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欠发达地区基于比较优势基础的产业选择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江建英 郭立群

  [摘 要] 产业选择对于欠发达区域而言,是推动其经济现代化重要的外在变量。本文以欠发达地区实现经济现代化为目标,以产业选择与欠发达地区区域经济现代化的关系为主线,以比较优势理论为基础分析了产业转移及选择的经济动因,据此对区域主导产业的演变规律和区域间主导产业的转移规律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欠发达地区以产业选择为手段推进区域经济现代化的产业策略。
  [关键词] 欠发达地区;比较优势;产业转移
  [中图分类号] F1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024(2006)12-0097-03
  [作者简介] 江建英,东华理工学院经管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学;
  郭立群,抚州市财政局会计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公共财政。(江西 抚州 344000)
  
  经济活动的目标是追求利益的最大化。科学合理地分析和评价欠发达地区比较优势的发展基础,健康有序地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并在承接过程中形成基于欠发达地区比较优势的竞争性产业,必须清晰地认识当前产业转移的基本规律,对欠发达地区经济现代化的产业选择基础进行分析,明晰其在承接国内产业转移中应注意的问题,提出基于产业梯度转移的欠发达地区产业政策建议是非常必要的。
  
  一、基于比较优势的产业转移边际递减规律分析
  
  1.产业转移的涵义及特点。产业转移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顺应竞争优势的变化,通过跨区域的直接投资,把部分产业的生产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从而表现为产业在空间上移动的现象。产业转移具有综合性、阶段性、梯度性的特点,产业转移往往是由经济梯度较高的发达区域指向梯度较低的欠发达区域。产业转移对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积极效应主要有要素注入效应、技术溢出效应、关联带动效应、优势升级效应、结构优化效应和竞争引致效应。
  2.产业转移的一般规律。在产业转移过程中,移出地与承接地之间的技术差距越大,产业转移的技术层次越低,产业转移进行得就越容易,速度也越快;反之,随着转移产业的结构升级,移出地与承接地技术差距的缩小,产业转移的技术层次的升高,产业转移的速度也随之放慢,这就是产业转移中的边际递减规律。
  这一规律在面向欠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中就有非常典型的表现。改革开放以来,面向欠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可以比较清晰地划分为三个阶段,其中第一阶段完成得最顺利、最彻底。原因在于东部地区劳动力成本上升,从而在劳动密集型产业领域丧失了比较优势,主动放弃了该产业而转向发展资本密集型产业,这种产业转移使欠发达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很短的时间内发展起来。按照波特的竞争理论,它所利用的主要是“基础要素”,“先进要素”的成份极低,只要将资本与丰富的劳动力相结合,很容易就可承接该产业。
  然而,经历了第一阶段的产业转移后,欠发达地区倡导产业升级,承接产业转移的速度明显变缓,其劳动密集型和低附加值的资本密集型产业仍占据相当的地位。产业转移速度变缓的原因是两方面的:从东部地区来看,随着新兴工业地区的产业升级,技术差距逐步缩小,产业结构的互补性下降,而竞争性增强,为此,发达地区在产业转移时往往对其拥有的先进技术实行严格的封锁,以维持其技术领先和垄断地位。从产业承接地区来看,第一次产业转移主要是依靠“基础要素”的优势,可以说这种优势是“自然”存在的,而发展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承接产业转移需要的“先进要素”优势是要通过加大教育和R&D投入“创造”出来的,其难度远大于第一次产业转移。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欠发达地区现有产业一方面吸纳力不断弱化,同时对于发达地区产业的承接能力呈现明显的边际递减规律。这一点对于欠发达区域产业发展具有特殊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欠发达地区经济现代化的产业选择基础分析
  
