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性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唐 晖
摘要:高职院校作为与市场经济结合最为紧密的教育主体,如何将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创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更是一项十分紧迫而又全新的任务。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教育模式上有着互通之处,可以通过采用更新教育价值观念、采取开放的教学方式、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以及锋而试 营造创业教育的良好氛围来实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良性互动。
关键词:高职院校;创业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互动性
中图分类号:G64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14-0206-02
创业教育是知识经济条件下产生的国际教育新理念。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以教育部确定9所高校进行试点为标志。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正式拉开了序幕。开展创业教育的高校,有的是教务部门牵头实施,有的是置于就业指导工作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部门应如何参与创业教育,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而高职院校作为与市场经济结合最为紧密的教育主体,如何将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创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更是一项十分紧迫而又全新的任务。
1 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结合点
1.1 目标上相互融合
创业首先需要理想,崇高的理想是人生的奋斗目标,理想教育是创业教育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在高职院校,理想信念教育又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中之重。所以,高职院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时,可以将树立理想与高职生自身对所学专业、就业前景的实际结合起来。将创业理想作为高职生前进的动力。创业成功离不开良好的道德法制素质,正所谓,志于道,据于德。因此,道德法制教育是创业教育中的一大重点。道德法制教育同样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高职院校在开展道德法制教育时。注重教高职生的敬业精神、事业心和责任感,也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道德是社会主义道德的重要体现,因此将其引人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学生道德素质目标的实现。同时,应教育学生充分认识,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法制工作不断完善,诚信守法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则和基本道德观念,无论是对自己的学习、生活,或是对将来的就业、创业都十分重要。
1.2 内容上相互贯通
创业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比如:独立性、敢为性、坚韧性、适应性、合作性,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看,这些也正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具体来讲,创业是一个非常艰难的过程,创业活动需要创业者付出艰苦的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创业之初的艰苦奋斗尤为艰辛,这个过程是大学生学会克服困难、面对失败的好机会。因此,教育者可以有针对性地结高职生政治教育中意志品质教育进行讲解。在现代社会中,孤军奋战的创业者是很少见的。一个团结协作的创业团队,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这样把创业教育的协作精神与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集体主义精神有机统一,就可以培养学生宝贵的团队精神。
1.3 模式上相互依托
高职院校可以将创业教育作为切入点和突破口,依托各种思想政治教育基地建设和创业扶持项目,积极鼓励学生自主创业,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与此同时。高职院校又可以广建思想政治教育基地,指定专业老师给予指导,创造宽松创业氛围,以基地为平台为学生创业创造条件。
2 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良性互动的途径
2.1 更新教育价值观念
创业教育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教育观念、教育思想的创新,是贯穿高等教育始终的教育理念。为了能更好适应思想政治教育与创业教育有效结合的要求,教育价值观念的更新应包含以下两个方面的基本内容;以“生”为本的教育观念;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坚持以“生”为本的教育观念尤为重要。必须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把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尊重学生和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放在首要位置,把改革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与学习、借鉴包括美国在内的创业教育的成功经验结合起来:一是应把注重知识与注重学生的智力开发、综合能力培养结合起来;二是把强调知识的严谨、系统与注重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发展方向结合起来;三是把强调学生基础知识扎实与强调学生独立与开拓结合起来;四是把强调求实的作风与追求浪漫的风格结合起来。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不能缺少,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对个人的教育中,自我教育是起主导作用的方法之一”。创业教育作为强调自我教育的一种教育思想,具有积极的主动性。要实现教育目标,必须调动教育对象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受教育者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才能实现,它是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品德培养的必要手段和有效途径。在创业教育的过程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是互动的关系,要注意发挥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两者的积极性,建立一种民主、平等、互相尊重、互相学习的新关系,从而增强受教育者的主动性,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思想政治教育者自身也要树立竞争意识、平等意识、创新意识等创业理念。只有这样,思想政治教育才能与创业教育更好地结合。
