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试论网络经济对会计假设的冲击及应对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朱伟英

  [摘要] 会计假设是会计理论的基础,它决定了会计的工作范围。经过一个世纪的发展,会计假设发挥了重大作用,引领了会计实践的发展。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已逐渐迈进了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正在改变世界,特别是网络会计意味着一个全新的世界。作为会计实务和理论基础的会计假设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本文旨在分析会计假设所受影响的基础上提出其对环境改变的应对。
  [关键词] 网络经济;会计假设;冲击和应对
  [中图分类号] F062.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6-5024(2006)08-0149-03
  [作者简介] 朱伟英,绍兴市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会计师,研究方向为财务管理。(浙江 绍兴 312000)
  
  自从网络诞生以来,它已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以网络为载体的网络经济给经济活动带来了革命性变化,会计领域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其影响,网络经济对会计假设带来了巨大冲击。理论界及会计工作者应承认这种改变,接受挑战。这不仅有助于解决广大会计从业人员所遇到的疑难和困惑,也有利于会计中上层人员的理论素养和业务素质的提高,推动新的理论研究成果和先进经验的产生,也促进理论的发展。
  
  一、会计假设发展的历史回顾
  
  最早的意大利复式簿记的论述――“在三本账簿中合营的资本账户必须和自己的资本账户分开登记”已包含了“会计主体”的萌芽。随着商业经济和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货币产生了。巴其阿勒在其著作中明确指出在计算价值时只能采用同一货币单位,这可以认为是货币计量的开始。历史的车轮驶到1673年,法国国王路易十四签署了规定商人必须每两年编制财产目录的《商业条令》,标志着会计分期思想开始逐步形成。随着工业革命的成功,经济活动的重心过渡到持续经营的工业生产,推动了持续经营假设的形成。会计分期也紧随其后出现了。此后,会计假设在经济发展中不断得到修正完善。到1922年,美国会计学者W・A・佩顿在《会计理论》一书中总结了会计假设的概念和七项会计假设,使会计假设理论化、系统化。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会计界最终形成了现代四项基本假设,即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
  由此可知,会计假设随着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逐渐形成,在社会经济环境变化的影响下不断变化,网络公司的出现将导致会计假设的进一步创新。
  
  二、现有会计假设的局限性及应对
  
  1.会计主体假设的局限性及应对
  (1)会计主体假设的局限性。所有的经济理论都来源和服务于经济实践活动,并且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会计假设亦不例外。它由于自身固有的局限性也不再适应会计环境的新形势。会计主体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第一、单一的企业主体不利于反映具有网络结构的企业。第二、在目前的会计主体范围内,向使用者提供全面信息存在困难。第三、以企业为会计主体的假设观落后于会计计量范围的扩展。第四、会计主体假设阻碍了会计电算化作用的进一步发挥。
  (2)会计主体假设所受影响的因素分析及应对。会计主体假设是为了明确核算的空间范围,明确经济权利和责任的归属主体。现行的企业会计主体是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确立的。当时,大机器工业生产代替了作坊式的手工生产,导致了区别于家庭所有制的独立企业的诞生,会计系统也随之建立。可是在网络经济时代,公司会计主体的外延不断变化,结构和功能都极不稳定,单一部门可能也会形成一个报告主体。尤其是自由组合经营主体很可能会按照其交易事项的要求不断重组新的主体进行经济活动,这就使会计主体的认定产生困难。企业在网络空间的迅速分合导致了会计主体多元化和不确定性的存在,原来适用的会计规则出现了问题。没有清晰的会计主体假设将使人们无法理解会计报表的意义。因此,准确把握“会计主体”概念,适时扩展主体内容成为一个必须面对的课题。
  会计信息来自会计实体范围的内外,从企业具备的技术条件、主观意愿和客观环境上分析,它目前不可能提供全面信息。但是在市场变化日益剧烈的情况下,为了尽量避免和减少经营风险,提高经济收益,企业和其他报表使用者却不仅会需要企业过去的信息,而且需要未来的信息。为了满足这些日益迫切的信息需求,会计人员必须突破传统的会计主体,将会计主体延伸到企业外部去才能顺利获取所需信息。新环境要求我们必须将企业主体观转变为信息需要者的主体观。
  随着网络经济这样的新经济形态地出现,行业开辟了新兴会计领域,其中包括破产会计、人力资源会计和社会会计等。它们需要会计假设理论的创新才能更好地发展。比如,破产会计需要清算小组代理破产企业的会计主体资格;社会会计需要将单纯的会计主体升级为整个国民经济主体。这些新挑战启示我们应该丰富会计主体假设的内容,从企事业单位到经济体系环境均有涉及。
  