  从欠发达地区产业层面分析,区域产业结构特别是主导产业发展整体上仍处于较低水平,充分发挥欠发达地区的后发优势,遵循区域主导产业按照比较优势原则参与分工,实施主导产业优先发展,带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坚持自我发展与引进提高并重,是欠发达地区经济现代化进程中产业发展的正确选择。
  1.比较优势是区域分工和区际贸易产生的前提和基础。欠发达地区的资本和技术比较缺乏,而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丰富,且有价格低廉的优势。立足于发挥区域的比较优势,大力发展劳动与资源密集型产业仍然不失为欠发达地区的明智选择。以要素禀赋为基础的区域分工势必要通过贸易的方式获得比较利益,而任何区域对外贸易的发展都会受到比较成本的制约,这是无可争议的。作为一个欠发达区域,如果目前全力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将面临严重的要素投入约束,这些要素包括资本、技术、人才等。继续发挥传统的以要素禀赋和比较成本为核心的比较优势,可以为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积累资金、技术,培养企业家才能,从而为技术创新、突破生产要素的投入瓶颈和促使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步升级打下基础。因此,现阶段欠发达地区按照传统比较优势进行生产和贸易还不能过早地放弃,至少在今后相当一段时期内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事实上,亚洲四小龙、拉美国家以及我国的东部地区等“追赶型”现代化比较成功的区域,也都走过了资源、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阶段,并通过这些产业,实现了大规模的“资源转换”:即以本国的低位资源换取国外的高位资源,从而有力地推动了现代化进程。
  2.发挥比较优势与避免比较优势陷阱。区域经济发展的历史表明,制成品出口能比初级产品出口带来更大的利益,而在制成品中,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通常又要比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带来更多的利益。著名经济学家刘易斯曾经做出这样形象的比喻:“如果增长的引擎是较发达国家的工业产品和欠发达国家的初级产品出口,那么,较发达国家的引擎就比欠发达国家的引擎转动得略为快一些”。因此,一些学者认为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不利于缩小发达区域与欠发达区域之间的经济差距,并据此提出了“比较优势陷阱论”。即如果欠发达区域完全按照比较优势生产并出口初级产品或劳动密集型产品,则在与技术、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为主的发达国家的贸易中,虽然能够获得贸易利益,但将总是处于不利地位,无法缩小与发达区域的经济差距,从而落入比较利益的“陷阱”。
  欠发达地区由于长期过分依赖资源开发,产业结构升级缓慢,接续产业又没有形成规模,过渡开采导致资源枯竭,资源开发产业呈现整体衰退,出现了低水平下的产业“真空”,引起区域经济的衰退,今后可能会出现比不开发还糟糕的后果。这要求欠发达地区不仅要跟上发达地区的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步伐,消除产业结构方面的利益差别,还要在跨进到这些地区之前,找到新的产业增长点,形成产业结构方面的差别利益。显然,这项任务完全靠市场是无法完成的,必须有政府参与其中。欠发达地区政府财力十分有限,它只能采取集中投资,对经济加以引导来实现。对此,欠发达地区政府主要应做好两项工作:一是政府进行引导性的产业投资,包括公共设施投资、先导或示范性产业投资、产业服务性投资;二是政府出资组建创业投资基金扶持高科技企业进人市场。
  
  三、基于产业梯度转移对欠发达地区产业政策的建议
  
  在知识经济背景下,欠发达地区产业结构相对落后是导致经济不发达的重要原因,笔者认为,基于比较优势基础上的欠发达地区,不仅要走承接产业转移与自主发展相结合之路,还应该确定培育经济增长点的产业政策措施。

  
  (一)承接产业转移与自主发展相结合
  1.实施差别化策略接受产业转移,拓展中西部经济发展空间。一方面,采取分层次、有重点地接受产业转移策略。欠发达各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条件和产业基础等差异比较大,因此,必须在搞清楚各地区产业发展的现实格局和比较优势或潜力的基础上,每个地区按照自己的产业的层次和发展条件的优劣,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有针对性地、有重点地吸引沿海发达地区转移的产业。另一方面,选择适宜发展的产业,避开竞争激烈的领域。东部地区在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纺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等行业发展较快,并成为竞争的热点行业。中西部地区要在一定程度上避开这种竞争,利用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所释放出来的传统产业发展空间,结合欠发达地区资源特点,主要发展煤炭采选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食品制造业、烟草制造业、医药制造业、普通机械制造业等行业,也可适度发展纺织制造业。
  2.构建接受产业转移的通道,全方位承接产业转移。一是要加强线路建设。产业转移通常是沿着由交通线路和信息传递线路组成的通道进行的,因此要加快欠发达地区通往东部发达地区的交通建设,同时,加快以宽带网、移动通信、光纤通信为主体的现代信息网络建设。规范交通和信息服务管理,减少收费路卡,构建欠发达地区联系东部发达区域的快捷、安全、高效的现代化交通和信息网络。二是要加强制度环境建设。内地与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存在较大的经济梯度,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制度环境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制度的重新构建是内地缩小与沿海地区经济梯度、有效承接经济转移的一个关键性环节。目前,应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快对外开放及市场化步伐,以深化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及政府管理方式为中心,缩小欠发达地区与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制度环境的差距。
  3.以企业为主体,积极发挥政府的服务作用,提高接受产业转移的效率。进一步深化企业制度改革,以企业为主体,充分利用国际及我国沿海发达区域产业转移中的兼并、重组与合作的机会,在全国垂直和水平分工中占据有利地位,以提升欠发达地区产业的发展水平与地位。在以企业为主体参与承接国际、国内经济转移的同时,一方面重构新形势下政府职能,加强政府在提供信息服务与公共服务方面的职能;另一方面加强宏观调控与微观管制,从而提升欠发达地区经济竞争力。
  4.发挥产业发展的比较优势,构建接受产业转移的竞争优势。现代产业转移所追逐的是包括降低生产成本,减少外部交易费用,开辟新市场,占领战略性区位等多重目标。因此,欠发达地区不能简单地从单一资源、劳动力、市场等方面设想吸纳何种外部产业,而是要把这些单项的有利因素综合起来,充分考虑到要素和资源的流动性,以及产业发展的综合环境,构建接受产业转移的竞争优势,力争以巨大的市场潜力、相对低廉而又有一定质量的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农产品和特色矿产资源,以及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等,构建接受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竞争优势。
  5.加强承接产业转移的文化环境建设。文化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要素,也是欠发达地区承接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经济梯度转移的关键环节。应该在继承优秀文化传统的同时,着力克服承接经济转移中的文化障碍,抛弃小农经济意识,解决好传统文化因素中妨碍经济梯度转移的问题。
  通过承接产业转移,积极引进发达区域先进的技术,固然是欠发达地区推进现代化进程,缩小与发达区域经济差距的重要手段,但是,产业转移边际递减规律和上述诸多障碍的存在,说明当欠发达区域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由于其与发达区域之间的产业级差越来越小,通过产业转移促进欠发达区域的发展就变得越来越不现实。换言之,发达区域永远不可能把最先进的技术和产品转移到欠发达区域。产业转移边际递减规律反映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这一哲学原理,即使在当前也有一定的普遍意义。欠发达地区应该坚持走承接产业转移与自主发展相结合的“追赶型”现代化之路,注重自主地开发技术,而不能过分地依赖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与引进技术,否则,必然会陷入“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怪圈。
  
