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企业信用资源的管理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新红 师 平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我国加入WTO之后,诚实守信,依法经营是企业参与国际经济交往、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基本要求。信用的最大作用就是降低企业交易成本,提高市场效率,并延展人类的经济活动空间。然而我国目前企业失信屡屡发生,缺乏信用已成为制约企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一、企业信用现状与分析
目前,由于企业信用缺乏十分严重,破坏了市场的有序性、公正性和竞争性,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严重影响了经济活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金融信用危机。恶意拖欠,逃废金融债务是当前信用缺乏最突出的问题。有的企业为了逃避银行扣款,采取多头开户,多头贷款,重复抵押等手段,套贷骗贷,长期拖欠,有的企业把贷款当成政府的救济款,只借不还,有的企业乘改制之机,逃避债务,使金融机构的大量贷款本息无法收回,成为呆账、死账。即使银行告上法庭,企业仍是赖账。目前,银行告企业的胜诉率在95%以上,但执行率却只有15%,每年银行由于企业逃避债务所承受的直接损失约800亿元。这些都导致银行即使资金充足,也不敢放贷,出现“惧贷”现象。
2、商业信用危机。商业信用危机主要体现在企业间的经济合同失效普遍。据有关部门统计,近年来每年订立合同约40亿份,履约的只有50%多一点,由于企业间不讲信誉,相互拖欠货物构成连环债链的资金占20%。企业间的拖欠如同一种传染病,当受害企业甲被坑,利益受损时,就转嫁危机,用同样的方法损害企业乙,企业乙又用同样的方法把“病毒”传染给企业丙,如此转嫁“三角债”,就像流感一样流行开来,不少企业既是受害者,又是害人者,使企业间的信用链条断裂。目前企业间的“三角债”约1.5亿元,由此增加的财务费用1年有2000亿元,导致很多企业被迫采用现款支付。此外,企业采用信用交易,进行合同欺诈的每年带来的经济损失高达10多亿元。
3、产品信用危机。有的企业为了一时的利益,欺骗消费者,进行虚假广告宣传,营销人员信口雌黄,产品假冒伪劣,以次充好,质量难以保证。企业岂不知,由于其不讲信用,丢失了顾客,抬高了企业的维持成本,将会失去了持续发展的机会。
4、财务信用危机。企业对外提供虚假的财务会计报告,隐瞒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造成投资者对其财务信用产生怀疑。2001年国家审计署公布了它对16家具有年报审查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抽查32份审计报告,14家会计师事务所出具23份严重不实的报告。2002年、2003年的含有水分的财务报告还是频频出现,在2004年的上半年出具的年报中仍有不真实的情况,其中有以科技股著称的某股份从开始就是违规上市,连续几年隐瞒企业真实情况。这些都给投资者带来巨大的损失,同时,企业的财务信用引起人们的质疑。
二、信用与企业发展
在现代市场运行中,信用是一项最重要的资源,据统计,在发达国家中,企业间的信用支付方式已占到80%。在发达的市场经济体系中,一个成功的企业可以凭借信用使其经营规模超出自身拥有的现金的几倍,其发展速度也十分迅速。因此,信用相当重要,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
1、信用与企业盈利密切相关。企业经营的目标就是最大限度创造利润,获得盈利,而企业的盈利状况与信用等级有明显的关系,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就信用问题组织实施了“中国企业经营者问卷跟踪调查”,从问卷调查的结果看,A级以上(含A级)信用的企业中,盈利的占69.3%,其他企业盈利的占49.8%;反过来看,A级以上(含A级)信用的企业中,亏损的占17.8%,而其他企业亏损的则占32.1%。这说明企业信用越好,盈利状况就越好;盈利状况越好,也越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信用。因此说企业信用的良性循环是企业发展的基础。
2、信用与企业资金状况的密切相关。据“中国企业经营者问卷跟踪调查”显示,A级以上(含A级)信用的企业“资金紧张”的占55.6%,其他企业“资金紧张”的则占65%。这说明信用等级高的企业资金紧张状况相对缓和。
3、信用是打开市场占有率的关键。要打开市场,首先就是赢得客户的信任。据报道,一家企业近3年来与同一家企业有多次成功项目合作的主要原因是“双方诚信”和“利益一致”;其次是“长远共识”和“运作规范”。因此说明信用是企业进行市场交易的基础。
4、信用是企业持续发展的保证,失信终究导致企业走向死亡。这样的例子枚不胜举,南京冠生园食品就是由于“陈陷月饼”事件而破产;冒充丹麦制造的香武仕音响被3.15晚会暴光之后,立即消失;安达信由于安然破产事件,致使执业水准受到人们的怀疑,客户大量流失,所有这些都是失信造成的。
如果一个企业失去了信用,那么这个企业也就失去了企业文化的本质意义,企业的生存、发展也就成了沙滩上的楼阁,迟早会塌陷。诚实守信是企业树立良好声誉的根本,只有具有良好的信用才会获得良好的声誉。
