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之门,以人为本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马 庆
武广客运专线新长沙站配套工程及周边区域作为长沙新兴诞生的中心,作为长沙现代化国际化的标志之一,必将吸引众人的目光。
置身新城,仿佛置身于一场戏剧之中,希望自身成为未来的一部分,企盼着最活跃的城市生活所带来的兴奋。人们选择了在一个只有未来没有过去的公共空间中活动,对他们来说,这里就是代表着现代长沙的一个标志。
方案以城市的眼光入手,竭力打造一个全新的城市中心,一个与生态和谐共存的新环境,一个结合交通、文化、展览、休闲、娱乐、体育为一体的新的生活模式――一个充满活力的市民喜爱的“多功能”城市活动中心。
一条绿轴一条水轴一横一竖贯穿基地,背山临水,带给设计灵动的气息。广场上穿下行创造出丰富的城市空间,多彩的都市立面,同时营造出多样的商业空间,将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最大限度地结合。
新长沙火车站作为长沙新城的启点,同时也是设计的节点,以自己独特的形象表达迎接来自各地的往来人流。抽象的概念在建筑中怎样表达,人们又将如何解读,设计将肩负起重要的社会责任。
两栋超高层的核心建筑作为长沙新城的结点,同时也是节点,构成长沙的东大门――新的“城市之门”,以包容的胸怀带动周边地块的共同发展,形成长沙新的CBD核心,休闲活动、展览会议、娱乐体育的新的选择。
可持续发展原则
考虑沪昆线暂时未实施,因此设计考虑两种处理方式。
方式一采用整体设计、预留位置的方法。一期将新火车站主体整体设计同时施工,但预留好沪昆线的轨道位置。此方法不会破坏火车站的整体性,不会出现一期完工后车站形象却不尽完整的缺陷,但施工要求较高、预留位置须准确。
方式二采用分期施工的方法。一期只考虑武广高速铁路部分的站台设计及施工,待沪昆线完工后完成二期站台的建设。此方法灵活可变,较易施工,但一期完工后会出现车站形象不够完整的缺陷。
地方性特色原则
充分考虑新站建筑作为长沙新地标的社会责任及形象作用,结合长沙的地方特色,考虑了两种构思方案。方案一由长沙称为星城作为设计灵感原点,由两个相互扣接的变形三角构成,仿佛未来的航天器随时准备翱翔天空。方案二预示着大鹏展翅、扬帆启航,在波浪状的站台上,火车站主体建筑展翅欲飞。
人机分流原则
充分考虑火车站作为人流车流聚集地的实际情况,利用广场将人流车流有序地组织。进站人流从41.0标高广场进入候车大厅,再由竖向交通核引导至列车停靠站台。出站人流从31.2标高广场出站,到达公交车、出租车或社会车停车场,或者经由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方便地到达目的地。
充分利用土地原则
设计利用上升广场,将城市主要景观轴线设置于地面之上,形成良好的城市景观;利用架空及地下层设置商业及停车,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又保持城市景观的完整性。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4608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