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刘 梅

  [摘 要]当前利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越来越受到教育工作者的关注,信息技术以其强大的多媒体性与交互性给课堂教学带来了新的活力与变革,本文具体论述了在课堂教学的各阶段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课堂参与性。
  [关键词]信息技术 教学情境 课堂参与性
  
   随着以计算机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课堂教学逐渐摆脱了一室、一师、一笔、一书的传统教学方式。信息技术以其强大的多媒体性与交互性给传统的课堂教学带来了新的活力与变革,它可以集声音、动画、视频、图形、文字与一体,在提高中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一、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观点来看,学习总是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在“情境”的媒介作用下,那些生动直观的形象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联想,唤起学生原有的认知经验,吸引学生的兴趣。多媒体技术可以集声音、动画、文字、视频、图像、图形与一身,综合处理各种信息,可以给学生创设一个真实或接近真实的情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因此,教师就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以及认识规律,充分发挥计算机的多媒体功能,从声音、色彩、动画、情节等方面创设和当前学习任务相关的情境,增强信息的真实感和表现力,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情不自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成功教学的重要标志,就是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教师利用多媒体创设现实情境,实现对教学内容直观化、形象化呈现,这样不仅能给学生真实自然、生动感人的美感,还由于情境的创设,不会使学生学习上产生“断层”,从而激发学生对所学学科的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
  
   二、利用网络资源,补充教学内容
  
   丰富的学习资源是教学内容更新的前提;信息技术的网络交互性是利用信息技术补充学习内容的重要途径。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教师可以方便的利用搜索引擎检索、查找、搜索课堂教学所需要的信息资源,学生也可以自主的搜集相关的学习资料。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丰富的、全新的、课程教材以外的信息资源
   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中,教师将备课搜集的最新的、前沿的信息资源放在教学资源库中,学生通过网络教学平台进入资源库,对教师的教学内容进行学习、思考、研究, 这样学生可以及时地更新自己的学习内容和知识体系。综上可知,恰如其分的应用信息技术丰富的学习资源有利于教学内容的更新和补充。
  
   三、利用信息技术演示教学重点难点,促进学生的理解
  
   传统教学多是通过语言、文字呈现教学内容和信息,这种教学方式有它的优点,如概括性强、思考余地大、间接、精练等,但也有弊端,呈现信息的方式是线性的、抽象的、枯燥的,有时不符合中小学生的思维习惯,使中小学生不容易理解。中小学生的思维往往是从直觉思维开始,由感知产生表象,经信息的加工处理,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仅仅靠抽象的语言描述是不够的,尤其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部分,有时仅靠语言很难让学生理解,学生不理解就会不参与到教学中来。如果利用多媒体技术的形象演示,就能把问题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形象,加深学生的理解,把学生紧紧吸引到教学中来,不会因为不懂而让思维游离于课堂教学之外。
   比如,我在给学生讲授计算机的组成这个知识点时,仅靠语言告诉学生什么是CPU、内存器、显示卡、音频卡等等,学生可能还是不明白,因为不明白可能就干脆不听了。这时借助于多媒体课件可以给学生形象地演示出计算机的内部构成,学生一看就懂,一看就能理解,因为理解才能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所以对教学中的一些重点、难点,教师利用常规教学手段,可能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而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就能把高度抽象的知识直观显示出来,将复杂的问题转化为学生易于理解的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性。
  
   四、利用多种教学模式和方法,培养学生创造思维
  
   信息技术在学科课程中的使用不仅优化了课堂教学,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信息技术支持的教学环境下,教学过程具有多媒体化的特点,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即教学主要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严格按照教学大纲,把学生封闭在教材或简单的课件内,使其和丰富的资源、现实完全隔离,已经不再适用。由于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任务驱动”教学、“Web Quest”教学、协作教学、基于问题的教学、随即进入式教学等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接踵出现。
   而且,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的出现为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提供了有利条件。比如,任务驱动教学主张教师将教学内容隐含在任务中,以完成任务为动力,学生通过对任务进行分析、讨论,在老师的指导帮助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利用、在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过程中,找出完成任务的方法,获得新知识,在这一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和探究性,加强并巩固了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再如,“Web Quest”教学,它是一种以探究为取向的学习活动,在这类活动中,学生活动的内容往往都是围绕某个主题进行的,部分或所有与学生互相作用的信息均来自互联网上的资源。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充分体现了“学生主体”的教学思想,重视学习资源的利用,有利于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由此可见,信息技术在中小学课堂中的灵活运用,促进了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出现。这些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利用给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究、独立思考、合作学习的机会。
  
   五、利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练习,增强知识的巩固
  
   课堂练习是为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服务的,学生通过练习来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形成技能和技巧、发展智力、培养能力。而新知识的学习,只有通过适当的训练,才能得以更全面、更深人地理解。传统的练习形式总会让学生感到枯燥,参与性不强。我们可以利用计算机进行精心设计形式多样的练习,比如提问、游戏、比赛等等,学生非常感兴趣,能够积极参与,既巩固了新知识,又拓展了思维,还反馈了信息。计算机对学生的答案能及时做出反应、评价,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如学生回答对了给一个笑脸,回答错误就给出一种提示的声音,提醒学生改正,并且在学生不会做的情况下能对答案给与提示信息,使学生根据提示信息完成练习。
   如今,信息技术在中小学课堂教学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它能以学习者最容易接受的方式呈现信息,以最符合中小学生思维规律和特点的方式处理信息,建构起有效的呈现、传递、处理信息的新型的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中小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好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性,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刘梅.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的实施策略[J].当代教育科学,2006,20(10).
  [2]李艺.信息技术教学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35-36.
   (作者单位:山东临沂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7013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