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生态城市”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辛嘉楠 欧阳志云

  工业革命以来,城市的内容和形式发生巨大的变化,物质文明的空前繁荣极大改善了城市居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加速了城市的发展。同时,也带来了各种复杂的矛盾,住房短缺、交通拥挤、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等,这一系列的问题使人们逐渐认识到提高物质文明不是改善城市环境的根本手段。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城市面临着早期工业化国家的环境污染和急剧膨胀的人口包袱双重危机,环境和发展之间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尖锐矛盾。这时人们开始怀念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过去,渴望恢复良好生态环境,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
  
  1.生态城市概念的提出及其内涵
  
  1.1概念的提出
  面对世界人口向城市集聚与城市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的矛盾以及工业化追求的经济效益与提高人居环境质量的矛盾,探求更加理想的城市发展模式和人类聚居形式,建设一个高效、健康、平等的城市社会,创造宜人的人居环境,正成为世界各国政府、国际机构和学术团体越来越重视的课题。
  从霍华德的“花园城”、法国柯布西埃的“光明墟”、到英国恩维的“卧城”(或卫星城)、赖特的“广亩城”等,其基本思想都体现了生态城市的建设原则。而真正进行有意识、有组织和系统性的研究始于20世纪20~30年代芝加哥学派的城市社会学的研究,繁荣于80~90年代全球变化和可持续发展的研究。1987年前苏联科学家亚尼科斯基由此衍生出“生态城市”概念,认为生态城市是“按生态学原理建立起来的一个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聚居地”。联合国在《人与生物圈计划》第57集报告中指出,“生态城市的建设即要从自然生态和社会心理两个方面去创造一种能充分融合技术和自然的人类活动的最优环境,诱发人的创造性和生产力,提供高水平的物质和生活方式。”至此,生态城市的规划和建设则开始真正走向其实施阶段。
  
  1.2“生态城市”的内涵
  生态城市这一概念与“健康城市”、“绿色城市”、“山水城市”、“环保模范城市”、“园林城市”等概念虽有联系,但又有区别。健康城市是指由健康的人群、健康的环境和健康的社会有机结合发展的一个整体。1996年,世界卫生组织(WHO)规定了建设健康城市的10条标准,包括为市民提供清洁、安全的生活环境和休闲娱乐场所;使市民能够参与市政决策;改善健康服务,提高市民健康水平等等。绿色城市是在保护全球环境而掀起的绿色运动中提出的,突破了城市绿化、美化的陈旧模式。基于自然与人类协调发展的角度,不仅强调生态平衡,保护自然,而且注重人类健康和文化发展。“山水城市”是我国科学家钱学森教授在1990年提出的一种城市发展模式,主张城市建设与自然结合,将自然山水融入城市,并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继承中国传统的自然审美观,融合中国优秀文化中诗词、园林和绘画,重视民族历史传统和文化脉络。为推进中国城市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我国国家环保总局于1997年提出要建成若干经济快速发展,环境清洁优美,生态良性循环的“环保模范城市”,并制定了国家环保模范城市考核的3项条件和24项指标(包括社会经济5项,环境质量5项,环境建设5项,环境管理4项)。所谓“园林城市”,就是要利用环境生态学原理,规划、建设和管理城市,进一步完善城市绿地系统,有效防治和减少城市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噪声污染和各种废弃物,实施清洁生产、绿色交通、绿色建筑,促进城市中人与自然的和谐,使环境更加清洁、安全、优美、舒适。
  一般认为,生态城市是一定地域空间内人与自然系统和谐、持续发展的人类住区,是比上述7类城市模式的要求更高的理想城市模式。生态城市强调城市建设和发展要充分融合社会、文化、生态和经济等因素,通过物质、能量、信息的高效利用,实现城市生态的良性循环和人居环境的持续改善,达到人与人、人与自然、自然与自然的充分和谐。由此可见,“生态城市”与普通意义上的现代城市相比,有着本质的不同。生态城市中的“生态”,已不再是单纯生物学的含义,而是蕴涵了社会、经济、自然的复合内容,强调三者和谐统一的可持续性发展。主要包括以下三层内涵:
  一是社会生态化,即社会和谐。主要表现为人类有自觉的生态环境价值观,生活质量、人口素质、健康水平与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相适应,有一个保障人人平等、自由、教育、安全的社会环境;
  二是经济生态化,即经济高效。主要表现为采用可持续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在经济发展上追求质量与效益的提高,努力提高资源的再生和综合利用水平;
  三是环境生态化,即自然融入城市,城市归于自然。主要表现为发展以保护自然为基础,最大限度地维持生物及生物遗传的多样性,最大限度地保护生命支持系统、自然环境及其演进过程,保证人类的一切开发建设活动始终保持在环境承载能力之内。
  
  2.生态城市的建设内容
  
  生态城市建设实质是从人类生态学的基本思想出发,把人与自然看作一个整体进行规划和建设,并采取行政、科技等手段,促进系统向更有序、稳定的方向发展,维持城市系统的动态平衡,是向生态城市这一目标迈进的过程。
  
  2.1制定明确的建设目标和指标体系
  生态城市是全新的城市发展模式,它不仅包括物质环境的“生态化”,还包含社会文明“生态化”,同时兼顾不同区域空间发展需求的平衡。因此,生态城市的建设必然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以可持续的发展观为指导,根据各个城市的具体发展状况制定相应的建设目标。指标体系是评价生态城市发展的基础,也是综合反映其发展水平的依据l明确的指标有利于规划过程中合理协调自然、社会和经济三个方面的不同要求,实现生态城市的调控与管理的高效运作。生态城市发展的目标是多元的,既有人口、经济、社会、环境目标,也有增长、结构优化目标,还有公平效率目标设计生态城市考核指标体系时,必须满足这些要求。因此,制定明确的生态城市建设目标和指标体系对于确保生态城市长期发展方向、评估其建设成果以及给出合理化建议有着重要的作用。
  
