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初中数学活动教学的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使数学教学成为数学活动的教学是教学改革的必然,须做到考虑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思维结构和教材的逻辑结构。
  【关键词】数学;教学;数学活动
  数学活动教学是在充分吸收了建构主义、杜威“从做中学”、弗赖登塔尔“再创造”教学思想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数学教学的基本形式。它以“以活动促发展”为基本教学指导思想,“以学生主动学习”为基本习得方式,强调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主动参与教师精心设计的各种具有教育意义的体验和建构活动,获得数学认知水平和多种能力的综合发展。
  所谓数学活动,是指把数学教学的积极性概念作为具有一定结构的思维活动的形式和发展来理解的。按这种解释,数学活动教学所关心的不是活动的结果,而是活动的过程,让不同思维水平的学生去研究不同水平的问题,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开发智力。
  初中科学课程教学中,有很多教师已经积极地应用活动教学这种教学形式。但是,初中科学课程活动教学怎样才能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初中学生的发展,达到初中科学课程的培养目标呢?结合教学经验提出以下几条初中科学活动教学的实施策略,以指导初中科学活动教学有效地实施。那么,要想使数学教学成为数学活动的教学主要应考虑哪几个问题呢?下面简单谈谈我的一些想法。
  一、考虑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
  知识和思维是互相联系的,在进行某种思维活动的教学之前,首先要考虑学生的现有知识结构。
  什么是知识结构?一般认为:在数学中,包括定义、公理、定理、公式、方法等,它们之间存在的联系以及人们从一定角度出发,用某种观点去描述这种联系和作用,总结规律,归纳为一个系统,这就是知识结构。在教学中只有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才能进一步了解思维水平,考虑教新知识基础是否够用,用什么样的教法来完成数学活动的教学。
  例如:在讲解一元二次方程时,讨论它的解,须用到配方法,或因式分解法等等,那么上课前教师要清楚这些方法学生是否掌握,掌握程度如何,这样,活动教学才能顺利进行。
  二、考虑学生的思维结构
  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进行数学教学时自然应考虑学生现有的思维活动水平。心理学早已证明,思维能力及智力品质都随着青少年年龄的递增而发展,学生的思维水平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上是不相同的。斯托利亚尔在《数学教育学》中介绍了儿童在学习几何、代数时的五种不同水平,在这五个阶段上,学生掌握知识,思考方式、方法,思维水平都有明显差异。因此,要使数学教学成为数学活动的教学必须了解学生的思维水平。下面谈谈与学生思维水平有关的两个问题。
  1.中学生思维能力之特点。
  我们知道,中学生的运算思维能力处于逻辑抽象思维阶段,尽管思维能力的几个方面的发展有所先后,但总的趋势是一致的。高一学生的运算能力处于形象抽象思维水平;高二与高三学生的运算能力是属于经验型的抽象逻辑思维;从概括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命题能力和推理能力四项指标来看,高二年级是逻辑抽象思维的新的起步,是中学阶段运算思维的质变时期,是这个阶段的关键时期。
  2.学习数学的几种思维形式。
  (1)逆向思维。与由条件推知结论的思维过程相反,先给出某个结论或答案,要求使之成立各种条件。比如说,给一个浓度问题,我们列出一个方程来;反过来,给一个方程,就能编出一个浓度方面的题目。后者就属于逆向型思维。
  (2)造例型思维。某些条件或结论常常要用例子说明它的合理性,也常常要用反例证明其不合理性。根据要求构造例子,往往是由抽象回到具体,综合运用各种知识的思考过程。例如:试求其反函数等于自身的函数。
  (3)归纳型思维。通过观察,试验,在若干个例子中提出一般规律。
  (4)开放型思维。即只给出研究问题的对象或某些条件,至于由此可推知的问题或结论,由学生自己去探索。
  了解了学生的思维特点和数学思维的几种主要形式,在教学中,结合教材的特点,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思维活动的教学定能收到良好效果。
  三、考虑教材的逻辑结构
  我们现有的中学数学教材内容有的是按直线式排列,有的是按螺旋式排列。
  如果进行数学活动的教学,教材的逻辑结构就应有相应的变化。比方说,指数、对数、开方三种不同形式都可表示为:a、b、N之间的关系a的b次幂等于N,是否可以把它们安排在一起学习。再比方说,关于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中学课本里有浓度问题、行程问题、工程问题、等积问题,在讲解时,可用一个方程表示不同问题,使他们得到统一,只是问题形式不同而已,其方程形式没有什么本质差异,可一次讲完几个问题。
   数学活动的教学实质上是积极性思维活动的教学,因此,在教学中调动学生积极性极为重要。数学活动教学,不仅考虑初等数学之特点、教材的逻辑结构,而且具体的某段知识也要仔细研究,不同性质的内容用不同方法去处理,这就是下面要谈的积极的教学方法问题。
  贴四、思考积极的教学方法
  采用积极的教学法,因课、因人、因时、因地而异。比方说,对于教材内容多数是逻辑上分散的数学定义和公理等采用自学辅导法较为适宜;对于教材中的一般公式、定理等采用问题探索法较好;对于教材中理论性较强的难点,一般采用讲解法较好。教师要灵活掌握。
  数学活动的教学实质上是积极性思维活动的教学,因此,在教学中调动学生积极性极为重要。一般来说,教学内容的生动性,方法的直观性、趣味性,教师和家长的良好评价,学习成绩的好坏,都可以推动学生的学习,提高积极性。另外,如课外活动,参观工厂、机房,介绍数学在各行中的应用,尤其是数学应用在各领域取得重大成果时,能够促进青少年扩大视野,丰富知识,增进技能,从而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提高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也可讲一点数学史方面的知识,比如我国古代科学家的重大贡献及在世界上的影响,也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于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6631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