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走出围城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苏珍珍
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于2009年12月5日到7日在北京召开。会议深入分析了当前国际国内形势。明确提出了2010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和重点任务,对于统一认识、把握大局、协调行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也为纺织行业在2010年的发展奠定了基调。
双政策基调不变
2009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我国经济率先呈现出止跌回升、企稳向好的势头,全年的GDP增长速度“保八”已无悬念,在经济发展的关键节点,宏观经济政策的走向引起广泛关注。对此,200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给出了答复: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同时把握好政策实施的力度、节奏、重点。
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副主任祝宝良认为,“一方面国内外经济形势转好,另一方面回升的基础并不稳固。所以财政和货币政策不能有大的变化,但应做些微调,巩固经济回升势头,避免出现新的问题,重点支持结构调整。”而中国社科院副院长李扬也表示,“只要我们面临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不发生明显的方向性变化,政策基调就不应改变。这样做有利于增强人们对经济发展的信心,稳定发展的大局。”
即将过去的2009年,中国的纺织行业出口遭遇了重创,虽然目前国内经济企稳回升走明“V”字,但世界经济复苏道路曲折,特别是国际市场持续低迷,我国纺织业出口形势依然严峻。因此,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是巩固回升基础的必要之举。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新闻发言人孙淮滨认为,我们应当清醒地看到,当前投资和消费增长较快,很大程度上是政府一系列积极政策作用的结果,社会投资意愿并不强,居民消费后劲不足,进一步扩大内需难度加大,加之全球经济复苏缓慢曲折,外需不振可能在较长时期存在,可以说我国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牢固,农业基础不够稳固,内在动力仍然不足,经济下行风险并未完全消除。只有保持宏观政策的基本取向,继续落实和完善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一揽子计划,一鼓作气、再接再厉,才能巩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好势头。
宏观政策有微调
200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财政政策要加大对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和社会事业的支持保障力度;要保持投资适度增长,重点用于完成在建项目,要严格控制新上项目;截至10月底,2009年中央政府9080亿元的公共投资中85%已经下达。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表示,中央严控新增投资措辞严厉,显示了加快结构调整的意图,下一步新增投资应重点用于在建项目。贾康认为,2010年政府公共投资在总量扩张的同时,要精心把握结构优化和投资质量,同时还应出台更多举措扩大社会投资,拉动民间资本跟进,并通过税收、财政贴息、政府采购、信用担保等政策更多地扶持中小企业。
会议指出,2010年,财政部门要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把更多的财政资源用于改善民生和发展社会事业,更有力地支持农村地区、欠发达地区和民族地区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同时积极运用财税手段调节收入分配,健全促进消费的财税政策,着力增强经济发展的均衡性。贾康认为,2010年政府公共投资在总量扩张的同时,要精心把握结构优化和投资质量,同时还应出台更多举措扩大社会投资,拉动民间资本跟进,并通过税收、财政贴息、政府采购、信用担保等政策更多地扶持中小企业。
同时,货币政策要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增强针对性和灵活性。要密切跟踪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把握好货币信贷增长速度,加大信贷政策对经济社会薄弱环节、就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转移等方面的支持,有效缓解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保证重点建设项目贷款需要,严格控制对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和产能过剩行业的贷款,着力提高信贷质量和效益。货币政策也将重点向社会经济薄弱环节、就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方面转移。
对于双政策的微调,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新闻发言人孙淮滨表示,预计明年信贷投放总量较今年会有所下降,但下降幅度不会很大,同时信贷的投向将更加注重服务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这一总体目标,结构调整的特征趋于明显。而提高信贷质量,着力加强对小企业和“三农”金融支持力度这样的政策对于很多也彰显了国家对于中小企业的扶植力度。对于许多成长中的纺织企业而言,良机不可错失。
调结构 促转型
2009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一个显著的变化是调结构和促转型成为新的工作重点,而“保增长”不再是首要任务。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马晓河表示,“中国正处在上升阶段,明年没有必要像2009年这样花很大力气去保增长。”
在结构优化中促进总量平衡,当务之急是正确处理投资和消费的关系、内需和外需的关系。2009年前三季度,中国GDP增长达7.7%,全年保增长目标已经无虞。但经济增长90%以上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不足。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说:“在保增长取得重要成果的基础上,我们有条件地转变发展方式,这将是今后保持经济平衡较快发展的根本点。”为扩大内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特别提出扩大居民消费,并细化了多项措施,包括加大国民收入分配调整力度,增强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众消费能力。保持政策连续性,进一步做好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工作,继续实施家电和汽车以旧换新政策等。今年上半年,全国纺织品服装累计出口728.63亿美元,同比下降10.88%,而同期规模以上纺织企业累计实现内销产值13384.45亿元,同比增长10.72%。纺织出口对整个行业增长的贡献率降低,而内需恰好补上了这个缺口。“在纺织行业对外出口下降的情况下,内销的增长、内需的扩大使得我国的纺织企业保持着持续的增长。”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会长杜钰洲表示。