  (二)确定培育经济增长点的产业政策
  基于比较优势基础上的欠发达地区还应该确定培育经济增长点的产业政策措施。一个增长性较高、关联性较强的产业的出现、发展与壮大对地区经济是一个很有力的刺激,能带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或者沿着产业链波及到其他地区的企业,成为经济增长的拉动力。
  从产业梯度转移与欠发达地区策略选择的意义上讲,欠发达地区培育经济增长点必须同时具备以下基本特性:首先,要具有相对稳定的持续高增长率。即具备超常、至少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增长率,并能在相当一个时期里保持与延续。而且,其较高的增长率在整体经济增长中必须占有较大的比重,从而能较大程度地影响整体经济增长的水平。其次,必须具有较强的关联能力,能带动或促进其他相关部门、地区或市场的发展,从而提高整体经济增长水平。
  在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能够成为经济增长点的产业是不同的。与经济增长点基本属性相对应,欠发达地区相应的产业选择标准应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是强劲的市场需求。在市场机制发挥资源配置功能的条件下,经济增长点的形成势必与市场需求联系在一起,市场需求的拉动将成为增长的主要源泉。这里应注意可能是不远的未来将形成的潜在市场需求。尽管目前因受条件限制,市场需求尚不强劲,但随着限制条件的改变,它应能够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
  二是富有弹性的、能有效适应消费需求的潜在供给能力。在市场需求条件具备的情况下,经济增长的水平就取决于潜在的供给能力。这种潜在的供给能力,或者是来自于改变原有生产能力边界的程度,或者是来自于现有实际供给水平与潜在供给水平的差距大小。
  三是创新过程及良好的成长性。经济增长点超出平均速度的高增长率,不仅源于强劲市场需求与有弹性的潜在供给能力的有机组合,而且更需要伴随着创新过程,具有良好的技术成长性。也就是新的经济增长点必须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要求相一致,有利于经济集约化,从而能够在经济规模扩张和资源约束变紧的条件下,保持其增长。
  四是强大的经济渗透力与带动效应。经济增长点,除了其本身有较高的增长率和成长性外,还必须具备较强的扩散与带动其他领域方面的能力,从而成为整个经济增长的支撑点。
  当然,在现实中,对新经济增长点的确定,或多或少参照了上述的选择标准,只不过侧重的角度和强调的程度各有不同。我们目前要讨论与研究的不是现实中已经出现或存在的经济增长点,而是新的经济增长点,这实际上是某种潜在的、在未来不远时期内有可能成为支撑整体经济发展水平的增长点。因此,按照经济增长点的基本属性及标准来发现与选择新的经济增长点,应该成为欠发达地区制定经济发展政策的出发点。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从理论上概括出经济增长点的生成条件,通过对其生成条件的分析寻求某些潜在的新的经济增长点。
  
  参考文献:
  [1]任太增.比较优势理论与梯级产业转移[J].当代经济研究,2001,(11).
  [2]王小鲁,樊纲.中国地区差距:20年变化趋势和影响因素[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3]林毅大,谭国富.自生能力、政策性负担、责任归属和预算约束[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0,(4).
  [责任编辑:昱 文]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7787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