、大客户的奖励,忽视对中小企业营销奖励的做法,加大对中小企业业务发展的激励力度,提高信贷人员工作积极性。一是要针对小企业贷款的经营和管理特点,构建区别于大银行大客户的激励约束机制,摒弃传统的对单笔、单户贷款追究责任的做法,综合考核小企业信贷人员所管理客户的整体回报情况。二是要制定公开、透明、量化的激励措施。将小企业信贷人员的收入与业务量、效益和贷款质量等综合绩效指标挂钩,在保底工资的基础上,辅以奖金、车补、培训、旅游等激励手段,充分调动信贷人员的积极性。三是要完善小企业贷款的问责制度。在质量及回报考核的基础上,根据其特点制定贷款管理中相应的免责条款,保护小企业信贷人员的积极性。
4、建立高效的审批机制。改革信贷管理模式,提高小企业贷款的审批效率。在综合分析贷款抵押方式、额度、风险及自身贷款管理等因素的基础上,探索建立灵活多样和区别对待的贷款审批程序和管理模式。针对中小企业客户“短、平、快”的融资需求,加强风险管理体制改革。通过再转授权,将审批权限全额再转授至经营机构,实行贷款审批人“双签”或“单签”审批的特殊审批机制,提高会签的审批频率;同时,实行审批服务期限承诺制,限时审批,严格规定受理信贷审批业务时间。
5、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抽调一批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能兵强将”充配到信贷业务中,更好地服务中小企业客户。在中小企业的信贷工作中,建立竞聘上岗的激励机制,并通过对信贷人员进行专业技术资格认定,综合提高信贷人员整体服务水平,通过组织形式多样的交流、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和业务素质。
6、加强风险管理,提高金融风险识别能力。如果银行没有足够强的风险识别能力,不能从千差万别的企业中选择出具有债务承担能力的企业,不能有效监测风险,那么银行就既不能保证自身的持续健康发展,也不能有效履行对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功能,必定导致社会资本的劣势流向和融资市场的畸形发展。因此,商业银行要全面引进现代风险管理理念、体制和技术手段,借鉴国际先进银行的经验,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科学地、准确地预测风险,有利于融资市场发挥对资源的优化配置功能,使市场得以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难这一难题已经迫在眉睫。我们要通过共同努力,建立完善的中小企业融资支持体系,来保障中小企业健康、快速地发展。发展中小企业对于解决当前我国面临的产业、产品结构调整、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难题能够发挥重要作用。加快中小企业发展,可以为确保今后若干年内经济改革和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为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1145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