其次,要加快城镇化,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提升消费水平,要夯实“三农”发展基础,扩大内需增长空间。与2008年相比,200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花了更大的篇幅强调城镇化,强调未来要促进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并提出了“要把解决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在城镇就业和落户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任务,放宽中小城市和城镇户籍限制”,未来城镇化有望成为扩大内需的重要举措。而对于纺织行业而言,同样也是利好消息。近年来,纺织产业集群化发展的趋势日益明显。产业集群是我国纺织行业在现代化市场条件下形成的社会化组织生产方式,优化了产业集群内的生产分工和协作,降低了生产成本,政府在产业集群内推动建立统一的公共服务平台,纺织企业的生产效率大大提高。截至9月份,经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授牌的产业集群试点地区已达164个,产业集群在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节能减排、信息化建设及区域品牌提升等方面发挥各自优势,取得了显著成效。
再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抓紧研究提出培育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总体思路,强化政策支持,加大财政投
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当前世界新技术变革初露端倪,低碳经济发展渐成趋势。中国如果在这一轮发展中占得先机,将会迎来更加健康、更加充满活力的新一轮增长。特别是中国在新能源、新材料、生物科技等领域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较小,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前景可期。同样,2010年,纺织行业要坚持多元化发展战略,稳定传统市场,开拓新兴市场,提高出口产品档次、附加值、竞争力,在提高产品附加值和拓展营销渠道方面寻找更广阔的利润空间,切实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实现出口稳定增长。例如,以产业用纺织品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组织制修订产业用纺织品产品标准和使用规范,推进产需衔接。重点开发环保、交通、建筑、医用、农用等市场潜力大、技术含量高的产业用纺织技术和产品,加大综合协调力度和产业用纺织品国内市场的开发力度。
此外,“调结构”还意味着加大对环保节能支持的力度,加大对落后产能的控制和淘汰力度,加大对产业升级和自主创新的支持。对于纺织行业而言,应运用综合手段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淘汰落后步伐。要尽快研究制定化纤、棉纺等重要行业准入条件或产业政策,引导行业规范发展;调整淘汰落后工艺技术目录,进一步加大对高耗能、高污染等落后生产工艺和设备的淘汰力度,有关部门和协会应建立产业预警机制,加快制定推进企业兼并重组政策措施,提升我国纺织产业的集中度。
进一步深化改革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必须更加注重推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进一步增强经济增长的活力和动力。这是2010年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也是确保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顺利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为下一个五年打好基础的重要保障。
经济企稳回升后,经济增长的动力亟待由政府投资向市场驱动转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通过推进改革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其中,要增强非公有制经济和小企业的活力和竞争力,放宽市场准入,保护民间投资合法权益。财政部财科所所长贾康则认为,关键是要对社会资本投资给予国民待遇。除法律特别规定的外,应允许社会资本以参股等方式进入金融、铁路、公路、航空、电信、电力以及城市供水等基础和垄断行业。
同时,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进一步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建设服务型政府。要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从今年下半年珠三角深圳、佛山、广州、珠海等地相继启动地方“大部制”改革,到近期中央和地方大力度清理行政审批事项举措,种种迹象显示。我国转变政府职能、推进政府自身建设的步伐正在加快。打造服务型政府,有助于更好地刺激市场投资活力,形成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
2008年下半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我国纺织工业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对此,我国连续4次提高了纺织品服装的出口退税率,从11%提高到16%;今年4月,国务院又公布了《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以自主创新、技术改造、优化布局为重点,推动纺织工业结构的调整和产业升级,取得了明显效果,生产增速、固定资产投资、行业效益等主要经济指标稳步回升。10月份,纺织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8%,比上月加快2.2个百分点,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0.1%,自去年底11个月以来首次实现正增长。11月份,纺织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2%。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过程中,我国纺织工业致力于改革升级,努力保增长、调结构,为实现从纺织大国向纺织强国转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加大开放力度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推动出口稳定增长,促进国际收支平衡。要坚持开拓国际市场和扩大国内市场并举,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健全开放型经济体系。
