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探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目标及其特征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雷淑琴

  企业、政府和非营利组织是构成现代社会三种最主要的组织形式。非营利组织作为一种有别于营利性企业的特殊组织,有着其自身独有的特点,本文试从非营利组织的特殊性对该组织的财务管理目标及其特征进行探讨。
  众所周知,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组织,其出发点和归宿都是营利。因此营利性企业的组织目标就包含三个:生存、发展、获利。首先,企业必须生存,只有生存下来才能进一步发展,只有发展才能获利,而企业最终只有获利才能体现其生存的价值,这三方面是息息相关的。与企业组织的营利目标相对应,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也就与获利紧密相连。有关企业财务管理目标通常有几种具体的表述,有利润最大化、每股盈余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及相关利益主体的利益最大化。尽管表述不一样,但其实质都是以营利为其最终目的。与营利性企业相比,非营利组织的财务管理目标同样要取决于组织本身的目标,那么,非营利组织的目标是什么呢?
  
  一、非营利组织的目标
  
  要了解非营利组织的目标,首先必须了解什么是非营利组织以及非营利组织的使命。日本学者川口清史认为:非营利组织一般是指不以获取利润为目的,而从事商品生产、流通、提供服务的民间组织。因此非营利组织通常指的是不以营利为目的的这样一些组织,这些组织提供有偿服务,并收取合理的费用来弥补它们提供服务所消耗的成本,以维持组织的生存。它们不是以盈利作为组织运营的最终目标,这些组织即使有盈余也要回馈给其他有利于该组织宗旨完成的运作或组织的扩充,而不会分配给组织的成员、管理人员,或者进入任何一个私人的账户。非营利组织机构通常包括学校、医院、慈善机构、合作团体、社区组织等。
  非营利组织相对于企业而言,具有两个典型的特点:首先,非营利组织服务于社会大众,而不是特定的个人或组织。所有的非营利组织都是在利用自身的资源为社会提供产品和服务,它们提供服务是服从于某些公共目的和为公众奉献,在一定范围内为社会公益服务,也就是完成某一社会使命。而企业的对象为其股东,也就是说企业必须以股东财富最大化为目标,力求给股东带来财富的最大增长。因此,非营利组织具有典型的公益性。其次,非营利组织不是以营利为目标的组织机构。也就是说,非营利组织是不以获取利润为目的,为社会公益服务的组织,因此,非营利组织既没有流通股份,也没有股东。而企业是由股东出资建立的,股东向其提供必要资金,企业就必须以股东财富最大化为目标,为股东谋求利润和财富的增长。
  非营利组织与营利组织的根本区别在于,非营利组织是为了完成某一具体的社会使命而存在,而不是为了自身的生存而存在。所以,非营利组织的目标是服务于社会大众,完成某一具体的社会使命。这些社会使命包括进行社会救助、科学文化创新、以及弥补政府与市场失灵等内容。因此,非营利组织的使命,是一种社会承诺。是一种向善的变通,是一种公平正义社会的实现,也是一种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环境和平共存,达到天人合一境界的远景。该组织的根本性目标是为了完成社会使命,使广大社会公众受益。
  
  二、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的目标及特征
  
  与非营利组织的目标――完成某一具体的社会使命相适应,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的目标可以描述为:获取并有效使用资金以最大限度地实现组织的社会使命,其财务活动就包括筹集资金并运用所筹资金为社会公众服务。这与营利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与财务活动截然不同,企业是以营利为目标的组织,因此其财务管理目标是通过筹资、投资、收益分配这三大财务活动实现股东财富的增长。因此,与企业相比,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的特征也有所不同,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中没有利润指标
  在营利性组织中,股东出资建立企业,企业就必须为股东创造财富,而利润则代表了企业新创造的财富,利润越多说明企业为股东所创造的财富越多。因此利润成为衡量企业绩效标准的一个重要指标,为企业提供了量化分析的方法,便于企业进行分权管理,同时也便于不同企业之间进行业绩的比较。非营利组织是为了实现其社会使命而运作的,因此,对于为实现其社会使命所提供的服务,也会收取一定的费用,但该收费水平与营利组织相比相当低。有些甚至是免费的。非营利组织在运作过程中也会产生收益,以便提供其活动的资金,维持该组织的生存。但即使有收益,也不能将收益分配给其创立人、会员、干部、董事或员工。这是因为非营利组织的最终目标是完成社会使命,并不是为了产生利益。因此在非营利组织管理中没有利润指标。
  
  其次,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中,顾客不是其主要资金来源
  非营利组织的资金来源大多为外部的捐赠,而这些捐赠者的主要目的不是期望获得同等或成比例的回报,而是希望非营利组织为整个社会或特定团体提供更多的服务或商品。非营利组织的资金来源主要有三个渠道:民间捐赠、服务收费和政府补贴。民间捐赠大部分部分来自个人、基金会和企业的捐款,这是非营利组织独特的收入来源,也是其与公共部门及私人营利机构相区别的标志之一。服务收费是非营利组织获得资金的极其重要来源,在发达国家,会费、收费活动和商业经营所形成的收入在非营利机构总的资金来源的比例达到一半以上,它也是非营利组织总收入的最大部分。非营利组织尽管不以营利为目的,但为了自身的生存与运作,提供有偿的服务。除了民间捐赠和服务收费以外。政府补贴也是该组织资金的主要来源。在一些欧洲发达国家。非营利组织最大的一个资金来源就是政府补贴和拨款。政府除了给非营利组织以直接的资助外,还通过所得税豁免、私人和企业非营利捐款的减税等对非营利组织提供间接资助。较为充裕的资金来源,在一定程度上确保非营利组织有能力完成其社会使命。
  
  第三,在非营利组织的管理中,责权利不明确
  在企业中,所有者通过股东大会、董事会等机构实施对经营者的监督,并通过利润等量化的绩效指标来考核经营者的经营业绩,进而将责任、权利落实到个人,因此,在营利性组织中,其责、权、利相应明确。但在非营利组织中,由于缺乏利润等具体的量化衡量指标体系,使得非营利组织的管理人员经常难以就各种目标的相对重要性程度达成一致,同时对于一定的投入能在多大程度上帮助组织实现自己的目标难以确定,非营利组织运营效率的衡量成了一大难题。因此对于各部门的责、权、利也就无法十分明确。而且,量化衡量指标的缺乏,一方面不便于非营利组织的分权管理,另一方面不同非营利组织之间也无法进行绩效的对比。
  
  第四,非营利组织的所有权形式特殊,即资金的提供者对于组织的财产并不享有所有权
  对于企业而言,股东出资创办了企业,成为企业的所有者,拥有企业资产的权益,因此企业的法人资产归股东所有。而非营利组织的成员不是按照法律要求而组成的,而是在自愿的基础上,捐赠出一定的资金或财产给该组织。在成员将资金或财产捐赠出后,捐赠者对该资产就失去了所有权,该资产的所有权就归非营利组织所有。非营利组织成员不能对其捐赠出的资财的权益进行转让、出售,但非营利组织在某些情况下必须按照资产提供者的要求来进行运作、管理和处置。但资财的提供者不期望收回或者以此获得经济上的利益。因而非营利组织通常不进行损益的计算,也不进行净收入的分配,即使有收益也是留归组织本身所有。因此对于非营利组织而言,资产的权益属于组织本身所有,而不是归资产的提供者所有。
  
  (作者单位: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0951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