  2.持续经营假设的局限性及应对
  (1)持续经营假设的局限性。该假设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第一、持续经营在震荡的经济环境下难以继续。第二、持续经营假设在无实体公司很难适用。第三、持续经营假设不利于提供充分反映企业经营的不确定性信息。我们为了建立会计系统的基础而根据企业经营的现状选择了持续假设。第四、新的会计领域要求持续经营假设具有新特点。
  (2)持续经营假设所受影响的因素分析及应对。新经济背景下,经济环境变幻莫测,市场竞争此起彼伏,企业盈亏之间转换频繁,新旧公司经常更新换代,持续经营状态很难长期保证。由此产生的信息也使用者无所适从,难以判断。管理者受陈旧信息影响贻误应对问题的时机,投资者依据片面落后的信息做出了错误的判断和决策。
  持续经营假设假定会计主体在可能预见的未来不被解散终止,维持正常运营。这种善意的假设随着无实体公司的出现而变得经受不住考验。首先,无实体公司根据业务需要把多数个体通过网络联结起来开展业务,一旦业务完成即告解散。由于业务数量和时间的不确定性,它的外延结构可能经常调整,经营状态经常变化。其次,对投资者而言,一个独立运营的主体基于过去与现状的评价来预知其未来状态是恰当的,但当其自身运动成为网络经济的一部分时,这种预测毫无意义。因此,有必要构建一种新假设来反映无实体公司的结构和功能的变化。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在频繁波动成为常态的环境下,仅凭主观愿望出发去建立完美的持续经营假设确实有悖实事求是的原则,也不利于支持会计实务的健康发展。持续经营的企业队伍日渐缩小,断续经营的公司队伍迅速壮大。我们应该承认企业断续经营现象的出现,企业的兼并破产并非一无是处,它也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及时妥善地保护债权人和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事实上破产会计就是先承认企业解散的现状,后进行会计处理来运作,我们只要在进入清算程序前确认企业合并清算状况,也就建立了断续经营假设。
  
  3.会计分期假设的局限性及应对
  (1)会计分期假设的局限性。第一,按年划分的会计分期不利于充分反映企业的适时风险。第二,会计分期受会计计量原则带来的不确定性影响。第三,会计分期无法满足企业内部管理对会计信息的不同需要。第四,会计分期无法满足外部用户对会计信息的特殊需要。第五,会计分期无法满足一些特殊企业的需要。
  (2)会计分期假设所受影响的因素分析及应对。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的充分及时地供应成为决策致胜的关键。如何向投资者提供适时的信息,以利于投资者加强对风险的控制和预防,成为近年来传统会计致力于解决的重大课题。在固守传统分期的前提下,寻求努力地解决问题恐怕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企业内部管理、季节性生产等特殊企业、网络公司等虚拟企业,他们对信息的时效性的要求更高。将短暂或精细化的经营管理过程按统一年度划分时间间隔,不仅其必要性值得怀疑,而且会延误企业正常的业务活动。因此,产学界提议缩短周期的呼声较高。

  在具体的分期中,我们根据权责发生制原则对连续性的经济业务进行人为的分割,将不同的经济业务和事项归入相应的期间。在这个过程中,从业人员采取了一系列需要人为判断和估计的诸如待摊、递延、应计等特定的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造成了处理上的差异和不一致性,影响了处理、归类和由此产生信息的准确性。
  在网络信息时代,网络经济的发展形成了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从事经济活动的任何主体只有及时获取相关信息才能有效规避风险,赢得商机和利益。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又为信息捕捉活动解决了技术渠道问题。高涨的需求要求我们迅速开辟信息披露渠道。鉴于对前瞻性信息的迫切需求,有的使用者甚至提出将企业各种原始数据直接在网络上发布,提供电子实时报告,由使用者各取所需,即时利用。这种信息要求已经动摇了现行会计分期的基础。可见,为了通过满足他们的需求来吸引投资者,会计主体必须打破传统会计分期界限,以用户的需要为依据,重新处理和编制会计信息。
  缩短会计分期期间已经成为一种共识,较好地解决信息时效性不高的问题,各个期间划分和业务归属应更清晰、更合理,更符合使用者所需信息的要求。当然,具体做法可以循序渐进,步步深入,时间间隔逐步减小。先从提供季度、月度的中期报告过渡到旬乃至交易期间的短期报告,达到在一项交易结束后即编报一次会计报表的程度,建立以月或旬为划分基础的分期标准。
  