首先要努力促进出口稳步回升,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要保持外需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深入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稳定传统市场,开拓新兴市场,提高出口产品档次、附加值、竞争力,继续严格控制“两高一资”产品出口,努力增加进口,促进贸易平衡。其次要做好利用外资工作,提高引资质量。要发挥利用外资在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坚持以我为主、择优选择,积极稳妥推进服务业开放,促进“引资”与“引智”相结合,引导外资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和增加投资。三是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拓展经济发展空间。要加强同周边国家的协力共建和优势互补,积极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对外投资,加快完善境外投资促进体系。
保持出口稳定增长,避免2010年行业出口出现大幅度下滑是一项基本任务,而对于纺织行业而言,首先要进一步加大国际市场开拓力度,优化出口结构。应尽快落实出口信用保险政策,帮助出口企业化解货款回收风险和汇率风险;引导出口企业积极开拓新兴市场,开发适合新兴市场国家和地区需求的产品;鼓励探索与发展中国家多样化的双边贸易模式;加快制定鼓励企业“走出去”、稳定外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指导意见。引导纺织企业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产业布局;支持企业出国参展、境外培训、投资考察、对外推介等,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在境外设立研发机构。
“引资”与“引智”,对于很多纺织企业而言并不陌生。山东著名的纺织企业鲁泰纺织股份有限公司正是因为坚持了这样的原则才有了金融危机下不倒的传奇。为了提升产品技术含量和市场竞争力,鲁泰纺织先后从比利时、德国和日本引进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设备,对高档色织布面料的生产和整理项目进行了大规模技术改造,现已成为亚洲生产设备最先进的色织部生产厂家之一。不过,他们并不仅限于此,他们在引进技术的同时还不忘引“智”,将国外现金的管理团队、管理模式同样也引进了自己的企业,正是这样的发展之路让他们离成功更近了一步,也成为未来很多纺织企业值得仿效的楷模。
保障和改善民生
国以民为本。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明年要把改善民生、发展社会事业作为扩大内需、调整经济结构的重点,坚定不移加以推进,并明确提出了把就业、社会保障、教育、文化事业作为推进的重点。
首先,要坚持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扩大就业。引导和促进劳动密集型企业、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各种服务业加快发展,积极鼓励和支持劳动者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中小企业就业和自主创业;加强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鼓励就地就近就业和返乡创业。“这段话多次提到‘自主创业’。鼓励自主创业、发展中小企业是中国解决就业问题、让更多人富裕起来的重要手段,应该大力推广,中国政府大力推进‘创业带动就业’以破解就业难题绝对是一个正确的选择。”中央党校研究室副主任周天勇表示。他认为,创业人员兴办的企业通常都是中小规模,而且绝大多数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能够创造很多就业岗位。这些企业多了,服务业也就能够得到扩大,这就进一步增加了就业岗位。而这些企业的工人也有了收入。这样既能减少贫困人口,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又可以扩大消费能力,实现生产和消费的良性循环。
其次,要加大对低收入群众的帮扶救助力度,提高城乡低保标准,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和部分优抚对象待遇水平,抓紧制订实施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深入扎实地做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各项工作。加快落实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2009年以来,各项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顺利推进。2010年,社保体系将在今年的基础上更加完善。新医改方案公布,根据规划,今后三年,各级财政将新增投入8500亿元,以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为重点,着力推进包括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在内的五项改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全面推开,根据安排,2009年城镇职工和居民参加医保人数要达到3.9亿人,加上新农合的8亿多人,整体上今年将有超过12亿中国公民能够享有基本的医疗保障。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年内将覆盖10%左右的县(市),明年将进一步扎实推进。
再次,在保障方面,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增加普通商品住房供给,支持居民自住和改善性购房需求。”同时,还将“加强廉租住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设,支持棚户区改造。”另外,在教育方面,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优先发展教育,改善教育办学条件。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健全教育投入保障机制,促进城乡、区域教育均衡发展,提高教育质量,解决好困难家庭子女上学问题。
长久以来,纺织工业一直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传统支柱产业和重要的民生产业,如何切实地维护好纺织工人的利益,加大对低收入纺织工人群众的帮扶救助力度,从而促进中小纺织企业的发展,维护纺织行业的稳定,同样也将成为发展社会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4290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