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中小企业融资结构策略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面临着严重的融资难题。本文在分析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和融资特点之后,认为中小企业存在直接融资渠道不畅、征信系统不健全、信用担保体系不完善等方面的问题。因此,文章建议开拓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加强征信系统建设、完善信用担保体系及创新金融服务和金融产品等对策加以解决。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渠道;融征信系统;创新金融服务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1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建设的推进,中小企业蓬勃发展,国家也从起初将其作为国有经济的补充逐渐认识到中小企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2008年,由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造成了国外出口市场的萎缩,加上上半年我国为了防止经济过热采取了紧缩的货币政策,中小企业受到重创。面对此种局势,国家出台多项政策保护中小企业,短期内为保就业、保增长的急救措施,部分具有长期的影响,现将主要的一些政策归纳如下:2008年8月银监会发布《关于认真落实“有保有压”政策进一步改进小企业金融服务的通知》,要求各银行金融机构最大限度地将新增信贷用于支持小企业的发展,改善服务。2009年9月,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保护中小企业的权益,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加大财税支持力度,加快技术进步和结构调整等,具体措施如完善融资担保体系,减轻中小企业负担,清理多项不合理收费,对应纳税所得3万元以下的小型微利企业,2010年实行减半计算应纳税所得额等。2018年10月8日,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发布《微小企业贷款资产支持证券信息披露指引(2018版)》,明确微小企业贷款包含“小型企业贷款、微型企业贷款、个体工商户经营性贷款、小微企业主经营性贷款”,进一步细化微小企业贷款具体内容,提升政策执行的精准度;针对基础资产总体信息、基础资产分布信息以及债务人分布等关键指标制定差异化的信息披露要求,更好地适应了小微企业贷款和个人经营性贷款混包注册发行的产品特点。
  虽然央行通过多次降准、降息来降低融资成本,国家出台政策保护中小企业资本利益,但由于传统金融制度与中小企业融资在资产结构、风险控制等方面不相匹配,结构性融资问题十分突出,大部分中小企业一直面临融资难和资金成本高等问题。
  2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结构的特点
  中小企业由于自身的特点,比如资产规模小、经营的不确定性大、财务信息不透明、承受外部经济冲击的能力弱等制约因素,加上其经营灵活性的要求,其融资模式与大企业相比存在较大差异。中小企业的融资结构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2.1融资渠道依赖内源融资
  在融资渠道选择上,中小企业特别是小企业,比大企業更多地依赖内源融资。由于小企业建立的时间短,缺乏外源融资所需的信用记录和合格的财务报表,信用保证能力也差,难以得到外部投资者和银行的信任,因此只能依靠主要业主的出资和企业内部积累来滚动发展。在初创时期,有限的外源融资主要来源于亲朋好友的借贷和“天使融资”等非正规金融。在美国经济学家伯杰等人的研究中,股权融资还包括业主的亲友和不拥有决策权的企业其他创建人的出资,这部分占企业总资产的12.86%,再加上业主对本企业的借贷占4.1%,中小企业的内源融资占其融资来源的近一半。而且,中小企业中的小型企业比中型企业更依赖内源融资,前者的业主出资加业主借贷占总资产的50.12%,后者的该比率为30.85%,小型企业的内源融资比率高出中型企业近20个百分点。
  2.2外源融资依赖债务融资,且偏好短期借款
  在外源融资方式选择上,中小企业更多依赖债务融资,在债务融资中又主要依赖来自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贷款。银行贷款不需要向社会公布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信息;银行与企业之间排他性的借款关系使银行可将信息租金内部化,不存在证券市场的信息外部性问题;而且,银行贷款的金额、利率和期限等合同条件是由借贷双方谈判决定的。
  中小企业的债务融资规模小、频度高和更加依赖流动性强的短期贷款。考虑到风险、额度,加上中小企业的投资项目一般较大企业的投资项目的周期短,所需资金的期限也较短,因而在统计上表现为长期贷款中的小额贷款的平均期限比大额贷款的平均期限短。
  2.3债务融资多选择非正规金融渠道
  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更依赖企业之间的商业信用、设备租赁等来自非金融机构的融资梁道及民间的各种非正规融资渠道。由于信息相对封闭、资产抵押能力弱等局限,中小企业从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获得融资面临较大的约束。企业的融资时效性要求迫使中小企业更多地求助于手续简便的商业信用和民间借贷等非正规金融。
