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育人的教育心理学解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袁花平
【摘 要】环境作为一种社会存在和特定的时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的观念和行为,对人的素质养成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但环境是如何影响人的素质养成的,它为什么具有教育引导、规范约束和濡化习染的独特功能,环境育人的心理活动过程是什么。这些问题的研究,对于提高人们的环境育人意识、自觉地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从而提高学校德育实效颇有裨益。
【关键词】环境育人;教育效应;机制模式;心理过程
一、环境育人的教育心理学效应
从人的心理状态看,无意识的教育是一种有效的教育途径。在思想道德教育中,环境设置教育是一种无意识教育,即不被受教育者察觉的教育方式。当教育者能够使受教育者并不感到自己是在受教育的时候,教育者进行了最成功的教育。叫学校的使命就是为学生提供一个能最好地进行感知、感受和体验的场所或环境。思想道德教育中环境设置方法对人的教育具有潜臆性的特点,人们是在无意识中受到了教育。环境对人的教育不是把道理、观点等明明白白地告诉受教育者,而是把教育的意向、教育的目的渗透到相关的文化教育环境之中,使受教育者感到自然、愉快、轻松,不伴随任何一种外来的精神压力。
二、环境育人的心理活动模式
环境诸要素直接或间接产生的刺激信息,只有为人接受,才能在人的素质养成进程中发生作用。教育学、心理学与文化学的许多研究都指出,适度的、内臆的某种氛围,因其孕育、营造着一种和谐而不刺激、存在却不张扬,易于人们在不知不觉中乐于接受的意蕴,又由于其持久性、柔韧性、渗透性的特点,所以在个体的素质养成中有其特殊的功能,即在长期的柔性约束下,陶冶人的个性,逐渐生成各类素养。今天,人们已经越来越认识到,诸如城市绿化、社区风貌、校园精神、社团活动、家庭氛围、等等.总是在日常的、持续的时空中,通过对个体个性的潜在影响和陶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青少年的价值取向和实际的素质养成,其功效是那种轰轰烈烈于一时的剐性他律模式所难望其项背的。这类柔性他律模式,按其功效的差异,具体有以下几种:(1)从众与归属。这是个体在群体营造氛围的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转变原有的态度,顺应群体的心理,采取的与群体一致的行为,是个体为了解除自身与群体的冲突,实现归属感和安全感的需要。有时内心虽有顾虑,但在行动上却表现为从众。从众消极的一面是缺乏深层次的价值认同,只停留在表面层次的行为上,当所在的社会环境与氛围发生变化时,个体也会随之变化。从严格意义上说,这不能算是柔性他律,只能算是刚柔相济。个体为了适应和迎合不同的群体,可能会形成严重的自我扭曲的双重甚至三重人格。(2)感染和选择。这一模式侧重的是群体氛围发生作用的情绪基础,是指在一起生活、学习和工作的个体,在直接接触的条件下,一次又一次地进行情感相互影响的过程。它主要通过无意识地情绪传递表现出来,从而使群体中的每一个成员都感受到这种情绪,并产生一种肯定性评价,进而非证明、非逻辑地直接移入自身的心理系统内部。不过,这种心理情绪还是直感的、不稳定的,还只是一种心理的选择和投射,只能对个体形成素质提升的意愿起启动作用,而很难持久。(3)暗示和意识。这是运用特定的心理机制去推动、诱导青少年生成某种素养的有效模式。它主要是指为了实现一定的目的,用含蓄的、间接的方式,对个体的心理或行为予以有目的、无论证的影响。这是感染和模仿的结合,它以非理性的、不追求证明的、直接移植心理状态的途径发生作用。群体总是通过共同的活动,以含蓄间接的方式向青少年辐射各种信息,以柔性的他律来促成、诱导青少年养成为社会、学校和家庭所认同的各类素质。
三、环境育人的心理活动过程
环境通过环境因素对个体产生外部刺激,并引起个体解决问题的冲突。心理学告诉我们,外部刺激可分为有意识的和无意识的、显性的和臆性的、强烈的和微弱的刺激等,刺激引起的心理反应有表面的和深层的、积极的和消极的、速效的和迟效的等。可见,并非任何刺激都可使人的心理发生改变,只有当外部刺激呈现以下特征时才会引起个体的心理冲突:一是有效性。指这个外部刺激对学生心理能产生作用.能触动学生进行思维,引起深层的反思、情感的共鸣和认同。二是适宜性。是指刺激的性质、内容、强度、时间要适合学生思想实际和心理发展的水平及特点。其次,环境通过个体的内在矛盾运动,促使个体知、情、意、行等要素的不断转化。环境对个体产生外部刺激,引起个体心理冲突后,必须要通过个体的知、情、意、行的内在转化和主体的内在矛盾运动,才能实现人的根本转变。个体在环境的影响和作用下,不断地产生心理冲突,通过知、情、意、行的内在转化,使个体产生认知的不协调,从而改变人的思想和行为。可见,环境是通过人的态度改变,以此达到育人目的的。对于高校来说,耍想方设法创建有利于激起个体的认知矛盾并努力提高受教育者的不协调程度的优良环境。
参 考 文 献
[1]张楚廷.新世纪:教育与人[J].高等教育研究.2001(1)
[2]孙抱弘.社会环境,接受图式,养成途径[J].当代青年研究.2001(6)
[3]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M].北京:商务出版社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60731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