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我国建筑短命的原因分析和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2010年3月29日,住建部副部长仇保兴在北京召开的第六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上说中国的建筑寿命只能持续25-30年。此语一出,立刻引起轩然大波,因为与发达国家建筑相比,我国的建筑寿命的确太短暂。像英国建筑平均寿命达到了132年,美国建筑寿命达到了74年,而瑞士、挪威等国建筑寿命也达到了80年。如果真是这样,“房奴”一定会痛诉,地产商一定会喊冤,建设部一定会叫屈。下面就我国建筑短命的原因、造成的后果和采取的措施进行探讨。
  
  关键词:建筑短命;规划;原因分析;后果;措施
  
  1.引言
  住建部副部长仇保兴在第六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上说:我国是世界上每年新建建筑量最大的国家,每年20亿平方米新建面积,相当于消耗了全世界40%的水泥和钢材,而只能持续25-30年。很显然,如此短寿的建筑每年将产生数亿吨建筑垃圾,给中国,乃至世界带来巨大的环境威胁。
  
  2.产生建筑短命的原因分析
  2.1规划原因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吴伟说,规划滞后、混乱,与未来城市发展步伐不协调,建筑质量再过硬也难逃“夭折”厄运。而造成规划不合理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人为因素。政府主管部门本应立足现实,统筹兼顾历史和未来之需,科学制定城市的总体规划,并严格执行已批准的规划,但事实上,很多地方规划的随意性强。
  在一些城市的规划中,往往是一个官员一规划,最后规划成鬼话,这样必然导致建了拆,拆了建,这说明我们对城市建设规划缺少尊重意识,缺少法制意识。如南昌市1999年建成的、被评为优质工程的四星级五湖大酒店,2010年2月6日被爆破拆除,要在原址重建一座五星级酒店;福州市台江区内一所投资1500多万元刚刚建成的现代化小学,因重新规划建中央商务区,即将被拆迁……
  2.2质量原因
  房屋作为一件成品,在建设过程中需要相当多的部门环环相扣才能完成。涉及到规划、设计、施工、建设和监理以及人防、卫生等相关部门。只要其中任何一个环节把关不严或者敷衍了事,整个建筑的质量就难以保证。
  2009年中国不断出现的“楼歪歪”,“楼脆脆”等建筑质量问题,就是证明。这说明我们对建筑质量的监控与责任追究是失落的,设计缺陷使得一些建筑“未老先衰”,不堪续用。一些开发商为最大化降低成本,往往以牺牲建筑的某些功能,尤其是“超前”的功能为代价。在利益驱使下,现在设计单位也越来越迁就开发商,即便有心为使用者着想,也会因开发商的反对、设计时间的限制作罢。最少50年的使用寿命理念对于设计机构而言已淡化,一些建筑怪胎在中国诞生也就不足为怪。
  2009年6月,上海闵行区莲花河畔一幢13层在建商品楼,因施工程序错误形成地基压力差,楼体整体倒塌,造成一名工人死亡,被网友称之为“楼倒倒”。2009年7月,南京城南花神大道入口旁正在施工的“中兴大楼”靠近公路一侧发生塌方,被网友称之为“楼脆脆”。
   由于设计不合理或施工方粗制滥造、偷工减料以及缺乏对建筑的后期保养和维修,同样会影响建筑寿命。比较典型的边规划、边设计、边施工的‘三边工程’,违背了基本建设程序,势必缩短建筑使用寿命。还有一些房地产开发企业在建造项目的过程中采取“抽筋”的方式来减少建筑成本,已经是业内半公开的秘密。
  “监而不理”也是建筑短命的诱因。施工环节的质量问题本可通过监理避免,但房地产领域广泛存在监管不严现象,使得监理公司没有起好第三方监督作用。
  除了真正的质量问题,开发商编造的建筑质量理由值得关注。比如,开发商要开发一片小区,在其范围内有一座30年左右的建筑物还在使用,他会找借口“这个房子地基不牢、墙体开裂,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然后向使用者和有关管理部门游说,挖空心思将旧建筑拆除取得土地开发权。在开发商眼中,旧建筑的拆迁补偿费用完全可以在日后加大层高和密度的新建筑中加倍“捞”回来。
  2.3政绩原因
  一些地方官员把建设新高楼大厦作为政绩工程来抓,这样必然导致一些本来还可以改造使用的建筑被推倒重来,同时,一些地方官员也把房产开发经济当作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必然导致一些建筑建的快,拆的猛。比“豆腐渣”还让建筑寿命短的另一个原因是拆了又建建了又拆的政绩工程大行其道,同时城市规划缺乏科学性和连续性。
  