三、企业信用资源管理
企业信用资源管理是指企业对自身信用的创建和维护,以及对与企业有经济关系的单位和个人的信用的监控,以建立和维护企业自身与社会的信任关系,并有效控制各种信用风险从而形成普遍的社会信任关系的一种现代企业管理方法。企业信用一方面需要企业自身精心创建和维护,另一方面也需要它人的监督和控制,同时,对企业本身来说,它在维护自身信用的同时,也要对它人的信用状况进行监控。
企业信用资源的管理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企业信用环境的建设;二是企业内部信用管理。构建企业信用环境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的指导与参与,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努力与配合。包括建立产权清晰、责任明确的现代企业制度、构建完备统一的信用法规法律体系、建立企业信用档案,加快企业信用中介机构的发展等等,目前,几易其稿的《征信管理条例》基本上比较成熟了,它是由中国人民银行牵头、16个部委参加起草的,主要内容是规范“谁来征信、如何征信、谁来监督”等有关问题,同时有关部门也正在起草《信息披露条例》,这些条例的出台,对规范征信业务活动提供了依据。企业信用不是一朝一夕建成,需要企业从点滴作起,从日常经营活动作起,逐步构建起自己特有的无形资产――信用资源,因此,企业内部信用资源管理是一个过程管理。其目的在于维护自己的形象和信誉以及规避市场交易中产生的风险。在市场竞争中,某一企业可能是债权人,又可能是债务人,或者两者皆是,某一企业既是销售者,又是消费者,因此,如何管理好企业最有价值的资产――信用,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本文认为企业内部信用资源管理包括以下四个方面:资本信用管理、商业信用管理、财务信用管理和其他信用管理。
1、资本信用管理。资本信用是指企业在投资和融资方面应恪守的信誉和责任。一个企业从诞生之时,就与“信用”联系起来了,作为投资者(即企业所有者)应按法律的规定在规定的时期认交投资额,同样,企业应按照公司章程向投资者分配股利;在以后的发展中,企业可以进行资本运作,对外投资,作为投资者也应以“信用”为前提,按期按规定认缴投资额;企业可能因为长期发展或临时周转的需要而融资,企业融资渠道是多样化的,除了可在银行获取贷款外,还可以上市、发行债券等,无论那种融资,都需要企业恪守信用原则,按期还本付息,若失信,只能获得一时的利益,而失去永久的筹资渠道。因此资本信用的有效管理相当重要,财务人员应运筹为屋,安排好资金使用。
2、商业信用管理。商业信用是指企业在市场交易中,不进行商业欺诈,按时向购货方供货,按时向销货方支付货款。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信用交易必然存在,并且在良好的市场信用环境下,一国的市场规模会因普遍采用信用交易而成倍地扩大,对企业而言使用信用工具,可以增加企业的购买力,如果只采用现金交易,许多企业会因缺乏现金而无力购货。
商业信用管理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对企业销售和服务的客户,通过授予其一定的信用额度和期限,以实现产品销售和服务的赊销和服务预支;二是对企业的供应商,通过承诺在将来某一确定期限内付款而预先获得产品和服务。对于企业商业信用管理首先应在企业内设立专门的信用管理部门,建立内部信用管理制度,明确各自的责任,督促供销部门在信用交易产生后及时收回与支付款项,同时要协调销售部门、财务部门、供应部门之间有关信用交易产生后的内部协调。
3、财务信用管理。财务信用是指企业应及时地向外提供真实合法的财务会计报告,按期足额向国家交纳各种税费。要改变目前会计造假与财务信用危机需做三方面工作:一是提高经营管理者的素质与道德水平;二是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三是建立有效的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监督制度,建立高效的会计系统和各种控制程序,辅之以一定的控制手段,如组织结构控制、授权批准控制、预算控制、实物控制、内部审计控制等等,从而建立起企业的财务信用。
4、其他信用管理。其他信用是指除了以上三方面外,企业与其他法人或自然人发生关系时,应遵循信用原则,如在知识产权方面,应不侵犯他人的商标权、专利权等;在与员工方面,应遵守劳动法的规定,对属于员工的利益,应承诺兑现,不损害员工利益等;在生产销售方面,应不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不以次充好,不进行虚假广告宣传等等。这些都是持续发展企业日常经营管理必备的内容。
综上所述,我国目前出现的企业信用缺失的问题,既有外在制度体系的原因,也有企业内在的信用管理不善的原因,这是我国体制转轨和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必然现象。所以,构建企业信用只有从外在制度与企业内部信用管理两方面抓起,这样才能形成规范有序的市场,企业才能持续发展,整个宏观经济才能健康、稳定的发展。
(作者单位:西北大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4552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