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交往对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彭 静
摘要:互联网正是作为一种虚拟的活动空间及人际交往的场所,以其方便快捷的技术特征和虚拟的特性,对当代太学生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网络交往更是以一种全新的交往方式跃然成型。本文分析了网络交往对大学生社会性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建议从社会、学校、家庭、大学生自身等多方面积极着手,试图帮助大学生建立良好的网络交往环境,形成全社会的支持系统,减少虚拟网络带来的人际破坏,真正有效地促进大学生社会性发展。
关键词:网络交往;大学生;社会性发展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631(2010)02-0207-02
“互联网”出现在上世纪的末期,它一出现便遍布全球,现在它已成为人类的主流信息媒体,也是人类所使用的最主要的通讯工具。“互联网“之所以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被人们很快地接受,主要是因为互联网的简单操作和为人们提供的便捷,我们可以不用东奔西走,只是简单地敲击几下键盘和鼠标便可以知道很多外界发生的事情,我们可以方便快捷的在网上购物、看新闻、看电影杂志等。“互联网”的出现颠覆了以往人们的生活方式,伴随这新的工具,一种新型的交往方式也随之出现,即“网络交往”。我们每一个上网的个体都是网络交往中的一个元素,每个网络元素逐渐建立各种联系,又逐渐形成一定的群体,最后,一个完整的社会关系形成,即网络社会。网络社会是一个虚拟的社会,但是它也与我们现实的社会有许多共性,至少它们都是人与人之间可以进行交往的重要场所。当然,网络的交往也有着属于它自己的属性,比如虚拟、匿名、广泛等等。也正是因为这些属性,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这个虚拟的社会中。在网络这个交往的平台中,我们常常扮演者各种虚拟的角色,获取那些取之不尽的资源。
然而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互联网”也不例外。它强大的功能为我们的生活工作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但同时一些负面的影响也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渐渐出现。在人们日益重视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的今天,由于互联网的使用所引起的一些网络心理疾病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网络犯罪等,成了很多人关心的话题。因此关于网络的交往行为这一类型的课题成为国内外许多心理学研究者关注和讨论的话题。
大学生这一群体是现代人类社会群体中的主要新生力量,也是网络虚拟社会中的主要成员。大学生本身就具有活跃的思维。敢于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和对新鲜事物的探索欲望,恰逢互联网在这个时候也作为一个较新的事物被普遍流传,因此互联网的使用很快被大学生这一特殊的群体所接纳。2010年1月,CNNIC(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统计:截至2009年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3.84亿人,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从22.6%提升到28.9%,互联网普及率在稳步上升。各年龄段在上网总人数中所占比例为:19岁以下占到了总人数的32.9%,20-29岁的网民在总人口中占28.6%,而30-39岁的网民占到总人数的21.5%,40岁以上的占到了17.0%。从网络使用者的文化程度上看:初中及以下学历的网民占到总人数的35.6%,高中(中专)学历的人占到了总人数的40.2%,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使用者占总人数的24.2%。从用户职业上看,其中学生占28.8%,公司企业职员18.1%。
通过以上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学生是互联网使用者中的主要群体,大学生更是在这一群体中有着很大的比重。现今我们的一些思想理念、生活方式甚至是价值理念,不断地受到信息时代的冲击,都随着信息时代所带来的最新思想慢慢地发生着改变。同样大学生的一些生活、学习的方式也在逐渐改变。一方面,网络交往给大学生带来了很多便捷,尤其是在信息获得和交往范围等方面。而另一方面,一些大学生由于沉迷网络导致影响学习、影响生活、甚至影响身心健康。那么,网络交往到底是怎样影响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的呢?影响的效果主要是正向的还是负向的?对于网络交往,我们应该如何引导大学生以一个正确的心态去面对呢?社会各界又应当采取怎样的对策来解决网络交往带来的负面影响?这些都已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
