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企业应收账款管理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宋华礼
施工企业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在施工经营过程中,因办理工程价款结算、提供劳务等,应向发包、劳务使用等单位收取的各种款项。当前的建筑市场是僧多粥少,竞争日益加剧,施工企业为了承揽工程,不得不接受发包单位的各种苛刻条件,加上发包单位资金不到位等问题,造成施工企业应收账款大量存在。施工企业无法及时收回资金,又大量拖欠劳务、供货单位的款项,形成高债权高债务的局面,既虚增了企业资产,加大了企业财务风险,又严重影响企业的资金周转,加大企业资金成本。如果发生坏账,则会给企业造成巨大损失,给其正常生产经营带来不利影响。因此,施工企业如何加强应收账款管理,将其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已经成为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各级管理者必须加以解决的难题。
一、施工企业应收账款现状
被拖欠工程款是长期以来困扰施工企业的一个难题,也是社会“三角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也给社会经济正常运行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增加了社会的不稳定因素。近几年,国家和企业都加大了应收账款的清理力度,国家先后下发了关于清理拖欠施工企业工程款的各种通知,对拖欠工程款的偿还时间也进行了具体规定,企业也充分利用国家政策,成立各种清欠组织,加大应收账款的回收,但因建筑市场各种因素的存在,清欠效果并不理想。
造成施工企业应收账款居高不下的原因,既有外部客观因素,也有内部管理等因素。外部客观因素主要包括:一是建设项目资金不到位。建设单位规定了各种苛刻条件,如支付低价风险保证金,在施工过程中只支付计价金额的部分资金。施工企业为了抢占市场,为了生存,不得不带资或垫资施工,而在施工过程中建设单位又不能及时支付已完成的工程款,造成大量应收账款的形成;二是建设方在招标时通过要求施工企业提供各种银行函证以转嫁风险,施工企业为了保证信誉,不仅无法考虑应收账款的回收问题,而且有时还需垫入大量资金保证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出现施工单位拿钱为建设单位干活的现象;三是建设单位以各种理由长期拖欠工程质保金,质保金的比例占工程总额的5%,以一个企业年完成20亿施工产值计算,被拖欠的质保金就高达1亿元。
内在因素:一是企业领导思想认识不足,没有将应收账款的回收管理工作落到实处;二是执行力不够,虽然建立了各项管理制度,但执行不彻底,没有有效防止前清后欠的发生;三是组织机构不健全,责任不明确,缺乏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另外,施工企业不愿通过法律武器进行清欠,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应收账款的拖欠。其原因:一是为了保证市场占有率,企业不想与建设单位翻脸,造成“不良”影响;二是地方保护严重,在施工地胜诉的可能性小;三是业主通过脱壳等各种方式逃债。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施工企业即使胜诉也无法保证欠款的回收。
二、施工企业应收账款管理与控制
应收账款的成本主要包括筹资成本、管理成本、坏账损失。筹资成本是因建设单位拖欠应收账款,企业为了维持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而贷款增加的财务费用。管理成本是企业为了调查建设单位资金、信用状况、核算应收账款、催收欠款等发生的费用。坏账损失是企业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金额,是企业最不愿接受的损失。企业加强应收账款管理,就是采取各种措施,降低企业应收账款占用额,提高应收账款变现率,加速资金周转,降低财务风险,减少应收账款综合成本,将以上三种成本之和降到最低。我们认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确保应收账款的回收。
(一)改变管理思路,强化资金管理。企业管理以财务管理为中心,财务管理以资金管理为重心。施工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资金实力的竞争,企业要在竞争激烈的建筑市场中求得生存与发展,就必须强化资金管理,加速应收账款回收。施工企业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工程价款收入,应收账款居高不下,必然导致企业资金高度紧张,为了维持资金周转,不得不增加银行贷款,随之而来的是财务费用的增加,企业也就变成了银行的打工者。随着应收账款的长期无法回收,企业的资金链也越绷越紧,随时有断裂的可能,资金链一旦断裂,企业也就走向了破产边缘。因此,企业管理者必须改变经营管理思路,加大清欠力度,保证应收账款的变现率,提高资金周转率,提升企业经济效益。
