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道路旅客运输管理的新思路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曹晓林 金 涛

  [关键词]道路旅客运输;管理;思路
  
  交通运输业是我国十大振兴产业之一,交通运输管理作为其发展的重要条件,我们有必要抓好交通运输管理工作,使交通运输为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做出良好贡献。作为交通运输业之一的道路旅客运输行业,近些年来取得很大成就,但道路旅客运输管理中不合理的状况也日趋突出,如运输安全存在隐患,运输管理效率不高等等。在今后的旅客运输管理工作中,我们要着力从各个方面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本文对道路旅客运输管理进行调查后发现诸多问题,我们就目前道路旅客运输管理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最后提出道路旅客运输管理的新思路。
  一、我国道路运输管理的历史变迁
  对于道路运输管理,我国政府主要从市场准入和价格确定两方面对其进行管理。自建国以来,我国政府交管部门对道路运输管理在市场准入和价格确定这两方面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变迁。
  (一)交管部门对运输市场准入的管理变迁
  我国政府对运输的市场准入管理到目前为止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1.政府垄断时期。改革开放以前,在严格的计划经济体制时期,投资渠道单一,建立运输企业、购置车辆或增加运力都由政府控制,不存在经济学意义上的运输市场。
  2.自由进入时期。改革开放以后到1986年,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伴随经济飞速发展而来的是紧张的交通运输问题。为了解决交通运输紧张问题,我国政府对运输市场管理开始放松,形成一种自由进入市场的制度。只要有资金、有人力、物资等必备资源就可以进入运输市场,政府不再是运输市场的唯一供给主体。自改革开放以来,运输投资主体多元化,运输企业数目和运力供给不断增加,供求环境得到改善。
  3.准入许可时期。自改革开放以来,不断有投资主体进入运输行业,运输企业和运力供给的不断增加,运输设备的运输效率开始下降,企业的经营状况开始恶化,因此,政府部门开始酝酿对市场进行严格管理。2004年国务院颁发《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管理条例》标志着较为严格市场准入管理时期的开始。这一时期主要实行经营许可证的管理方法。
  (二)交管部门对运输价格的管理变迁
  与政府对客运市场管理相对应,政府对客运价格管理也经历三个阶段:
  1.国家对道路客运实施严格的价格管制,价格由国家统一制定。
  2.实行的是计划价和基准价,即企业可以根据市场的供求状况,在计划价的基础上,可在一定的范围内浮动的自由定价方法。
  3.1992年后,交通管理部门对客运价格实行的是计划指导价。企业可以在政府允许的范围内浮动客运价格。
  二、道路旅客运输管理目前存在的问题
  经调查发现,我国道路旅客运输管理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行业管理的法律法规宣传不够,认识不足。调查发现,一些客运站的从业人员包括少数领导,存有侥幸心理,觉得客运站是一个不易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的部位,即使发生重特大交通运输安全事故大多也未追究客运站相关人员的责任。正是由于认识上的错位,导致了一些客运站在安全宣传、教育和管理上的缺失。
  2. 安全基础工作不扎实。(1)站场秩序比较混乱,危险品检查流于形式。客运站进出口工作管理不严,进出口货物分不清。旅客行包和携带物品基本上无人进行开包检查,危险品检查形同虚设。(2)超载的现象比较普遍。一些车主为了追求经济效益,不顾旅客生命财产的安全,人货混载、超载,一些客运站“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加上运输线路面广量大,交通监管、运政稽查部门力量不足,查处少,致使车辆超员运载的现象屡禁不止。(3)安全责任落实不到位。交通部《汽车客运站管理规定》中对客运站安全管理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然而,从调查的情况看,客运站对客车进站检验合格报班制度、车辆出站逐车检查制度大多没有很好地执行,存在着重收费、轻管理的问题。客车进站检验合格报班制度、车辆出站情况逐车检查制度也没有认真执行。