  4.货币计量假设的局限性及应对
  (1)货币计量假设的局限性。非货币计量信息的重要性正在挑战货币计量。随着知识经济的不断发展,过去忽略的非货币化因素开始变得越来越重要,比如人力资源、无形资产等,对提高企业的利润水平做出了越来越巨大的贡献。货币计量对此却很难有所作为。货币计量不能全面反映企业的经营信息,很难满足使用者多样化的需要。币值不稳定和币种不唯一影响了货币计量。货币计量假设为会计新兴学科的产生和发展设置了障碍。
  (2)货币计量假设所受影响的因素分析及应对。首先,货币计量假设按照统一计量单位观念假定了货币计量币种唯一、币值稳定的前提。全球市场和网上贸易使经济风险在全球范围迅速传导,币种不唯一和币值不稳定的现象逐渐增多,货币计量假设也就引发了不少问题。
  其次,货币计量假设首先承认货币可以度量会计事项和业务反映的所有经济信息的前提,事实上把会计定义为一门关于计量和传递货币性活动的学科。知识性资源价值的不断提高,过去忽略的非货币因素开始变得越来越重要,比如人力资源、无形资产等。会计核算工作必须正视它们的存在对盈利的重要性。如果放弃不能或难以量化的非货币化因素或者勉强量化这些因素,这样的处理只会降低会计信息的有用性,严重影响内外部使用者根据信息进行的经营和投资决策。
  再次,货币计量标准的统一和稳定并不能保证计量在时空上的绝对准确。企业在不同的经营状态下使用同一计量标准也会反映不同的价值。它在持续经营状态下的资产负债等均以历史成本或实际成本计价,而进入破产程序后企业会计核算需要使用清算价值来估价,计价原则就失去了原来的意义。因此,现实提出了扩充计量媒介乃至制定新的标准的呼声。
  笔者以为在坚持货币计量假设的基础上允许非货币计量方式的存在更为现实。当前网络经济尚未完全成型,不同侧重的经济会计主体应该被允许采用不同的适合计量标准。鉴于今后以电子货币支付为依托的网络贸易可能成为信息时代的商务主流,我们应将电子货币引进货币计量假设。电子货币不能或不便计量的资源价值仍旧采用货币手段。当然,非货币标准的实现形式也可以多样化,包括实物价值计量等。网络信息时代对传统会计的理论和实务构成了巨大冲击,也为会计变革提供了契机。我们应当以全新的思路来分析和解决新情况和新问题,推动货币计量与非货币计量假设并行使用。
  
  三、会计假设发展的展望
  
  综观会计的历史和发展趋势,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基本观点:会计只有适应其所处的社会经济环境并为其服务,才能得以生存和发展。工业经济繁荣发展时期,会计表现为各项有形资产利用,会计重心定位于有形资产的计量和报告。会计基本假设是与当时的经济环境相适应,极大地促进了会计理论的发展。
  21世纪将是一个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以计算机技术和现代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革命向社会生活渗透,人类社会即将发生重大变革的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会计所处的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对传统会计假设产生了极大的动摇。但只要我们积极面对,审慎规划,妥善实施,会计假设的变革一定会取得成功,会计行业的前景将更加美好。
  
  参考文献:
  [1]葛家澍.关于财务会计基本假设的重新思考[J].会计研究,2002,(1).
  [2]余玉苗,何晓东.关于网络时代的财务会计假设[J].财会月刊(会计),2001,(18).
  [3]南京经济学院会计系课题组(课题组成员:娄权,赵筛网,王一民等).会计假设的历史演变及其未来发展[J].四川会计,2000,(5).
  [4]蒋尧明.对会计基本假设的重新评价[J].当代财经,1998,(7).
  [5]张东莉,刘华东.信息时代对传统会计假设的挑战[J].财经问题研究, 2001,(2).
  [6]梁国萍,刘徽.信息时代会计假设面临的挑战[J].金融与经济, 2004, (10).
  [7]何静.电子商务是否冲击会计基本假设[J].广西会计,2003,(5).
  [8]张立新.对会计基本假设的再认识[J].财会研究,2000,(2).
  [9]余玮.论网络的发展对会计基本假设的影响[J].财经论丛,2000,(5).
  [10]刘用铨.网络经济是否冲击会计基本假设[J].财会月刊,2002,(9).
  [11]林丽花.Internet对会计假设的影响[J].广西会计,2002,(10).
  [责任编辑:熊一坚]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7813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