  2.2生态景观的建设――环境生态化
  城市生态景观的建设是指城市中自然环境的建设,即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保护好城市周围天然的山体及河流,使它们和城区组成统一的生态系统,把绿色的山和蓝色的水渗透到城市之中的框架,促进城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使城市中的“自然”有效地调控环境质量,使人口高度密集的城市回归到人与自然协同发展的基本模式上来。在这里自然环境不仅仅是高层楼宇构成的“灰色森林”的装饰背景,而是整个城市生态系统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
  
  2.3生态经济的建设――经济生态化
  生态型产业是按生态经济原理,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基于生态系统承载能力,在社会生产活动中应用生态工程的方法,模拟自然生态系统建成具有完整的生命周期、高效的代谢过程及和谐的生态功能的复合型产业,包括生态工

业,生态农业和生态水利工程等。具体来说,生态型产业的目的是消除工业“三废”污染,提高资源的再生和综合利用水平,做到将环境保护融入于生产和消费中,将废物的处理寓于利用中,建设基本无噪声、无垃圾废物、空气清新、环境卫生的城市环境,建立发达的生态型产业体系,同步达到生态、社会及经济效益的多重目标。
  
  2.4生态文化的建设――社会生态化
  生态文化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在自然与社会生态关系上的具体表现,是生态建设作用力的源泉。生态文化的建设主要包括,在宏观上逐步影响和诱导决策行为和管理体制,指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和执法监督机制;承继历史文化和提高城市品位;使全民形成强烈的生态环境保护风气、自觉的生态意识和环境价值观;使生活质量、国民健康与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相适应。
  
  3.我国生态城市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3.1面临的问题
  我国的城市化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也给城市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城市的各种问题不断涌现并且日益显著,环境污染和社会失序日趋严重,这是我们为经济发展付出的高昂的、沉重的环境和社会代价。因此中国的城市应该坚定不移地采用可持续发展模式,探索和研究生态城市建设之路,应该寓自然环境保护,社会生态和谐于经济发展之中。但在目前,我国在综合国力和人口素质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都有较大差距,导致生态城市的建设面临着诸多问题。
  ・短期经济意识在一定范围内仍然比较严重
  由于认识上的偏差,不少地方决策者一味强调工业产值的增长,忽略对环境的治理,致使城市环境严重污染。这类现象在各地相当普遍,其关键原因在于人们急功近利的短期意识,如一些领导只追求“任期政绩”、一些群众只注重眼前利益,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谋取一时的经济利益,这种认识如不加以纠正,生态城市建设便无从谈起。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人口增长的需要
  近年来,城市用地规模急剧增长,人口也剧增。大量进城人员使城市的交通、供水、电力、通讯、学校等基础设施超负荷,城市的用地紧张,容积率增加,公共活动空间缺乏,城市整体环境质量不断下降。
  ・生态城市的建设理论尚需进一步完善
  近几年来,生态城市的理论研究已有了很大的进展,为生态城市建设提供了一定的依据。但目前纷繁的理论观点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导致生态城市的建设不可避免的走了一些弯路。比如,“绿色沙漠”现象就是绿化工作中存在的一个很普遍的误区,简单的认为“树+树=森林”,不考虑生物多样性原则,削弱了城市绿地本应有的生态效益。
  
  3.2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对策
  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和生态城市所追求的目标,我国生态城市建设应采取以下对策。
  ・转变思想。提高生态意识
  深入宣传建设生态城市的重大战略意义,培育和弘扬生态文化,提高全社会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意识。将干部任期内对环境和生态保护的功与过作为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同时要通过广泛的教育,使市民认识到自己在自然中所处的位置和应付的环境责任,提升公众的生态意识,自觉规范生产和生活行为。
  ・控制人口增长,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在人口数量和结构的管理上要遵守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严格控制人口数量的增长,并应根据城市发展的需求制定相关的城市流动人口的管理政策,以调节其数量。控制人口增长的同时,城市应根据自身特点,适度建设包括空中、地面以及地下为一体的立体公共交通体系网络;广泛采用生态建筑,使建筑达到高效、低能耗,无污染的目的,加强城市医疗、卫生、电力、通讯、供水以及排水等公共设施的建设。从整体上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从而推进城市发展的水平。
  ・加快生态城市的理论研究
  根据我国的国情,加快符合我国城市建设具体情况的理论研究,为生态城市建设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比如,要走出城市绿化建设中“绿色沙漠”的误区,合理完善的建设城市绿地的理论体系和因地制宜的实施方案是不可或缺的。只有明确城市的绿化应该以恢复自然生态为主要目标,从改善城市植被的生态功能出发,才不会单纯的“为绿而绿”。
  ・完善生态城市应用研究的技术、资金保障体系
  技术和资金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对于中国的生态城市发展和建设对于重要意义。我国应该大力培养科技人才,健全生态城市建设方面的科技队伍,依靠科技进步来保证生态城市发展和建设。例如,生态工业园、生态建筑、太阳能利用技术、干旱地区的节灌技术等的研究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其资金来源建议国家设立生态城市研究专项基金,建立有效的生态适用技术研究开发机制。
  
  4.生态城市的展望
  
  生态城市是一种全新的城市发展模式,也是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和方向。建立生态城市不仅仅涉及城市自然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的改造和建设,还涉及人们的观念、意识、伦理和生活方式,因此需要各学科各职能部门的共同参与和系统进行。通过全社会的广泛参与,逐步形成自然环境优美,经济系统高效,社会系统和谐的城市人居环境,推动我国城市和社会经济的跨越式发展,造福后代。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0307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