1、网络交往对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维护
1.1 网络交往便利了大学生的日常交往,有助于现实友伴关系的维系
笔者通过访谈调查内蒙古地区部分高校的大学生,发现他们普遍认为自己使用互联网的原因是“可以同朋友或家人交流思想,保持联系”、“与志同道合者交流思想感情”、“交朋友或寻找情感支持”和“通过网络交往,可以促进现实的人际关系更深入”等等。可见,网络交往使远距离人际交往有所增进,远距离的人际关系更为密切。空间在传统的人际关系中,长久以来成为限制人际交往的重要因素。通过电话交往和书信交往可以维持远距离的人际关系,但电话的费用和书信的实效问题,使这两种交往方式存在着很大的缺陷。然而网络交往的出现使得这两个缺陷完全被克服,利用摄像头这样的设备,可以使人们感受到当面的接触,让彼此的交往变得零距离。此外,网络交往的低资费与高效率等一些特点,也成为了其吸引人的亮点。
网络交往还可以使现实人际交往中的矛盾得以化解。在日常的人际交往中,难免会出现一些矛盾的纠纷,然而零距离的现实沟通有时会给彼此的交流增添一道屏障,有时更会激化矛盾。网络交往这种不用面对面交流的方式,可以避免矛盾情景所带来的干扰,缓和彼此的矛盾。因此,网络交往对现实中人际交往矛盾的化解,寻找情感支持,有很积极的作用。
1.2 网络交往缓解了大学生的交往压力,有助于大学生自信心的树立
作为一个社会人,我们都会面临现实人际交往和互动这样的情境,然而这种情境却是增强我们社会性、塑造良好人格的重要途径。大学生的组成成分是较为复杂的,他们来自五湖四海,受不同文化背景的影响,在彼此的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等一些方面都有所差异。因此,他们在彼此现实生活中的交流与沟通当中,彼此间的冲突是在所难免的。
在网络这个虚拟的世界当中,它可以隐瞒大学生的真实身份,他们无需过多的身份暴露就可以自由选择交流沟通的对象,通过网络交往而寻求现实交往中难以寻求的情感慰藉,缓解在现实交往中的压力。他们总的感觉是“在网上交往最能展示自我”、“同网上认识的人在一起,感到有更多的乐趣”以及“上网时我感觉处于自己的最好状态或最佳状态”。
可见,外貌条件、社会地位、能力高低、经济实力、语言表达力等一些条件,成为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限制因素,也使得一些大学生陷入交往圈子中的逆境当中,缺乏与他人主动交流的勇气。这种隐藏身份无需透明的网络交往方式,就为那些处在困境与现实交往中的大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增进交流的舞台。他们在隐藏自己真实身份的同时,也隐藏着自己的身体。通过这种“斗篷作用”,使得外貌、地位、能力等这些交往中的限制因素有所消融。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走上网络这个大舞台来“秀”出自我,展现自我风采,这既
使得大学生的交往需求得到满足,同时又增添了交往中的自信。
1.3 网络交往增进了大学生的平等自主意识,有助于大学生社会支持的获得
“上帝面前人人平等”是人类永不停息的追求。可是受众多社会因素的制约,现实交往中的真正平等是难以实现的。精神地位的平等和无利益冲突在现实的人际交往中是很难兼具的。在网络这个无需透明的国度里,现实生活中一个人的身份与地位都被网络所隐匿,这就为大学生到达平等交往的寓所而迈进了一大步。在这种平等的大环境下,能使大学生坦诚的表露自己的思想,提高在交往中的自主参与意识,进行交往行为的调控和评价,从而使得彼此间的交流更加广泛、主动、全面、真实。
也正因如此,对于那些在日常生活中人际关系没有处理好的大学生,他的社会支持往往是有限的,使得他们通过网络平台来解决他们社会支持不足的问题,从而走出人际交往的困境。于是,对于增强大学生在交往中的自主意识和平等意识来说,网络上在提高大学生主动寻求社会支持的能力方面,具有很强的促进作用。
1.4 网络交往强化了性别角色的认同,有助于增加女生交往的主动性
从现实情况来看,男生无论在网络交往率上还是网络交往的程度上均高于女生,男生在网络交往中仍居于统治地位。原因在于从传统社会开始,男性就占据了主要的地位,可以说早期的互联网几乎是男性为主要参与对象的跨国交际圈。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如今女性在互联网中的地位逐渐趋于男性并已平等。女生交往的主动性,也成为大学队伍中靓丽的一景。
女性“说话的权利”在网络交往的匿名性和平等性赋予中得以体现,她们开始表白内心的情感,改变着男性的话语权,也不时地为提升自己的语言能力而努力着。网络交往颠覆了在传统的交往中女性一直处于被动地位这一情况。女性网站在近几年中也有所发展,这些网站通过对女性内心世界的独白,对其经历深入的剖析与重述,同时还中断男权的象征秩序――成为互联网女性主义言语的主动寻求。
2、网络交往对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的阻碍
2.1 网络交往弱化了大学生的现实交往能力
网络空间是一个虚拟的世界,尽管摆脱不了现实空间,但又不是现实空间的机械重复。网络空间可以人的各种需求得以满足,可以对不良情绪进行发泄,可以找到心灵之友等,这些极尽完美的交流空间,可以使人们在网络交往中畅快自如。但是,网络交往的实质毕竟是“人一机”交往,交往主体首先面对的是机器,其次是隐藏在机器背后的另外交往主体。这种“人一机”的缩放式人际交往的模式容易导致人际关系障碍的产生。不少人认为,网络交往会促使现实的人际交往能力减弱,人际交往的时间被网络世界的游走所占据,社会的温暖、家庭的温馨也正逐渐被网络交往所吞噬着,久而久之,就会使人们的社会人身份有所弱化,难以打开心灵沟通的大门。因此人们更加相信,即使网络能够使人学会在网上与更多的人进行信息交流,也不能取代人与人之间直接的交往,这种面对面的交流方式更能体味到人情冷暖,内心世界的纷繁复杂。
