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英语阅读能力两极分化的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卢 芳

  [摘要]在初中阶段的英语教学中,初二年级的分化现象十分突出,本文分析了分化的原因,研究了防止两极分化的对策,并对如何缩小已有的分化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解决的方法。要以课本为本,挖掘思维源泉;要创设情景,激发思维动机;要激疑存疑,诱导思维,要调整速度,促进思维敏捷,要分别对待各类别学生的层次提升。
  [关键词]英语阅读能力 分化原因 解决对策
  
  语言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这种语言的能力,而阅读恰恰是运用语言能力不可或缺的提高手段之一,《中学英语教学大纲》也把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作为一个主要的教学目标。但在初中阶段的英语教学中,初二年级的分化现象十分突出,直接影响着学生在整个中学阶段的英语成绩。如何防止分化,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在初中阶段获得较好的成绩,是我们英语教师值得研究讨论并着手解决的问题。
  
  一、分析初中学生英语阅读能力两极分化的原因
  1.青少年的心理发展阶段。一般的初中生的年龄都在12岁到15岁之间,这个年龄段正是心理和身体发生巨大改变的阶段,一方面他们摆脱了童年的幼稚,对外面世界和知识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对学习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但另一方面他们心智等各个方面都还很不成熟,毅力不足,他们的学习热情还不能持久,一旦在英语学习中出现困难很容易就退缩和逃避。学生开始学英语充满了新鲜感,兴趣很高,但好景不长,过了一年半载,就有部分学生对英语感到厌倦。
  2.文化差异对英语学习造成的障碍。初学者学习英语的过程,就是他们不断克服这种旧的认知习惯,建立新的认知习惯,克服母语的干扰,不断扫除心理障碍的过程。这个过程过渡得越快,外语学习效果就越好;难以克服,则掉队。
  3.不同层次学生不同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等导致了英语阅读能力的两极分化。部分学生重视英语程度不够。学习方法掌握得不够好,学习缺乏吃苦耐劳精神。有些学生可能受社会、家庭等因素影响,对英语学习重要性存在较模糊的认识,行动上得过且过,对自己要求不严;有些学生可能是记忆力不好,记忆方法欠妥当,理解能力不强;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缺乏吃苦的思想准备,一看到有那么多单词、词组要背、要记,退避三舍,宁可把时间花在其他功课上面,而不愿下苦功、化时间记忆这些最基础的词汇、句法,随着时间的推移,没掌握
  的词汇越来越多,形成了英语学习的最大障碍。
  
  二、研究英语阅读能力两极分化的解决对策
  1.使学生明确学习英语的价值
  “英语学习者只有把英语学习的价值与全部生活的价值联系起来,统一起来,才能把英语学习真正作为自己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也只有在把英语学习和个人生活一体化时,整个英语学习活动才会由外部强加的,被迫的,变为内在需要的,自觉的,也才会是真正主动地,积极地学习”。因此教师应处处做有心人,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见缝插针地向学生介绍学习英语的价值。
  2.在实验中运用和体现人的思维规律,遵循规律改革传统的教法、指导学法,探索科学的阅读教学方法。上好阅读课,提高教学质量。指导学生阅读理解的解题方法和技巧,全面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能力。
  3.根据课文设计问题。要设计富有思想性和思辨性的问题,问题要有启发性的、理解性的、创造性的,以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思维的能力,掌握学习英语阅读的有关规律和技巧,以巩固学习兴趣,防止学生群体中的两极分化。
  4.各类别学生的层次提升要分别对待,各尽其才。因材施教,针对学生个体的差异及其变化,实行多层次分组、分阶段教学,加强学法指导,以提高阅读能力,缩小分化。
  三、缩小已有的两极分化,提高初中生英语阅读能力
  1.以课本为本,挖掘思维源泉。目前新教材内容突出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交际能力,体裁广而新,信息量大,内容生动有趣。如何通过课文教学,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紧扣“理解”和“运用”这两个环节以课文为基础,适当增加辅助阅读材料。
  2.创设情景,激发思维动机。思维动机是激励并维持一个人的思维活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在动力。借助语境,作者才能选择恰当的语言形式表达自己的思想,从而将想要表达的思想准确地传给读者;借助语境,读者才能准确无误地领会、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特定含义。通过各种手段(如模拟表演、利用多媒体、图画、实物等),可以直观地反映文章的内容且有利于创设语言情景。如:每单元comic strip部分四幅生动有趣的图画,并写出关键词和一些串联的短语。在教学中充分展示稳重语言环境,以引起阅读兴趣,同时创设问题情景,激起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启发他们理解上下文。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反复研究,联系实际,自觉运用,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激发他们的思维动机,调动阅读的积极性,培养阅读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3.激疑存疑。古人说的好“读书无疑须教有疑,有疑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疑问是思维的契机,人类的思维活动往往是由于要解决当前面临的问题而引发的,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应从教会学生发现问题开始,使学生养成在阅读中思考、在思考中阅读的习惯。鼓励学生的求异思维。在课上鼓励他们以小组为单位,提出各种问题进行讨论,且自己寻找答案。遇上难题老师给予适当指导。这不仅要求他们提好问题,且要去解决问题。渐渐地还可以指导他们设计一些阅读题,让他们自己体会出题人的思路与动机。这种训练可以帮助他们去思考、去归纳,不断提高思维能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诱导思维,提高解决深层理解的能力。在教学中根据阅读材料设计有一定梯度的理解题,这既可激发兴趣。又可开发他们的思维深度,培养其深刻性思维的品质。
  5.调整速度,促进思维敏捷。教育心理学认为,原始学习速度与保持成正相关。学习快则遗忘慢,学习慢则遗忘快。一般说,阅读过程中速度与理解也是相辅相成的。一定范围内,阅读速度加快能促使词句分析阅读水平向综合性超句子话语阅读水平转化,从而加深也能提高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加快阅读速度。我们坚持常在课堂内进行快速阅读训练,学生当堂得到反馈,收效快。学生从阅读中增强了自信心,也增添了阅读的兴趣。要求学生精泛并举,充分运用浏览、掠读、寻读、猜读等速读技巧,坚持计时阅读,及时检查阅读效果,调整速度。
  6.分别对待各类别学生的层次提升,各尽其才。因材施教,针对学生个体的差异及其变化,实行多层次分组、分阶段教学,抓住基础,来提高学困生的阅读能力,缩小分化。
  通过以上方法基本达到了预期目标,取得了明显成效。不仅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而且使学生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了良好的阅读方法,提高了阅读能力。针对学生个体的差异及其变化,实行多层次分组、分阶段教学,以提高阅读能力(尤其是学困生的英语阅读能力),缩小了两极分化。
  (作者单位:江苏连云港外国语学校)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6904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