  3.建筑短命造成的后果
  建筑“短命症”流行,不仅造成经济负担、资源浪费、环境压力,还会导致一些权属纠纷。
  3.1耗资巨大
  目前,我国一年大概竣工房屋面积12亿平方米。按照全国平均每平方米750元的建筑安装成本计算,就要花费9000亿元人民币。9000亿人民币的建筑成本本来应该换来使用50年的结果,但是房屋实际只用25年左右各种结构弊病就大量出现了。这样算下来,中国国内一年的隐性建筑损失至少都在4500亿元人民币。
  3.2资源浪费
  我国著名土木工程专家、工程院院士陈肇元不无担忧地说:“短命建筑”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精神相悖,与科学发展观严重背离。尽管今天我国的建设规模还未达到高峰,可是烧制水泥用的优质矿料已感短缺,配制混凝土的砂石在许多地方已十分紧张。一些地区开采砂石已经严重毁损河床、破坏植被,沿海地区如宁波、舟山等地因滥用海砂已给一些工程带来了重大隐患。面对今后每年将要消耗的大量混凝土,按照传统的取用方法恐怕将难以为继。因此,要尽快研究解决办法。我国是世界上每年新建建筑量最大的国家,每年20亿平方米新建面积,相当于消耗了全世界40%的水泥和钢材。我想,如果我们能够把这些水泥和钢材用于其他建设,那么,我们应该有多少水利工程,多少铁路建成?
  3.3污染环境
  大量尚处于使用年限内的建筑被拆除,还会造成资源耗费,并因产生大量粉尘和废弃物,增加环境负荷。我国著名土木工程专家、工程院院士陈肇元不无担忧地说:“‘短命建筑’的后果相当严重,不仅造成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更对人类生存环境构成威胁。”如不采取措施,今天建成的工程二三十年后甚至在更短的时间内又将翻修或拆除重建,我们就会陷入永无休止的大建、大修、大拆与重建的怪圈之中。如果按照中国建筑平均寿命30年计算,差不多每隔30年左右的时间,就要进行大拆大建,一方面是推倒短命的建筑,另一方面是再建短寿的建筑。如此生生不息地折腾,无疑会带来建筑市场表面的繁荣兴旺。但与此同时,推倒旧建筑所产生的建筑垃圾,不可避免地会给中国环境保护造成巨大压力。目前,我国建筑垃圾的数量已占到城市垃圾总量的30%~40%。据对砖混结构、全现浇结构和框架结构等建筑的施工材料损耗的粗略统计,在每万平米建筑的施工过程中,仅建筑垃圾就会产生500~600吨;而每万平方米拆除的旧建筑,将产生7000~12000吨建筑垃圾,而中国每年拆毁的老建筑占建筑总量的40%。如此多的建筑垃圾包围着我们,实在是一个可怕的环境恶梦。广州大学建筑节能研究院院长周孝清教授说:“据我了解,现在可回收的建筑垃圾只有约1%,99%都被扔掉了,处理方法就是填埋。”而这些填埋掉的建筑垃圾绝大多数不可降解,它们不可避免地会对土壤、水源产生影响。
  3.4社会问题
  现在商品房住宅的产权是70年,比其平均使用寿命周期要长40年,建筑“短命”所造成的“权证在、物业亡”的脱节现象,将引发一连串的社会问题。其次,意味着国人住房安全难有保障。想想中国建筑平均寿命才30年,假如一个人能活90多岁,他在一生中就得换三次房。面对当前房价居高不下的形势,许多人一辈子买一套房都显得力不从心,要换三次房简直是天方夜谭。买不起房是许多中国人的一块心病,而买得起房的那些人也为房子的质量问题提心吊胆。新闻媒体时有报道,那些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买到一套房子的人,在搬进装修后的新房不久,就遇到了墙壁裂痕、墙皮脱落、楼板漏水等问题,与有关部门交涉也是费尽口舌没有下文。如果我们连一个让人安居的住房都建不好,那还能建设好和谐社会吗?
  
  4.解决的措施
  法国建筑师、凡尔赛建筑学院院长尼古拉米之林主张,由于现代生活对适应性、可变性的需要,建筑还不应该是一个功能被规定得很死的空间,而是可以发展的。另外城市应该在对经济效益的逻辑、理性思考之外,发展一种从生活的历史感、艺术感角度考虑问题的“感性的城市规划”。
  4.1借鉴国际成熟经验,推进建筑工业化,不失为治本之策
  从事节能建材和住宅工业化研究的一位集团总裁说,推广工业化结构体系和通用部品体系,提高建筑物的工厂预制程度,基本实现施工现场的作业组装装配,能确保建筑物寿命在“工厂预制”环节得到保证,并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还可节约可观的能源和材料。他认为,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建筑工业化的一般节材率可达20%左右、节水率达60%以上,“如果与国际先进水准看齐,比照当前我国住宅建造和使用的物耗水平,至少还有节能30%~50%、节水15%~20%的潜力。”
  4.2规划应回归到政府职能
  同济大学建筑规划学教授吴伟认为,要避免规划的失误和建筑短命造成巨大浪费,规划应有一个通盘、长远的考虑,且须回归到政府职责上来。法律应该明确规划必须坚持公开化、前瞻性和相对稳定性原则,从老百姓和政府的共同角度出发来考虑。如政府应该通过税收引导、强制标准等手段,大力培育和扶持建筑制造业,推广节能长寿建材建筑。
  4.3采取措施对建设工程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管理
  从一个建筑的规划阶段,就要求有关部门从其科学性和前瞻性上下功夫,使其符合所在地域的整体发展需要。在建设施工阶段,要对施工企业采取全方位的制约机制,除了政府部门的制约以外,还要有工程保险单位、银行、舆论、工会、法律等方面的有效约束。同时提高从事建筑单位的准入门槛,建立有序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平竞争。同时,由政府监督对建筑领域的人员进行技能培训和质量意识教育。除在建筑过程中加强监管以确保建筑质量外,更要在建成后搞好质量验收,并对后期维护进行经常性的监督检查。这样,才可能杜绝建筑“短命”现象的发生。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8417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