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会计准则对净利润的影响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国燕萍
【摘要】净利润是分析企业经营成果的一个重要依据,也是评价企业盈利能力的一个主要指标,本文探讨了新会计准则的主要变化对净利润可能造成的影响,并提出了在新旧准则交替的重要时期进行净利润分析应当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净利润 新会计准则净利分析
净利润是企业的税后利润,既企业实现利润总额并按规定缴纳所得税后的利润。它是分析企业经营成果主要依据,是评价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也是股权投资者选择投资对象、信贷人评价信贷风险做出信贷决策的基本依据。随着新会计准则体系的实施,许多具体会计处理方法发生了重大的变革,使得企业的税前利润和所得税发生变化,进而对企业净利润产生多方面的影响。
一、新准则主要变化对税前利润的影响
1、存货准则中存货管理办法的变革。在旧准则中,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既有先进先出法,又有后进先出法。而新存货准则是取消后进先出法,一律使用先进先出法记账。后进先出法是我国十多年来一直沿用的一种消除物价变动影响的存货计价方法,它可以使发出存货的价值更接近市价,因而这种方法在我国企业中得到广泛使用。然而FASB和IASB相继取消了后进先出法,原因在于后进先出法下成本流与实物流在大多数情况下不一致,而先进先出法下的期末存货价值更具有价值相关性。在物价上升及企业持续发展的情况下,相对于后进先出法,先进先出法会调低当期销货成本,调高利润和资产。若物价持续下跌,则会带来相反的结果。例如,采用“后进先出法”的家电上市公司,在显像管价格不断下跌过程中,一旦变革为“先进先出法”,后果将是成本大幅上升,当期利润下降。
2、借款费用资本化范围的变革。过去的《借款费用》准则将可资本化的资产限定于使用专门借款购建的固定资产,而新准则把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扩大到“需要经过相当长时间的购建或者生产活动才能达到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的资产,包括固定资产和需要经过相当长时间的购建或者生产活动才能达到可使用或可销售状态的存货、投资性房产等”,也就是可资本化的资产不再限于使用专门借款购建的固定资产。如果企业存在较多的除专门借款购建固定资产以外的此类资产产生的借款利息,过去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如按准则进行调整则要予以资本化计入资产价值,这样就会大幅度地调高借款当年的利润。
3、资产相关准则中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变革。旧准则中对于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可以在以后年度转回,这样会使企业计提秘密准备,人为的利用准备对利润进行调节,以致使会计信息质量很低。新准则规定上市公司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不得转回,这虽然与国际会计准则存在实质性差异,但这样可以使上市公司频繁利用资产减值准备计提操纵利润的现状得到遏制,使企业的税前利润更贴近客观实际。
4、债务重组方法变革。旧准则中对于债务重组收益是计入资本公积的,而新准则将债务重组收益计入资本公积的做法改为计入营业外收入,这样会使一些无力清偿债务的公司,一旦获得债务全部或者部分豁免,其收益将直接反映在当期利润表中,可能极大地提升其利润水平。这也使上市公司因债务重组方法的变革使得当期利润水平发生很大变化。
5、金融工具计量变革。比如在旧准则中对于短期投资的期末计价是按照成本与市价孰低法进行计量的,而新准则中对于交易性金融资产,取得时以成本计量,期末按照公允价值对金融资产进行后续计量,公允价值的变动计入当期损益。按照这一规定,上市公司进行短期股票投资的,将不再采用原先的成本与市价孰低法计量,而将纯粹采用市价法。如果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持续走高,则将使企业的税前利润大幅上升;反之,则将使企业的税前利润大幅下降。
6、投资性房地产计量模式变革。新会计准则规定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不计提折旧或摊销,应当一资产负债表日的公允价值计量。如果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持续走高,则将使企业的税前利润大幅上升;反之,则将使企业的税前利润大幅下降。而就目前的房地产走势分析,由于房价在逐渐上升,这将会使企业的利润节节升高。
7、非货币交易方法变革。新准则规定在进行非货币交易时,符合有关条件时应采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不符合有关条件时应采用账面价值进行计量,但是,无论以何种基础计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不核算收到补价所含收益或损失的确认。这样将使企业进行非货币性交易时所产生的收益或损失发生变化,导致税前利润上升或下降。
二、新准则主要变化对所得税的影响
新准则参照IAS12引入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取消了目前我国绝大多数上市公司使用的应付税款法。两种方法的本质区别在于对暂时性差异的处理,应付税款法将暂时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金额全部在当期利润中予以确认,而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则将暂时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金额递延和分配到以后各期。由此可见,如果企业存在较多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按照应付税款法应全部确认为当期所得税费用;而按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其影响金额计入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这就会导致暂时性差异发生当期利润和权益的增加以及差异转回时利润和权益的减少;反之,若企业存在较多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的变革会导致暂时性差异发生,当期利润和权益的减少以及差异转回时利润和权益的增加。
例如某公司本年度净利润200万元,存在可抵扣暂时性差异100万元,所得税税率33%。按照应付税款法,当期所得税费用为99万元((200+100)×33%);而按照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当期所得税费用仅为66万元(100×33%),同时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33万元,若不考虑其他因素,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的变化会使企业利润增加33万元,权益增加33万元。相反若该公司存在应纳税暂时性差异100万元,会计处理方法的变化会使企业利润减少33万元,权益减少33万元。
三、新准则主要变化对净利润的影响及其注意事项
从以上分析可见,新会计准则的变化会对企业的税前利润和所得税费用都将产生重大影响,因而对企业的净利润也将产生重大影响,有些变化将使净利润变高,有些则是使企业的净利润变低。所以,在旧准则体系向新准则体系过渡的这一特殊时期,在对上市公司报表进行净利润分析时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要关注上市公司在采用新准则体系后可能带来的收益和成本的波动。要进行纵向比较,深入分析变动原因,探究企业税前利润变大的原因是否大部分是由于采用新准则后的政策变更所形成的。例如财务状况恶化的公司利润的大幅增加很可能是由于债务豁免产生的大额营业外收入造成的,高科技企业利润大幅下降很可能是将后进先出法改为先进先出法导致的,借款金额较大的公司利润提升有可能是将原来计入损益的借款费用按照新准则计入了资产价值。
2、要关注上市公司在采用新准则体系后可能带来的所得税费用的波动。要熟悉新准则中有关所得税费用规定的变化,深入分析新旧会计准则中有关所得税核算的变化,准确理解和把握本准则的内容并将之运用到实践之中,从而进一步分析由此对净利润的影响。
综上所述,新准则颁布之后,对企业的净利润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只有因地制宜地深入分析净利润变动的原因,充分考虑可能影响净利润的各种因素,合理界定指标的内涵与外延,才能为决策提供更具相关性和有用性的信息。
【参考文献】
[1] 邵毅平、任坐田:中国企业会计准则阐释与应用,立信会计出版社, 2006。
[2] 财政部会计司:企业会计准则,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4364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