  3. 部门监管工作薄弱,驻站管理未充分发挥作用。部省交通主管部门对加强交通运输企业和客运站的监管工作十分重视,先后出台了一系列规定,明确了部门监管的职责,还推行了驻站管理制度和定期巡查制度。但在实践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少数基层运管部门只有逢春运等重大节假日才派出驻站人员;个别地方让驻站人员主要负责追缴拖欠规费的工作,安全监管工作没有摆上应有的位置;有的驻站办公设备落后,没有必备的办公和取证设备,处罚难,权威差,驻站机构作用没有得到较好的发挥。
  三、改善道路旅客运输管理的新思路
  要想从根本上改善道路旅客运输管理目前存在的诸多问题,必须从两个方面入手解决,一是提高道路旅客运输服务质量;二是加强运管部门对道路客运服务质量的管理。
   (一)提高道路旅客运输服务质量
  1.安全运输。在当前道路旅客运输安全形势比较严峻的情况下,我们应大力强调安全“一票否决”的做法,对于发生过重大安全事故的企业、车主,在等级评定、评选先进、线路审批等方面都要给以相应的制裁。其目的在于促使企业、车主落实安全运输责任制。
  2.质量培训。推进道路运输行业提高质量,需要对广大驾乘人员开展耐心、细致的工作,因此必须通过教育培训等多种形式,培育广大驾乘人员的质量工作和优质服务意识,把推进优质运输服务转化为运输从业人员自觉的行动。
  3.优质优价。良好的道路旅客运输服务应得到较好的经济回报,因此在道路运价管理上必须贯彻优质优价的经济激励原则,对车辆档次高、运输服务质量好的客运班次应允许其运价适度上浮,对授予文明单位客运站,也可以在客运站的收费审批上给予较高的标准。通过运价费收的差别可以直接激励运输经营者开展优质运输服务竞争活动,同时也通过“价格信号”向社会标出不同运输经营者的服务水平。今后随着运价管理改革,还可以授予优质企业一定幅度的自主定价资格,以更好地发挥价格调节在推进道路旅客运输服务质量上的作用。
  4.培养“企业品牌”、创建“精品线路”。道路旅客运输行业是交通运输的“窗口”。从形象工程的角度上讲, “窗口”的具体表现形式就是培养运输企业各具特色的“企业品牌”,创建一批“精品运输线路”,一批优质文明服务车,一批“三优、三化”汽车站,把运输行业良好形象推之于众,让社会各界监督。
  5.合理竞争。在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下,抓运输服务的质量要善于运用市场的推动力量,抓好道路旅客运输市场的培育,引入竞争机制;要进一步放开运输市场,打破地方保护和部门保护,打破简单的平衡发展观念,营造良好的公平竞争环境,体现“以优取胜”。引入质量竞争机制既是行业管理部门的一项长期任务,也是运输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运输管理部门必须认真学习现代市场经济知识,掌握运输市场运行规律,力争把鼓励竞争作为推动运输服务质量的主动力。
   (二)大力加强运管部门对道路客运服务质量的管理
  1.加强监督。各级运输管理部门对道路客运质量必须负起管理和监督的职责。制定保证和提高客运质量的政策法规和实施措施,督促经营者建立和完善质量保证体系,建立和健全客运质量责任制,保证客运质量。
  2.严格审查。各级运输管理部门应当认真做好对客运经营者在保证客运质量方面的基本条件审查,建立完备严格的审查制度。首先管好市场准入关,严格执行国家法律和行政法规,对客运设施差、车况不好,客运质量不能得到保证的申请者,一律不能予以许可经营。
  3.进行处罚。各级运输管理部门必须加强对日常客运经营活动中道路旅客运输质量的监督,建立奖惩制度。对于达到一定质量标准和质量水平的客运经营者实行奖励,对于那些客运质量管理制度和体系不健全、客运质量低劣、事故频频发生的经营者,要根据其程度和性质,按规定采用不同的形式进行处罚。严格道路运输执法,强化执法手段。
  四、总结
  运输服务质量工作已日益成为关系道路旅客运输行业长期发展的一项中心工作,改善道路旅客运输管理、推进运输质量进步不仅要靠行政力量,注重运输质量的法制化和企业质量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建设,而且还要根据运输市场的特点善于启动市场力量。
  从经济体制改革和道路运输市场的发展形势来看,推进道路运输质量进步关键还在于加大改革力度。一方面道路运输行业要进一步改善行业管理,要善于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的手段,增强自身的调控能力;另一方面道路旅客运输企业要加快企业改革步伐,形成企业内部推进运输服务质量进步的强有力的市场主体。
  
  收稿日期:2010-07-30□
  (编辑/穆杨)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7321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