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采棉时代倒计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孟雅丽
中国的棉花产量相对于纺织行业的用棉量始终是处于供不应求的局面。保证棉花产量,或者说进步扩大棉花的种植面积,前提都是植棉能够给职工带来高于别的农作物种植的经济效益和因此不断提升的植棉积极性。在中国最大的产棉区新疆,采棉机的推广和使用被认为是解决这类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
两年前,当“新疆农八师石河子市大面积推广棉花机械采摘获得成功”的消息传出,就已预示着机采棉时代离我们不远了,当时120台采棉机在石河子50万亩(占棉花种植总面积1/3)棉田上的机采工程在新疆乃至全国都尚属首次。
机械采棉的价值一旦被得到认可,发展的势头将不可阻挡。就像当年因为机械收麦机的大量出现,让麦田里挥舞镰刀的麦客最终被代替,仅有零星的麦客成为保留这种镰刀时代的记录者。而随着机采棉的不断推广,必将稀释棉田中数百万的拾花工,然而两年过去,近百万的拾花大军仍然往返于新疆与内地之间,那么机采棉的推广和应用以及对棉花产业、棉纺行业的影响究竟如何,本刊在对拾花工的关注之后不由将眼光放在了棉田中轰然作响的大块头将给棉花产业带来的改变上。
在机采棉主要推广的石河子地区,其最大的棉花企业,也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较大的棉花企业之一新疆西部银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承担着对垦区各植棉团场种植棉花的收购加工、经营和管理任务,以及机采棉的推广,其总经理张界平向记者详细的介绍了机采棉的优势。
算出的优势
有关机采棉的优势,基本上都是从算账开始,通过组组数据来体现。
劳动力数量:按照91%的采净率算,采棉机一天可采150亩棉田,抵得上原来这块地上600多人一天的拾花量。如果一台采棉机项600个拾花工,那么有不到1700台的采棉机就可替代目前新疆所需的近百万拾花工。
采棉时间:如果按一台采棉机一个采摘期采收5000亩棉田计算,原本需要两个多月才能完成的采棉任务将不到半个月就可完成,给新疆棉花的运输和销售留出宝贵的时间。每年石河子地区的机采棉从9月25日开始,至10月15日前就能全部采摘完成。
采棉机数量:从90年代的1、2台开始,截至目前,兵团共拥有采棉机315台,涉及到几百万亩棉田。到2010年,全兵团计划实现机采500万亩,采棉机数量增加到1328台。兵团每年需要大概40多万拾花工,按每人2000元计算,仅拾花费就达8亿元,如果用来购买机械设备,则兵团每年可以增加500台采棉机。
机采棉面积兵团机采棉种植面积2006已达260万亩,农八师今年预计机采面积达50万亩。到2010年,全兵团计划实现机采500万亩。
职工增收: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八师师长余继志曾算过一笔帐,实行机械采棉前,1名农工可负责40亩棉田.创收约8000元人民币,用机械采棉后,1名农工可负责150-200亩棉田,收入增长至15000~20000元。
汪珠民是新疆建设兵团农八师石河子市总场四分场三连的棉农,他们家有200亩棉田,今年雇了140名左右的拾花工,按亩产350公斤算,平均每人0.9元/公斤,纯人工成本就在315元/亩左右,如果采用机械采棉的方式,每亩拾花成本在120元,能够节约成本达195元/亩,200亩地下来就能节约39000元,比原来可节省60%以上的费用。
植棉收入占到全疆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0%,这种明显的成本差额的比较,让棉农们都意识到机采棉能够给他们带来更多的收益。而机采棉因成本不同,销售的价格也比手采棉低200元左右,对棉纺企业来说,购棉的成本也有所下降。
推广有点慢
尽管这些数据对兵团的棉农来说都是相当具有诱惑力的,但是实际情况是机采棉的推广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顺利。从1995年,新疆兵团就开始开展棉花机械采收试验示范项目,2000年试验项目取得成功,2001年进入大面积推广阶段,到2005年才获得大规模推广成功。这个在成本、时间都优于手采棉的方式在多年的实验中并没有按照预定的时间表进入全盛时期,在新疆推广进程缓慢,原因究竟在哪里?
张界平总经理解释了原因所在。首先,机采棉对棉田的前期种植和管理都有较高的要求,是项系统工程,从育种、播种、管理控制到脱叶机采、清理加工等等都有特殊的要求,涉及环节众多,任何一个环节跟不上,机采就受到限制,另外,机采棉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棉花的等级,纺织厂一般在购买时会有所顾及:再有采棉机的价格过高,国产机的价格都在100万元左右,进口机则要200万以上,分散种植的棉农无法承受这个价格,为解决这个问题,西部银力棉业集团已经出资组建现代农业工程开发有限公司,主要以棉花机械采收服务、大马力拖拉机农田耕作服务为主,以租赁的方式为棉农服务。
对于棉纺织厂来说,一些企业仍然不太接受机采棉,认为有一定的品质和杂质问题。张界平解释道,虽然机械化采摘棉花会对新疆棉的品级、绒长等造成一定影响,但纺织企业所要求的棉花内在品质没有什么改变。而采用机采棉,将大大改善棉花的异性纤维问题。他希望能够通过供需双方见面会的方式,让棉纺企业加强对机采棉的认识。目前山东魏桥、张家港华芳集团等一直购买机采棉的企业都对机采棉比较认可,每年石河子地区的机采棉销售都在2万吨左右。
其实,机采棉技术在美国,澳大利亚、以色列这些国家早已是项成熟的常规生产技术,这些国家人均管理棉田的面积达1000亩以上,美国在1975年机械采棉的程度就已达100%,
严控质量关
但必须承认,在中国才刚刚进入重点推广期的机采棉技术在技术指标和管理条件上和国际上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如目前杂质含量与美棉的0.4克/吨,仍有较大差距。张界平表示用高科技手段来保证棉花的稳产、高产,提高机采棉质量,确保机采棉皮棉质量达到2~2.1级,加大对棉花质量的管理,如改变原有地膜的厚度,减少因地膜引起的杂质问题。目前,机采棉的播种、铺膜、灌溉、化控等生产环节基本实现机械化作业,植棉机械化程度已接近90%。如银力集团管理下的农业科技棉田,采用了先进的各类技术加强质量管理,田间自动测水、滴灌自动化、“视频农业”遥感技术、自动化监测棉铃虫等现代农业高新技术,大力推广机采棉技术。石河子148团的1100亩棉田全部实现电脑管理,不仅仅实现了地膜、滴灌等技术,在棉田里还有10个遥感探头,由自动化控制房终端进行电脑遥控,对于棉田中的水、地里的氮磷钾等元素、温度、光线照射、雨量等进行监控,还能通过手机发送所有数据,这在全国也是少有的。但是,缺乏套针对机采棉质量体系的标准, 直是机采棉推广较为缓慢的另一个主要问题。
目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机械采棉推广的各项工作都加快进行,也探索出一套较为成熟的模式。随着机采棉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市场对于机采棉的逐步接受,未来棉花市场的发展已经给我们发出了一个强烈的信号。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4404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