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职业教育内涵建设――校企合作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中国经济发展正面临着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和调整、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大变化。从一定意义上说,职业教育已经是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要素。职业教育既面临着新的发展契机,同时也处在更具有挑战性的生存环境中。从校企合作的关键点去探讨和体会职业教育的内涵建设。
  【关键词】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内涵建设
  
  一、在校企合作中,企业应承担的责任
  在职业院校主动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主动服务企业发展和创新的过程中,企业应转变观念,主动参与到与职业院校的合作中。“校企合作”的生命力在于“多赢”,多元参与机制是工业化后期校企合作成功的重要支柱。企业若要得到长期发展,应该更主动地参与到与职业院校的合作中。企业应前置式和全方位地参与职业化人才培养。企业用人需求要前置。通常在招人的时候是被动,应变被动为主动,把企业的需求提前,如果能提前到招生阶段可能会更好。实际上目前在一些高职院校兼职教师对于学校教学的参与度很低,才出现了学生进入企业后要用一年时间进行培训才能满足企业岗位要求的情况。思路需要更开放,不能仅仅说三年当中前两年在学校里面,最后一年去企业,可以考虑让学生每学习一门相关课程就到企业去进行实习操作。如果企业能前置式、全方位参与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学生到企业以后不被认可的问题。
  二、针对企业所需人才,职业教育应对措施
  要让学生了解企业、热爱企业。教师在感慨,学生学习盲目、不够努力,好像总是长不大;企业管理者也在感慨,现在的学生不适应社会,许多基础技能不及格;学生毕业后也在感慨,一毕业就茫然,找不到工作,就是找到工作之后也觉得自己是打工一族,看不到前途,甚至不少人抱怨社会、抱怨企业,觉得企业不给自己机会,不让自己发挥。这应该引起教育工作者,包括企业负责人的反思。林海青认为,主要原因是学生缺乏对企业的了解,学校也缺乏对企业运营机制的认识、研究以及向学生介绍企业。只有加强这一环节的教育,才能使学生了解企业并热爱企业。强调理论与实践并重,动手能力要更强。培养技能型人才,应强调理论与实践并重,动手能力要更强,技能型人才必须弥补一般研发人员的不足。这里所说的技能型人才也不能只会动手,还要努力成为智能型工人。在很多新产品的研制过程中,要求工人能跟研发人员在同一层面进行交流和对话,在理论上也应有一定的造诣。让学生了解以上这些非常重要。他希望企业家能够同学校一起,将企业最需要的精神和基本品质共同梳理出来,传授给学生,帮他们解开心中的困惑,扬起理想的风帆,通过奋斗成为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
  三、“校企合作”的持久健康发展
  需求动力要合拍。供求一致、适销对路,是职业院校与企业共同的呼唤。企业用工自主当然要择优录用,就业岗位稀缺必然是优胜劣汰,当下劳动就业的“买方市场”首先让学校一方忧患重重,必须更加积极联系“买方”,争取企业的支持。只有把合作变成校企双方的共同呼唤和内在驱动,外加长效的法律和制度保障,校企合作才有可能持久健康发展。(1)体制机制要创新。校企合作要调动和保护两方面的积极性,单边利益驱动是没有生命力的,企业要追求利润和回报也是无可厚非。政府层面既要在法律上明确企业支持和参与职业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又要制定诸如税收、资金、财物、人员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学校层面也要考虑与企业共同建立互惠互利的“双赢”机制。(2)组织管理要跟进。产教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必然带来教育教学管理上的一次变革。对学生而言,学校和工厂两种活动场所、理论和实践两种习作内容、师傅和教师两类指导者、徒工和学生两种身份、挣钱和实训两种效益,这样的模式需要校企双方介入、共同管理。(3)学校整体要改革。“以就业为导向,满足企业需要”是校企合作深层推进的基本原则,在企业介入的真实环境下,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学校如何考等问题,实际上牵动着学校的整体改革。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试评价、“双师型”教师素质提高办法和专兼职教师结构以及学校内部管理体制等都要改革。只有整体联动、综合运作,才能保证校企合作的深层运行。
  四、校企合作是共赢的选择
  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提高毕业生就业、满足企业人才需求,实现学校、企业共赢的有效途径。职业技术教育正处在加快发展的重要阶段,推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既符合学校利益,也符合企业利益,还为毕业生就业提供了可靠保障,是一个共赢的选择。把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真正落到实处,关键是要采取措施,架起学校、企业间沟通、合作的桥梁,畅通人才供求信息,这需要社会各界特别是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通过深化对职业教育的认识,使学校、企业及全社会形成推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育培养模式的合力,让更多的大、中专毕业生获得就业机会。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报》.2008-4-17.第3版
  [2]《中国教育报》.2007-6-21.第4版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61004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