2.2 网络交往增加了大学生的社会疏离感
互联网的出现,使我们的交谈变得更加的轻而易举,透过小小的电脑屏幕就可以有所交流。但最自然的促膝详谈,亲密交流却减少了。社会实践和直接的人际交往时间被网络交往所占据,使得现实的人与人交流有所减少,人际关系极近冰霜期。在时间总数一定的情况下,面对不同事物人们对其用时分配是不同的,此消彼长的关系也由此而生。人们把时间大量投入网络,必然会引起社会交往和参与的减少,这就是“时间替代”假设。Stoll和Turkle1996年就提出互联网使用可能导致“社会疏离”(socialisolation)的观点。他们认为互联网只能给社会以幻想,通过计算机进行的社会活动导致了社会疏离,互联网的使用是对真诚和有意义的社会纽带的破坏。因为使用者独自坐在他们的电脑终端前或者通过这个社会性贫穷的媒介同匿名的陌生人进行交流。
当大学生在危难之时或是需要之时,如果得不到现实生活中的客观支持,主观幸福感便会下降,由此转向对网络寻找暂时的内心填补和精神寄托。这样,大学生频繁与网络接触,使得他们的社会性被弱化,真实的生活体验很难感受,面对面的感情交流更难倾注。长此以往,对网络交往的依赖更是使其无法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困境,难以跳出人际交往的逆境圈,逐步导致对社会的疏离。
2.3 网络交往滋生了大学生的自我迷失性
弗洛伊德认为一个完整的人有三个“我”即:本我、自我和超我。
“本我”表达欲望,包含所有寻求直接满足的本能驱动欲望,不受时间影响,没有任何道德,只追求本能需求的完全满足;“自我”通过对现实世界的感知来协调外界与本我之间的区别,以唯实原则来调节行为;“超我”表现为社会规范下形成的某种人格特征。压抑“本我”的力量来源于“自我”和“超我”,人格身份在现实社会无法显现的部分,往往会通过虚拟现实和想象的图景中获得一种表露的途径。而网络中的虚拟性在网络交往中正使人的“超我”形态更加显现出来。
众所周知,使自己能够在社会生活中成功地扮演一定的社会角色是社会化的最终要求。在网络虚拟平台上,大学生可以扮演“意念自我”或“理想状态”,可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交往或是拒绝交往,也可在瞬间使虚拟的社会关系得以扩展和延伸。在网络世界中得到了满足,他们已经不情愿在现实社会中进行那被固化的角色扮演,更有甚者他们已经忘记了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角色扮演。比如网络游戏或网络聊天中的身份转换,就使他们混淆了虚拟角色和现实角色之间的那道界限,逐渐迷失了真实的自我。本来大学生的目的是为实现自我,然而在网络上却经常扮演一些与自己身份和性格大相径庭的虚拟角色,反而背离了自我。人们终归是要回归现实生活中的,这种角色间的冲突达到一定不可调和的程度时,势必会出现心理上的扭曲,双重人格或多重人格的发生也就不足为奇了。
2.4 网络交往导致了大学生的信任危机感
网络交往作为一种虚拟交往,交往主体的身份往往是虚拟的,根据自己的意愿和想象,把自己塑造成一个自我期望的形象,继而通过一组符号、一组代码表现出来,和现实生活中交往主体的实在性有着明显区别。
正是在虚拟网络中,角色虚拟化扫除了大学生在性别特征、生活方式、家庭背景等各方面差异,所有现实社会中附加在大学生身上的种种社会和自然特征在网络互动中都被忽略了,部分或完全的丧失现实社会中的角色规范。这样一来,很多大学生往往会面临网上网下判若两人的角色冲突和角色差异。心理学研究证明,当一个人的某种行为习惯养成之后,就有可能转换成个人的人格特质。因而大学生在网络中养成的一些虚假言行习惯,就很容易带到现实生活中来,致使现实人际交往的真诚性受到很大质疑,信任危机显得更加突出。
3、建 议
总的来说,网络交往并不是影响社会性发展的全部方面,只是影响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的个别方面;而且,网络交往对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只是作为一个变量出现,大学生社会性的发展是网络交往和社会文化、家庭因素、学校教育、同伴关系以及自身的认知水平和生物因素等其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面对网络交往带给大学生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我们不能盲目推崇或盲目排斥,应积极引导,采取措施规避网络所带来的负面效应,让网络真正成为大学生交际过程中的得力工具。笔者建议,社会应加强网络道德规范的建构和法律规范的建设,为大学生营造和谐环境;学校应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丰富大学生文化生活,为大学生构建和谐氛围;家庭应多给大学生一些关爱和支持,提供一个温暖、民主、接受性的和谐气氛;大学生应加强自律意识,不断完善自我,为自身全面发展培养健康的网络交往空间。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1702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