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刘昆丽
[摘要]通过对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社会环境的分析,提出研究意义,在现有的市场环境下,结合实际,针对高职层次人才需求进行教学改革,定位课程体系。其次对高职院校会计教学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采取一定的方法对会计人员的需求进行了调查,提出了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高职;会计;教学改革
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1.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社会环境。会计作为“全球通用的商业语言”和重要的经济管理活动,在企业管理、信息和经济决策中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近年来,中央颁布了一系列的文件和政策,号召“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目前,我国除高职教育外,没有更好的培养技术性平台,随着经济环境发生的巨大变化,高等会计教育成为高等技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历了探索阶段,认识定位和创新阶段,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如何适应市场环境、科学进行定位,根据对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来定位课程体系,进行专业教学的改革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目前高职会计教育存在的问题。(1)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不明确。现阶段高职会计教育培养目标被界定为“高素质技能型会计专门人才”。很多高职院校会计教育目标定位散乱,未能形成共识。培养目标脱离会计职业需求,接受有限的会计教育,很难在快速发展的会计职业中获得成功。(2)教学手段、教学方式、方法落后。会计专业的教学内容组成有比较特殊的地方,很多课程有大量的会计分录和计算。传统的“满堂灌”的单向教学方法,缺乏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设施,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学生课堂吸收的知识量。教学手段和教学设备相对落后,是制约高职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3)课程设置结构不够合理。大多数高职院校的课程是参考本科院校设置,现阶段高职财会类的课程尚未过渡到以培养专业技能为主的体系上来,部分教材与本科教材相差不大。(4)教材的适用性差,教学内容更新慢。尽管已经推出了一批高职高专教育教材,真正具有高职高专教育特色的却极其匮乏。近年来,会计理论体系,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的更新非常快,新内容很难在教材中体现出来,增加了学生学习中的困惑和老师教授的难度系数。(5)实践教学环节薄弱,校外会计实习缺乏监督。会计专业的实践性和操作性决定了实践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很多院校将将会计实训分为课堂实训、校内综合实训和校外实训三个环节。从实际来看,这三个环节的分工还不是很明确。实训流于形式,校内综合实训大多数是自编凭证、登账、编制会计报表等简单操作,主要以工业企业为案例,实践教学范围狭窄校外实训采用学生自找实习单位的方式,比较分散,给管理造成很大的困难。非常重要的会计实践环节缺乏监督。
二、会计与审计专业教学目标分析及教学改革措施
1.关于高职会计教学目标(高职院校会计教育定位)。办学定位是各层次教学的核心,职业教育是一种大众教育,培养的对象是在生产、技术、管理和服务一线高素质劳动者和实用人才。通过对“会计人员岗位调查问卷”的统计,目前会计高职的毕业生除少数成绩优秀的进入本科院校继续学习以外:一般主要在中小型企业和民营企业就职,特别是在民营中小企业与财务相关的岗位就职,负责会计核算、记账、出纳、商业收银、仓库保管、基层办税等工作、还有相当一部分的毕业生就业的岗位是不对口的。如此看来,培养学生掌握财会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同时,选择性传授金融、营销、管理、证券方面的基本理论也是符合用人市场需求。会计教学的目标不能简单的定义为让学生在从事会计职业时变成为合格的会计工作者,而是要使学生具有作为一名会计人员应具备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调查结果进行分析,人才培养的重点应是使学生能较好地掌握会计核算能力和熟练的计算技术,能够熟练操作使用会计软件,并能最终编报真实可靠的财务会计报告,从当地经济发展的现状出发,以区域市场的需求为标准,在掌握基本专业理论的基础上,培养会计核算、电算化、税务、财务能力的综合性复合人才,且具备一定的文化素质能够胜任多种类的相关工作。此外,高职的教育还应该为学生升学、后继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才是高职会计教育的最终目标。
2.关干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更新。(1)设置合理的课程结构。高职教育的的课程应该在注重课程与课程之间以及课程与实践环节之间的内在联系的同时,更加注重和突出职业技术技能的培养,以职业技术技能课作为主干,理论教学服务于技术培养,切实加大实践课的比重。课程设置以学生够用为度,体现培养人才的实用性,根据会计岗位对高职人才的需要进行必要的设计,建立新的会计专业课程体系。(2)合理划分各个课程的内容。科学界定、合理划分各课程的内容,正确处理各课程内容交叉问题,形成科学的会计学课程体系。(3)加强会计模拟实践教学。目前会计模拟实践教学主要是在学校进行会计模拟实验,只是简单的会计实训,并没有使学生对会计工作的全貌有清晰直观的了解,为了能向社会培养出“直接顶岗”的高素质劳动者,学生实训资料宜采用以企业真实业务为原始依据的仿真业务资料,实训场所可模拟企业环境,建立企业财务科,并设置相应的职能岗位。(4)教学内容更新。由于会计政策性、实践性很强,其内容要及时补充更新,为此,要时刻关注国家的新政策、新形势,随时搜集最新资料和信息,以便及时补充教材。
3.关于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著名会计学家阉达五教授曾提出“会计学多媒体教学将成为21世纪会计教学的新模式”。通过多媒体互动来处理会计中复杂的分录、图表等教学做一体化的方式,进一步了解整个会计体系的整体脉络。实训教学在会计职业教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实践性教学改革的首要工作,是明确实践课程,保证实践课时,应该在教学的全过程贯穿实践性教学。以学生掌握技能为目标,同时建立校内实验室、校外实习基地,校园网络模拟实训环境,保证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的课时比例,配备专职的实训指导教师,都是强化实训教学的有力保障。
4.关于考试评价制度(探索考核评价的新办法)。改变卷面考试为主要手段的考评方法,考评的内容力求全面系统,既要考理论知识,也要考实际操作技能、解决问题和创新能力,品德素质等;考试评价方式力求合理有效,加大平时考评力度,设置考察学生实际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分析能力的考试形式,可尝试采用口试、案例分析、课堂讨论、调查报告、会计模拟核算考核、证书考试等方式,使评价结果更能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和综合素质,激励学生参加财政部门组织的各类考试,并纳入考评体系;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考核力度,特别强调综合模拟实习于社会实习环节的考核,并将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作为考核标准。
5.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高等职业院校的师资队伍必须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大多数教师在专业上理论上具有优势,普遍缺乏从事财务管理工作的经验,缺乏对相关职业的体验和深层次了解,新建立的高职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人才培养规格都发生了变化,对教师的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家财经政策、制度时常会有变动,对教师的知识更新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职业教育的特点在于职业针对性,完成这一特色教育的关键在于实践课教师,要通过多种途径大力加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着重培养一支“双师型”师资队伍。
6.加强教材建设。教材是教学大纲的系统化和具体化,是教师教学的基本材料,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来源。选用教材应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先进性和实用性。依据教材使用原则,优先选用教育部推荐、全国统编的高职高专教材;加强对教学辅助资料的建设,有实践性环节的课程要编写系统完整、能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实训指导书。
参考文献
[1]孟 焰.市场定位下的会计学专业本科课程体系改革[J].会计研究,2007(3):56~63
[2]李 旭.关于构建会计学专业课程体系的设想[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6):293~295
[3]刘雪清.职业教育会计专业培养方向的重新定位[J].东北财经大学,2007(6):94~95
[4]于长湖.高等职业院校会计专业教学模式改革的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09(1):142~143
[5]张 亚.对高职会计教育现状的思考[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3):37~3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61085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