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关于大学英语教学的几点反思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 飒

  【摘要】大学英语教学在贯彻国家教育方针的前提下,既要培养学生具备必要的英语语言知识,也应强调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有关涉外业务工作的能力。社会对大学生的就业要求从注重知识转向了注重技能,因此英语教学工作也必须关注学生英语学习的实践性和应用性。本文针对目前大学英语教学所存在的普遍问题,对其教学改革进行初步反思探讨,以提高实际英语教学水平。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反思
  
  英语是一种语言交际工具,也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和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一个重要载体。学好英语,既是学生完成高等教育阶段学习任务的必要条件,更是开阔学生视野、接触域外优秀文化,培养学生世界眼光和全球意识的重要途径。而目前大学英语教学基本上还处于以应付过级考试为核心的阶段,大多数教学仍然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和以教师为中心。要改变这一局面,教师必须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把听、说、读、写、译能力的培养有机地贯穿到整个教学活动中去,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英语实际应用能力。
  
  反思之一:英语教学必须“以人为本”
  在各个教育领域,人们越来越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大家意识到,对学习的最终结果起决定作用的是学习者本人,任何成功的教育必须充分考虑到学习主体的个性特征。过去我们认为学生就是可塑的泥土,可由老师任意捏成想要的形状;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学习者之间有很大的差异。他们各自有独特的性格、动机和学习风格,所有这些特征都会影响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以往我们在外语教学中考虑的重点总是老师应该教些什么?然后设计一个大纲、一套教材来教这些内容。而实践证明,不充分考虑学生基础水平和实际需要的教学内容,不顾及学生个性特征和学习风格的大一统教学方法,往往是事倍功半。大学生有他们的共性和个性,每一届每个班的具体情况又有不同。教师平时上课要留心观察,课后和学生及时沟通,了解他们的心理需要以及在英语学习中的优势和劣势。
  
  反思之二:英语教师应实现角色转变
  传统教育中,学生往往被放在被动吸收、消极服从的位置上,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性思维在很大程度上被扼杀,学习效果并不好。而“当代行为理论把学习者看成是积极寻找信息和建构知识的人,不是环境输入的被动接受者”(申克,2003),因此,教师的角色要实现一个的大转变。教师不应当只是一个讲解者、知识给予者,而是更多地作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学习、教学、研究工作的指导者,课堂思考讨论的启发者和参与者,引导学生向“终身学习者”发展。大学英语教师应注重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从学习的方法上和学习习惯的形成上加以引导,在语言运用中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新的语言知识,让他们大胆实践,及时纠正并分析错误。现以阅读课教学为例:课前,教师对学生预习提出具体要求;课堂上,教师对文章梗概、特征、文化背景作一介绍,让学生找出文章的主题句。可从视听或话题入手进入阅读,对学生提出阅读要求(一般包括速度、问题、复述等)。教师也可直接点出新课语言要点,要求学生找出相应的句子并进行单独学与练。在对课文内容的全面、准确理解基础上,教师挖掘出一些便于进行交际的语言材料,在教学内容的扩展、练习方面,提出构思新颖巧妙的问题由学生来讨论,并由口头表达到书面表达。这样从对重点词句到文章的中心意思及其判断评价都能让学生有整体系统的学习,并且在学习中贯穿了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而这又都体现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
  
  反思之三:语法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不容忽视
  随着外语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兴起了许多新的教学法。传统的语法教学在外语课堂中的地位大大削弱,甚至有的语言学者公开排斥语法教学,反对在任何教学阶段控制语法教学项目的做法。而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和反思,人们意识到这些建立在第二语言习得规律基础上的新型教学法未必完全适合中国学生。事实上是,英语教学在中国是属于foreign language的范畴,大多数学生在离开课堂之后并没有多少听说英语的机会,他们十分缺少环境英语的反复刺激,所以大多数教师在课堂上仍需注重语法教学。过去那些学习“许国章英语”和“薄冰、章振邦语法”出身的学生,英语功底扎实,阅读能力强,表面上看他们听说能力差一点,但实际上他们一旦有了良好的外语交际环境,很快过了语言交际关。因此,我们需要重新思考语法在语言交际以及在外语课堂中的地位与作用,教师要重视语法教学,以提高学生使用语言的准确性,并为其进行自主学习打下牢固基础。
  当然,强调语法教学的重要性并不是要回复到传统的语法教学模式中去。现在更多地强调的是培养学习者的语法意识 ,但不赞成通过机械的句型操练达到这一目的。教师的任务是寻求和设计一些有效的培养学习者语法意识的途径和方法,使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语法规则的作用并逐步掌握这些规则。
  
  反思之四:英语教师要自我提高,更新知识
  随着电子时代的到来,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学习方式乃至思维方式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比如说,因为有了因特网,有了电脑的普及和使用,使得每个学生的知识源发生了质的变化。原来学生的知识主要是来源于课堂、教师、书本,而电脑将学生和世界信息知识库连接了起来,为随时掌握最新信息创造了先决条件。因此,教师必须要及时掌握新的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强烈的文字、图像和音响效果,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提高教学效率,增强教学效果,更增加教学的拓展性、科学性和严谨性。另一方面,随着年龄增长,这一阶段的学生认识能力逐步提高,他们除了要求对语言的结构和规律有所把握,并对非语言因素诸如语言使用国家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生活方式产生浓厚兴趣,希望能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主动吸收更多新知识,开阔思维,广征博览,提高自学能力。所以此阶段的英语教学要帮助学生实现从“learn to read”到 “read to learn”的转化。而这对英语教师也提出了较高要求。一方面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另一方面也要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学习,不断进步,教学相长。
  
  【参考文献】
  [1] John. D.W 等著刘春红编译《Active Learning : Cooperation in College Classroo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2]David Nunan. Designing Tasks for the Communicative Classroo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7494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