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重视发展老龄产业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杨发民
我国正加速步入老龄化社会,陕西省60岁以上人口的比重为12.4%,65岁以上人口比重已达9%,高于全国水平。这一趋势不仅会使适老服饰、食品、饮品、药品、保健品、特殊商品、养老设施等传统老龄产品的消费需求急剧扩大,还会催生出适老娱乐、旅游、家居、教育、保健、陪护、终极关怀等现代老龄服务业巨大的市场需求。
据预测,2010年全国老龄产业的市场需求将达1万亿元,30年内将上升到5万亿元规模。而我国目前可提供的适老产品仅1000亿元左右,只及需求的十分之一。全国医院总床位数只占老年人口的0.8%,西安市只有0.77%,远低于发达国家5%的水平。为此,陕西省决策咨询委员、省社科院原副院长杨发民建议采取政府主导的市场化、社会化、多层次运作模式,重视发展老龄产业。
1.将发展老龄产业列入陕西省“十二五”规划,并研究制定相应的专项发展规划。政府相关部门应在搞好市场调查的基础上,分别从其吃、穿、住、行、娱、学、医、终等方面,全方位、前瞻性地制定我省未来5年乃至中长期开发各种适老产品和服务的规划。
2.制定、完善和落实扶持老龄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鼓励和扶持各类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投资兴办老龄产业。重点扶持社会效益大而利润小的老龄产品和服务的开发。加快构建和完善各种涉老生产企业和服务机构及其产品的市场准入标准和机制。
3.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加快国办养老机构的建设步伐,不断提升其服务质量,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所需资金列入各级财政预算和福利彩票公益金,所需用地尽可能通过整合原有企事业单位闲置土地解决。加大对社区养老、托老服务的财政扶持力度。通过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等方式为老年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
4.提高老龄人口的有效购买力。扩大社会养老金和高龄津贴制度的覆盖范围,使其由公职单位扩展到所有民营企事业和社会机构,由城镇延伸到乡村,进而形成城乡一体化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加快建立老龄人口收入随经济发展而相应增加的机制。建议通过宣传引导,让老年人克服舍不得花钱的传统心理,树立敢于消费、乐于消费、科学消费、健康消费的现代消费观念,不断提高老龄产品和服务的市场实现度。
5.加快培养老龄专业服务人员。据预测,未来5年陕西省将需要30万老龄专业护理人员,而目前持此专业证书者却寥若晨星,严重制约老龄服务业的发展。建议组建各种老龄服务职业学校或培训学校,在相关医学院校增设养老护理专业,加快培养社会养老、社区托老、家庭陪护、康复护理、终极关怀等各种老龄专业服务人员。
6.建立老龄产业协会。建议以从事老龄产业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相关专家为主体成员,组建陕西老龄产业协会。其主要职责是:研究制定老龄产业“行规行约”并监督执行;受政府委托,参与老龄产业重大投资、开发项目的前期论证,组织研发老龄产品,实施产品和服务的认证、评估、鉴定、推广;开展从业单位间的国际合作交流等。
(作者系陕西省决策咨询委员、省社科院原副院长)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0412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