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新课改教学中搞好课堂提问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刘艳萍
天津市自2006年9月实施了高一新课程改革,对于新教材的教与学,尤其是课堂教学环节我们对500多名高一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1、学生学习化学的主动性不够,兴趣缺乏。在课堂学习中,学生很少提出自己的问题,甚至有50%左右的几乎没有提问过,41.2%的学生偶尔有提问的愿望。2、学生的主体地位未能充分显示,师生交流偏少,“教师中心”现象比较严重。调查显示,47.3%的学生认为课堂讨论太少,60%的学生认为较少受到老师的关注。
在新课程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课堂提问,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要选择重点加以讲解或引导学生探究。教师也要从学生反馈的课堂提问信息中改变和调节教学,对课堂进行有效地控制,这就要求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掌握课堂教学的应变技巧。
一、精心设计问题
1.教学中设计的问题应适合学生的知识基础,以学生已有的知识技能为起点。例如,在讲授元素周期表这一节中的原子结构与元索性质关系中,同主族元索性质递变,可以Na推K,以cl推Br、I、F并结合实验探究得出结论。
2.问题要能引发学生讨论、探询、查阅文献,引出新的学习问题,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自主学习。例如在讲述发展中的化学能源时可以让学生讨论电池的应用、种类,查阅电池发展的历史,探询电池今后发展的动向等问题。
3.问题可以没有一个现成的正确答案。具有开放性,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献身化学事业的决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例如,学习能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时,可以要求学生课下分组讨论收集资料,课上归纳总结。
二、设计好教学过程优化提问情境
教师要根据教学目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结合化学教学内容、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具体情况。对课堂提问的过程精心准备。
1.教师要熟练地掌握教材,及时变通。例如,在课堂提问中常出现这样的情况,教师对学生认知能力评价过高,疑难问题提出后,学生一时回答不出,卡壳了,怎么办?这样要求教师对教材的高度熟悉,对教材相关的知识点做到博学精通,心中有数,以及注意对教材内容的前后联系。学生答不出,教师可以及时放缓思考的坡度,化难为易,亦可变换提问的角度。
2.教师要熟悉学生情况,适当适时提问。学生的个体差异较大,个别学生的回答和发问也许会远离主题,不着边际。教师在上课前必须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学生的知识能力储备、兴趣爱好及课外阅读等情况,把握学生的思维动向。新课程的教材广度大,对同―个问题,由于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思考角度不同,会有不同的看法,这就要求教师上课前要备学生,注意把握学生思维的脉搏,关注学生认知的发展。用适当的问题,适时的时机提问当问之人。
3.充分备课。随机应变。在课堂教学中,难免会有一些学生求异思维活跃,提出许多超越知识体系范围或教学进度的问题,教师要善于反诘和回避,让学生在新的条件下思考找出结果。如当有学生问:碳酸氢钠电离时有氢离子,并具有酸性,它是一种酸吗?教师可以反问:碳酸氢钠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吗?而如果遇到学生所提问题不属于本节课所学内容,以后学习中还会研究时,应予以回避,可以婉转加以说明,适可而止,避免节外生枝,纠缠不清。要做到课堂随机应变就要在课前充分备课,既要把讲课的内容、方法、步骤仔细推敲和揣摩,又要在头脑中装有学生。对于课上教师讲到某个地方,学生会提出什么疑问,教师如何作答;教师提出某个问题,学生会怎样回答,一般有几种答案,教师怎样引导,最后怎样归纳等等都要设想到位,提高自身在课堂上的应变能力。
4.加强学习,不断扩大知识面。“知识就是力量”、“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加强学习,不断扩充知识面,只有这样,才能对学生进行答疑解惑。尤其是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更要求教师有广博的知识,才能适应学生的发展。
三、问题回答的评价
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对学生回答问题的评价要有新思维。不能一味地要求学生按照我们设计好的答案格式化学生,从而渐渐扼杀学生的创造天赋和探索精神,现代教育理论告诉我们。不同的学生对同一问题的理解因其自身的背景、个性、风格,常常不同,解决的策略也不同,教师不能简单粗鲁地以非对即错进行评价。教师应对回答问题的学生采取“不以成败论英雄”的方针。无论学生回答的对错与否都要让其把话说完,不可中途打断学生的回答。教师在这过程中要用热情、信任、希望的目光期待着,不可操之过急,替学生回答。另一方面,教师应当了解学生去发现和提出问题。爱因斯坦说:“发现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教师应当鼓励学生质疑,对具体问题尽可能从多角度、多层面、多渠道进行分析。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问是思维的火花,思维应从问题开始。合适的课堂提问,能把学生带人一个奇妙的问题世界,使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寻求解决问胚的途径和答案,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益。因此在新课程日常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常用课堂提问的方式作为师生交流、作为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智力的有效途径。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67439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