  3中小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
  3.1政策法规有待完善
  一方面,我国目前缺乏相对完整完善的中小企业融资法律法规体系,政策大部分都由各个政府部门独立出台,容易出现政策相互矛盾的问题,也降低操作的执行力和约束力;另一方面,各地方政府出台的法规政策的针对性和适用性有待提升,相关政策大部分属于指导性文件,实施标准不明确,又存在与实际情况脱节的现象,导致政策难以落实。
  3.2金融机构工作积极性不高
  金融机构放贷积极性较低、担保服务跟进慢。银行贷款时对风险把控较为敏感,而中小企业在一定程度上应对市场波动能力不足,经营风险和资金紧张的问题较大型企业严重,因此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要求也会更为严格。以中小企业参与政府采购项目为例,在实践中,部分地区政府采购融资利率最高不超过同期贷款15%的规定又使很多银行处于矛盾之中,妥协的结果是部分银行对政府采购信用融资采取规模限制的做法,并可能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过分挑选企业,间接提高贷款门槛。担保方面,低质服务和较高费用极大地抑制了中小企业融资的发展。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政府采购合同融资,担保公司是由财政部门指定和银行对接,没有竞争压力的担保公司在处理效率、工作业务、服务收费方面都存在问题,类型单一,缺乏创新。这些担保公司既没有把握好市场整体需求、无法提供专业化个性化的服务,也因手续费偏高的问题挫伤了中小企业金融融资的积极性。   3.3信息不对称
  借贷双方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从本质上导致了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企业十分清楚自己投资项目的收益和风险,而商业银行只能根据了解到的有限信息来推断企业的还款能力。由此就会发生逆选择行为和道德风险。中小企业的这类问题因为信息不透明而比大型企业严重的多。银行只有加大成本投入以提高企业信息的收集和分析质量,才能持续发展中小企业的融资业务。
  3.4中小企业信用有待提高
  早在2016年,张杰、尚长风借助与美国小企业融资结构、融资渠道数据的对比,也验证了标准的小企业融资次序理论和融资结构理论框架,基本上可以解释我国小企业的资本结构与融资选择行为,并提出与发达而完善的市场经济国家相比而言,现阶段我国小企业融资困境的形成,首当其冲主要体现在社会信用体系的缺位和企业征信系统的缺失所造成的整体商业信用供给不足。目前市场上中小企业缺乏信用的现象较多,诚信意识薄弱使得中小企业对于大量债务并没有抵御能力,容易引发抽逃资金、拖欠账款等欺詐行为,造成债务链的断裂。中小企业在整体市场中的信用形象受损,在银行信用评级中级别降低,大大增加了其交易成本和贷款难度,降低了以采购合同形式融资的可能性。
  4优化中小企业融资策略分析
  4.1职能部门联动,完善政策法规
  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应该联合制定并出台具有针对性的、适用性的相关法规政策文件,形成完整全面的政府采购融资法规体系,使得政府采购合同融资在具体实施中有章可循。各地方财政部门健全政府采购合同融资的“规则”设计。针对各地实际情况,对金融机构、中小企业、采购单位等主体制定明确的细则,以规范合同融资项目的发展。
  4.2金融机构调整,多元贷款方式
  银行要建立适合中小企业的贷款方式,在制定和出台政策方面要考虑现状和趋势,结合风险与回报具体情况,适当放松对中小企业贷款方面的限制和要求,应充分结合市场需求、政策导向以及中小企业的发展前景,根据中小企业风险和波动的承受能力具体情况调整贷款方式,以公平公正的态度对待中小企业融资。因政府采购项目真实性和还贷资金的可靠性风险极低,可适当采取低利率的模式,满足中小企业贷款需求。引导担保公司市场化。担保公司应认真分析中小企业的客观需求,提供专业服务,优化工作流程。在手续费方面,可以根据企业诚信等级、准入门槛等采用不同融资利率,引导贷款总成本下降的同时促进企业良性发展。
  4.3建立专门的融资信息服务机构
  以中小企业参与政府采购项目为例,企业应主动向政府采购信息服务机构提供存贷、财务和销售方面的真实信息,使其为银行提供高质量信息的同时降低信息获取成本。政府采购信息服务机构作为企业和银行信息交换的平台,可以通过供应链多个环节对企业信用数据获取、分析、反馈,对政府采购项目进行分析,对企业信用动态进行评估,为银行了解企业情况提供便利,提升企业融资效率并促进企业项目的顺利进行。
  4.4健全征信体系,提升中小企业信用
  信用优质的企业拥有各方面的优势,其融资渠道无疑会顺利很多,本文认为提升中小企业信用的途径:一是要健全社会征信体系,全面记录中小企业信用信息,及时公布失信违法行为,同时加强相关平台建设使这些信息可以长时间保留、跨地区传播,在制度方面提高企业失信成本,以减少抽逃资金和拖欠债款等不良行为;二是中小企业自身要结合银行等相关的金融机构对资金方面的安全考虑情况,采取措施提升自身信用和商誉,减少出现在银行失信名单上的频率,增强信息透明度和还款信用意识,促进与银行的供需对接,实现政府采购融资顺利进行。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493862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