2.2 采取开放的教学方式
要采取多样化、开放型的教学方式,充分利用教室、实习基地、企业、人才和劳务市场等,不拘泥于教学计划和教室。案例教学是一种直观生动的课堂教学方式,教师在选用案例时应注意多样性。让学生有机会接触各种类型的事例,让学生认识到创业也具有多样性,防止学生形成僵化的创业观念,缩小潜在的创业范围,从而对自己做出不确切的判断,视创业为畏途。对教师来说,应善于将希望、梦想、灵感及抱负等精神传递给学生,并用知识技能武装学生,助他们成功。同时鼓励学生成立如模拟公司、“创业训练协会”、“创业沙龙”、“勤工助学中心”等大学生社团组织。这些实践活动既能达到边学边用、学以致用的良好效果,又能使学生学会如何与人分享成功、分担责任。提升他们的团队精神和与人共事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以外,可开展以创业为主题的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如报告会、读书会、座谈会、知识竞赛、演讲比赛、BBS专题讨论、征文比赛、主题团日、创业设计大赛社会调查、社会实践、成功人士讲座等。其中,创业计划竞赛是创业教育的有效形式之一。1998年,清华大学首次把创业计划竞赛引入我国高校。其后这一竞赛逐渐发展成为全国性的大学生竞赛活动,对推动高校的创业教育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与国外的创业计划竞赛相比。我们的比赛大多停留在为比赛而比赛的阶段,创业计划“学生气”太重,缺乏实际操作性。此外,创业教育还要与职业指导和就业指导相结合,与地区经济发展相结合。2004年10月1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要积极探索和建立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与服务社会相结合、与勤工助学相结合、与择业就业相结合、与创新创业相结合的
管理体制。要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进一步建立健全大学生就业指导机构和就业信息服务系统,提供高效优质的就业创业服务。”
2.3 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
以前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目标上比较重视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训练。强调人才对现实社会的被动适应较少考虑如何充分发挥高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潜能。但近几年来大学毕业生越来越多,就业越来越难,而大多数的学生还是等待“填空式”的就业,很少去考虑自主创业,也缺乏自主创业的意识和精神,这就要求我们的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必须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围绕培养创业型的人才开展教育教学工作。要进行课程体系的改革,创业教育的培养目标要通过课程这个核心环节来实现,创业教育课程应该在传统职业教育课程基础上突出创业,要把创业常识、创业心理和创业技能、市场经济、公关和交往、法律和税收等与创业密切相关的课程纳入到高职课程体系中。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摈弃陈旧的教学内容,加大选修课实验实习和社会实践等教学环节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比重,优化课程设置,对课程设置实施从“刚性”向“柔性”的改革。
2.4 大力营造创业教育的良好氛围
高职院校要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努力营造将创业教育引入思想政治教育之中的氛围。(1)将创业教育规定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之一。虽然20世纪90年代末以后,创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已获得共识。但将其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还没有得到广泛认同,特别是教育行政教育管理部门还未明确将其列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思想政治教育者开展创业教育就无法做到“名正盲从”,很多困难也就随之出现了,而在高校中进行创业教育。可以实现培养大学生开创型个性,开发创业意识,提高创业能力,塑造创业者人格的目标,使他们在一般素质教育的基础上,形成完整的创业基本素质。这些素质除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外,是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相一致的。从制度上将创业教育规定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既有利于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作用,又进一步体现教育的人文关怀,这样培养出的人才也是更加符合未来社会发展要求的人才。(2)努力营造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创业文化氛围。将创业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就必须创造有利于创业教育的舆论氛围和校园文化,首先,大力提倡和宣扬创业精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者、教育对象乃至高校全体师生对创业教育和创业素质价值的认识。通过各种宣传教育形式,树立崇尚创业的观念。引导学生认识到把知识转化为产品和服务的关键就是首先要具备心理、品质、意志等创业素质,从而形成尊敬创业者,羡慕创业者,爱护创业者的浓厚氛围。其次,制定一套相对完善的学生创业服务体系,鼓励创业教育的发展和学生参与创业教育的积极性。在物质上提供方便,如建立大学生创业基金。再次,要形成完善的激励机制,从德育测评、学分制管理上对创新、创业活动给予根本上的重视。而不只是表彰激励创业活动中获奖的学生。
总而言之,要实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良性互动,这不是仅凭思想政治教育者就能完成的事业。创业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更需要高职院校方方面面相互配合,共同协作,以及社会的参与、政府的宏观调控才能完成。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62029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