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搞好采访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绍敏 杜晓娟
[关键词]采访;主动优势;平衡心理
作为记者,素来都有一句话共勉:只有不会提问的记者,没有不会说话的被采访者。在新闻界,有“七分采、三分写”的说法,可见,采访的成功与否是写好稿件至关重要的一环,而采访过程中,与被采访者的交流又因为人的复杂性而决定它成为新闻界公认的难点和重点。
成功的调动被采访者的积极性,将会挖掘出更大的信息量和更有价值的素材。那么,如何才能调动被采访者的激情,使其更好地配合采访呢?下面就结合采访实践试作论述。
一、前期的案头工作必须准备充分。这一直是被公认的前期准备过程重要的一环,但是经常会见到一些记者拿起话筒就问,结果是问了半天也没问到实质,又使被采访者忙乱甚至是厌烦。回到家里整理素材,得到的信息量少而且干瘪。在采访之前,应该对被采访对象所涉及的事件、背景、外延和相关资料都尽可能了解,有的知识点应该做到熟记于心,有不明白的知识点应该及时向有关人士请教。
二、在与被采访物件交流时,要善于把握现场氛围,为采访争取创造一个主动优势。这里所说的主动优势不是表面上的主动,而是一种采访手法,有的时候甚至会以被动的形式达到主动的目的。
记者采访的对象是一个复杂的群体,有的是经历了各种媒体的采访,“身经百战”的;有一上镜头就发昏的;有表达能力强的;有表达能力弱的。
那么,如何才能创造采访主动优势呢?
1.前期形成一个良好的交流心理,中国有句话叫:知音说与知音听,不是知音莫与谈。有的记者,一到采访现场,马上就拿起话筒进行采访,而有一些记者,往往是和当事人先交谈一会儿,这种交谈,往往不仅仅是记者在获取信息,而且是消除陌生人一见面就自然具有的隔膜和警惕感,形成一种双方交流的意愿。
2.采访时机动灵活,或借题发挥,或恰当地旁征博引,启发引导被采访者。
中央电视台记者水均益为报导彻底消除种族隔离制度的南非大选,到设在北京的“南非中国问题研究中心”采访,办公室外的走廊里挂着许多反映南非风貌的油画和照片,水均益注意到一种硕大而艳丽的花朵,得知这是南非的国花,白天开放,夜间闭合。在采访中,他借花发问:刚才我看到你们南非的国花照片,非常漂亮,如果把你们的国花和南非的未来做个对比的话,您会如何比较呢
邵磊思在节目中做了被称为“压轴戏”的精彩回答:我们南非在过去的年代里,就像我们的国花一样,经历过一段漫长的黑夜,有趣的是,国花到夜里就会合起来,但到了白天,它就会迎着太阳开放,向人们展示它的美丽,这就是说:现在我们的白天已经到来了。这里,水均益借国花发问,灵活有趣,既给采访者以适当的引导,又蕴涵着深刻的哲理。
3.应对不同的采访对象采用不同的采访方式。报道又分正面报导和批评性报导。一般情况下,批评性报导的采访相对要难一些,这类题材的采访需要记者与被采访者进行面对面的交锋,可以说每一次采访都是一次双方智慧的交锋,这个时候,采访技巧的运用就相当重要,有时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特别是进行批评性报导时,采访对象往往不合作。这时记者可多使用封闭式的提问,将对方的回答限制在对事实的判断上,没有绕圈子的余地。
在通常的采访工作中,要因人而异,比如,对感到紧张的采访对象,从一些简单、具体、最容易回答的问题入手,这样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对于较紧张的被采访者,寻找其紧张的根源十分重要,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1)记者的谈话习惯和被采访者有差距,记者好用书面语,被采访者听不懂、用不惯。(2)话筒和采访机器一打开,使被采访者紧张。(3)记者提问的题面涉及广,很难回答。(4)周围的人特别多。
而对这些情况相应的做法是:(1)记者说话平和,语气自然,语言口语化,入乡随俗。(2)先通过交流形成一个交谈氛围,再不知不觉进入开机录制状态。(3)从一些简单、具体、最容易回答的问题入手。(4)尽量让无关人员离开或不直接让被采访者感到大家都在看他。
在应对第(2)种被采访者的情况中,“偷拍”是记者经常用的而且有效的方法,即:先告诉被采访者不拍录,而是暗示拍摄人员暗中打开机器,在这种情况下,被采访者精神放松,发挥都比较成功。有些被被采访者由于存在某些思维,回答问题时往往容易按照自己已有的惯式进行,这时可以用出奇制胜的方法,提出一个对方意想不到的问题,打破思维定式。
1994年,中央电视台记者水均益采访基辛格时,《东方时空》还刚刚起步,基辛格只给了水均益5分钟的采访时间,为了能延长采访时间,既压住他又要吸引他,从而使整个采访拓展得开,记者在问题上苦下工夫。所以采访时水均益第一个问题就是:“现在冷战已经结束,冷战前中美可算是一种冷战状态,那么冷战后到现在,您认为中国和美国到底是朋友还是敌人?”这个问题本身并不很尖刻,但是对被采访者来讲可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他要去想,要去措辞。这个问题首先是心理的较量,至少让他重视你,把记者放到和他相同的位置上,下面的问题就好进行了,而且接连两、三个难题下来,既加重了记者的分量,也使基辛格自己被动地不能轻易结束采访,从而延长了采访时间,使采访取得了成功。
4.一种值得运用的方式:交谈式采访。在近几年的电视采访中,有一种对话式采访被逐渐认可,就是在机器拍摄的时候,记者并不是一个纯粹的旁听者,而是和被采访者进行语言交流,这种交流不是记者问一句被采访者答一段,而是你一言我一语相互应和,记者可以恰当地补充、承接,紧凑处甚至是一对一的语句。这样的采访一般要求记者要问得紧凑,补得恰当,环环相扣揭示主题,在制作的过程中全部保留,给观众的印象是生动、自然、可信。
三、平衡心理。被采访者是材料之外的材料,如果能够充分调动起被采访者的激情,将会有助于记者获得全面的、更深刻的信息,获得更具有人文精神的观点,有助于记者开拓思路,写出更有价值的新闻报道。□
(编辑/丹桔)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7407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