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经济转型发展的路径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 钢 夏 谊
随着美国“次债危机”演变为全球“金融风暴”,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实体经济已受到“侵蚀”,并逐步向中国等发展中国家蔓延。受国内宏观调控的叠加影响,温州长期以来单纯依靠土地、劳动力投入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已经难以为继。
一、温州“困局”
1978―2007年,温州地区生产总值从13.2亿元增长到2145亿元,年均增长15.1%;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从238元提高到28362元,年均增长13.8%;财政收入从1.35亿元提高到293.3亿元,年均增长20.4%。进入新世纪以后,靠低成本、低价格、粗放型发展的“温州模式”已明显后劲不足。一是总量增长乏力。温州占浙江省GDP的比重,从1990年的8.6%增长到2001年的13.4%,之后以年均下降0.3个百分点的速度进入“下降通道”,到2007年仅占11.58%;温州占全国GDP的比重从1990年的0.42%增长到2003年的0.89%后,始终在0.88%左右徘徊不前。二是产业结构升级缓慢。1990―2000年,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但2000―2007年,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年均仅提高0.64个百分点,到2007年三次产业结构为3.2∶54.2∶42.6。工业产业结构内部“代际锁定”现象非常明显:1990―2007年,劳动密集型为主的电气、皮革、纺织服装、塑料、通用设备制造等传统产业一直稳居位居温州工业产值“排行榜”前10名(2007年前10大行业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75.19%),而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始终发展乏力。
二、温州经济转型发展的路径
层次低、布局散、竞争力弱的格局和企业主要依靠低成本、低价格竞争的格局,是温州经济长期粗放型增长的集中体现。转变发展观念,加快转型升级,创新发展模式,探索科学发展之路,才是破解这些矛盾和问题之所在。总体来说,温州经济转型升级发展,必须紧抓“3+1”的优化升级路径。
所谓“3”,就是优势特色轻工产业的提升、机械装备业的集群化和新兴产业的集聚发展;所谓“1”,就是加快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的融合互动发展。
优势特色轻工产业提升:从加工制造走向“价值链”的两个高端。受土地、劳动力、资源环境约束和商务成本持续上升的影响,温州加工制造业已失去了比较优势,应逐步有序迁移到要素成本更低、更靠近消费市场的中西部地区甚至发展中国家(地区)。温州本地优势特色轻工产业应注重做强价值链的研发、设计、品牌、营销等环节,加强物流、电子商务和展示贸易平台等行业链基础设施建设。
机械装备业的集群化:延伸和完善产业链。做好模具、紧固件、不锈钢、表面处理等基础产业的园区规划、选址、建设,继续推进大小门石化基地建设,完善产业链的上游原材料和基础配套;电工电气产业应在低压电器的基础上,将中高压和成套设备生产企业吸引“回流”,“横向”拓展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设备生产,形成电力装备产业集群;引导汽摩配企业向专业化生产发展,积极引进整车生产企业,形成“前向”发展;船舶向大吨位、高科技方向发展,并积极引进船用发动机等装备产品生产企业,实现“后向”延伸;规划落实食品药品、包装等轻工机械园区,引导企业“集聚”发展。
新兴产业的集聚:目前温州的情况是,新材料、信息、光机电一体化及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散落在各县(市、区)的有关工业园区、基地之中,缺乏发展高新技术的公共支撑平台和氛围,也没有形势集聚效应。因此,经贸、科技、发改等政府部门应联合进行调研,摸清产业“家底”,了解企业有关诉求,积极出台相关政策,重点扶持一批处于快速成长期的高新技术企业,为温州经济的未来培育和储备新的增长点。
生产性服务业: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是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依托和新增长点。在发展方向上,应抓住外资研发向中国转移的机遇,利用产业集群的“系统”优势,积极发展研发、设计和创意产业;整合、新建和引进一批职业技术学校,如电工、汽摩配、泵阀、船舶、鞋服、化工等职业教育学院(分校、研究所)。在洞头本岛―海中湖周边地区,建立集职教、研发、设计、孵化为一体的“科学岛”,各产业基地也应围绕各自产业发展重点,建立相应的孵化器、创业服务中心,为产业升级提供服务和支撑。在滨江商务区,引导生产部门转移出去的企业建设管理中心(总部),建设一批轻工产业展贸中心,充分发挥品牌、商贸平台、会展在转型升级中的重大作用。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1825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