(二)完善内控制度,实行全面控制。内控制度作为企业高效运行不可或缺的一门管理技术,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企业必须建立良好的应收账款内控制度,以健全企业资金运行机制,增强企业对应收账款的全面管理与自我控制能力。
一是建立信用评价制度,从源头控制应收账款的发生。在工程投标阶段,对业主的资金状况、信誉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坚持四不揽原则,即立项及开工手续不全的工程不揽;资金不到位的工程不揽;垫资的工程不揽;对分包方信誉不好的工程不揽,力争从源头控制应收账款的发生。
二是建立应收账款分析制度,采取账龄分析与分类管理ABC法相结合的方法对应收账款进行管理。首先,根据应收账款发生的时间编制账龄分析表,将从债权确定之日起逾期的应收账款编入表中。根据需要可将时间划分为一年以内、一至三年、三至五年、五年以上。其次,根据建设单位资信情况将应收账款分为ABC三类。对建设单位恶意拖欠不还的应收账款划入A类;对建设单位因不可抗力的发生引起经营极度恶化,应收账款没有资金保证的划入B类;对建设单位因临时资金紧张无法及时偿还的应收账款化为C类。最后,结合两种分析结果,制定应收账款回收措施。对于A类和即将或超过诉讼期限的应收账款要主动收集资料,通过诉讼手段解决;对B类应收账款要关注建设单位的经营状况,可以采取以物抵债等折衷方式尽可能多地收回欠款,减少企业的损失;对于C类和在诉讼期内非应收账款,要主动与对方协商,签订还款协议,确保应收账款的安全回收。
三是完善激励约束机制,防止前清后欠发生。应收账款边清边欠的现象屡见不鲜,企业必须加大奖罚力度,对清欠工作作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重奖,对不执行企业规定,形成新的应收账款的责任人给予通报批评、经济罚款,如果给企业造成损失的,要坚决采取措施及时严肃处理,决不姑息迁就。充分发挥激励约束机制的作用,确保应收账款的有效回收。
四是完善施工企业资料管理制度,确保应收账款的及时回收。对在建工程的应收账款,要以预防为主,加强管理与监督,防止发生新的应收账款。在施工过程中,要完善施工资料管理,及时收集整理工程验收、变更、材料单价等签证资料。项目部要做好工程结算资料上报工作,督促建设单位及时批复结算资料,保证应收账款确认依据合法有效,降低应收账款的回收难度,避免发生新的拖欠。
(三)健全组织结构,确保执行力。制定各项管理制度关键在执行,有效执行才能收到较好效果。企业要成立相应的清欠机构,确保管理规定落到实处。首先,公司要成立由公司主管(总会计师)领导的清欠小组,指导项目部的清欠工作,负责制定应收账款回收办法和激励措施,定期对应收账款进行分析,督促应收账款第一责任人及时回收欠款,制定应收账款的债务重组方案、决定诉讼实施方案。其次,确定项目经理作为应收账款管理第一责任人,实行应收账款终身负责制,在与项目部签订的《风险》等责任状中明确项目经理的责任,确定应收账款的收现率,严格落实“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严格执行清欠工作的“终身责任制”,谁造成的应收账款,谁负责收回,到期不能收回的,各种考核奖励指标不予以兑现,并视给企业造成的损失情况给予处罚。通过机制的有效运作,促使项目经理自觉加强应收账款管理,将各项制度落到实处,将应收账款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
(四)运用法律武器,维护企业权益。企业发生应收账款拖欠后,首先主动与建设单位沟通,了解拖欠原因,通过协商解决;其次通过有关部门调解解决。如果通过以上方式都无法有效解决应收账款的拖欠,施工企业则要勇于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利益。在诉讼中,企业可以采取自诉和委托诉讼、风险代理诉讼等方法。对容易解决、通过自诉可以解决的案件,企业通过自身的法律部门诉讼解决;对有一定难度、需利用一定关系才能解决的,可以通过委托当地律师事务所诉讼解决;对收款难度大,地方保护严重,基本形成坏账的,可以找有一定实力的会计事务所进行风险代理,按收回款项金额的一定比例支付诉讼费用,将企业的损失降到最低。
企业在采取各种措施回收应收账款时,外部社会环境的影响也不可忽视。随着国家法制建设的逐渐完善,建筑市场将逐步规范,施工企业通过抓内潜,练内功,强化应收账款管理,应收账款这个困扰施工企业多年的难题也将得到缓解,企业资金循环也将步入良性轨道。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1358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