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200例女性生殖道厌氧菌鉴定与药敏结果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目的 对女性生殖道的感染进行厌氧菌培养和药敏结果分析,为临床提供抗生素使用依据。方法 培养采用厌氧手套箱法进行培养;药敏实验采用布氏肉汤稀释法。结果 引起女性生殖道感染的厌氧菌主要为拟杆菌、普雷沃菌属和消化链球菌属为主;最为敏感的抗生素是替硝唑和甲硝唑。结论 治疗厌氧菌引起的女性生殖道感染应首选替硝唑和甲硝唑。
  【关键词】女性生殖道感染;厌氧菌;培养;药敏实验
  
  在女性生殖道的感染中,厌氧菌的感染率约占到64.3%[1],但由于目前厌氧菌培养所需要的苛刻条件,使国内对于女性生殖道厌氧菌培养及药敏分析极为少见。现总结并分析了本院200例女性生殖道厌氧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结果。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菌株来源 200例女性生殖道标本均来自2009年3月至2009年12月来本院妇科门诊就诊的患者。
  1.2 方法
  1.2.1 采样 用无菌扩阴器暴露宫颈,以无菌棉球檫净宫颈口,用无菌棉拭子取宫颈管(约15 mm处)分泌物或阴道顶端分泌物,迅速接种于培养基内进行培养[2]。
  1.2.2 培养与鉴定 所有标本均同时接种1种非选择性培养基和3种选择性培养基,采用厌氧手套箱法进行培养,长菌者分纯并做耐氧实验,证实为专性厌氧菌者分别用微量生化管进行鉴定;所有的标本在接种的同时均进行涂片,革兰氏染色并记录结果[3]。
  1.2.3 药敏试验 采用布氏肉汤稀释法[4]。培养基均购自英国OXOID公司。质控菌株 脆弱类杆菌ATCC25285。
  2 结果
  2.1 200份标本中有136份培养出厌氧菌,阳性率约为68%;共培养出厌氧菌172株,平均每份阳性标本1.27株。
  2.2 172株厌氧菌鉴定结果见表1。172株厌氧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药敏结果见表2。
  表1
  172株厌氧菌鉴定结果(株,%)
  菌名株数百分率(%)
  拟杆菌属7040.7
  普雷沃菌属5431.4
  消化链球菌属3118.0
  梭杆菌属105.8
  小韦荣球菌21.2
  消化球菌属21.2
  其他31.7
  合计172100
  表2
  172株厌氧菌对11种常用抗生素的药敏结果(株,%)
  药物敏感株数敏感率(%)
  头孢噻肟12371.5
  头孢替坦13075.6
  万古霉素11969.2
  克林霉素9756.4
  林可霉素7845.4
  氯霉素15590.1
  四环素3721.5
  红霉素2715.7
  甲硝唑15791.3
  青霉素1911.1
  替硝唑16193.6
  3 讨论
  女性生殖道分泌物是临床上细菌培养常见的标本之一,由于培养条件的限制,绝大多数临床微生物实验室仅只进行需氧菌与兼性厌氧菌的培养,而对引起女性生殖道炎症的主要菌群 厌氧菌的培养及药敏实验则极为少见;因此,我们统计和分析了2009年3月至2009年12月本院对女性生殖道分泌物培养出的172株厌氧菌的鉴定和药敏结果,以便给临床提供一个用药参考。
  在本次实验的200份标本中有136份培养出厌氧菌,阳性率约为68%;136例阳性标本共培养出172株厌氧菌,平均每份标本1.27株。
  通过培养鉴定出来的菌株显示出,引起女性生殖道炎症的厌氧菌以拟杆菌属最多,共70株,约占40.7%;普雷沃菌属和消化链球菌属次之,分别为54株和31株,约占31.4%和18.0%;因此认为:引起女性生殖道炎症的厌氧菌应以拟杆菌、普雷沃菌属和消化链球菌属为主要致病菌,三者合占90.1%之多。
  通过药敏实验可以看到:治疗女性生殖道感染最为敏感的抗生素是替硝唑和甲硝唑,敏感率分别为93.6%和91.3%;氯霉素的敏感性次之,敏感率也达到了90.1%;耐药性最高的是青霉素和红霉素,敏感性仅为11.1%和15.7%。
  综合上述分析得出:在临床治疗厌氧菌引起的女性生殖道感染时,应首选替硝唑和甲硝唑,氯霉素次之;青霉素与红霉素由于其较高的耐药性,应慎重选用。
  
  参考文献
  [1] 任振芳,李全德.女性生殖系统的厌氧菌感染.临沂医专学报,1994,16(1):17 19.
  [2] 黄庆华,龚婷,张玉兰,等.替硝唑防治女性生殖道厌氧菌感染的作用评价,2000,19(3):207 208.
  [3] 韦美德,苏国生,刘政.139例腹腔厌氧菌感染的分离鉴定和药敏分析.实验与检验医学.2008,26(6):623.
  [4] Schwerther HA,Jackson WC,Tolan G.Association If low serum concentration If bilirubin with increased risk If coronary Artery disease.Clin Chem,1994,40:18 2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64776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