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财务报表分析的局限性及改进措施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梁 洁
一、财务报表分析的局限性
虽然通过对财务报表的分析能了解一些企业的信息,但是由于财务报表在产生的过程中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本身存在许多方面的局限性,我们在通过对财务报表的分析来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同时,还应了解财务报表分析的局限性。
(一)报表数据及部分指标的滞后性
1.报表分析的滞后性
由于财务报表年报对外公布的时间是次年4月30日前,所以如果此时有潜在的投资者想对公司进行投资的话,他只能通过对一年以前的年度报表的分析来了解有关该企业的财务状况,至少现金流量表已经没有太大的参考价值了。财务报告对外披露的财务信息的有用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及时性,对于会计信息的使用人来讲,会计信息的披露和传递是越快越好。就企业年度财务报表而言,所披露的会计信息间隔时间越长,就越缺乏及时性,也就越缺乏有用性,财务报表的分析一般都是在财务报表编制后才进行的,在使用时往往已经过时。
2.部分指标的相对滞后
(1)流动比率、速动比率无法从动态上反映短期偿债能力。
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分别是企业流动资产、速动资产与流动负债之间的比值,其资料来自反映时点状况的资产负债表,即在某一时点流动负债与可用于偿债资产的关系。实际上由于流动负债有“继起性”,即不断偿债的同时又新的到期债务出现,所以只有当债务的出现与资产的周转完全均匀发生时,这些比率才能正确反映偿债能力。如对季节性经营企业和年末销售大幅度上升或下降的企业,这些比率往往不能正确反映偿债能力。
(2)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具有很强的粉饰效应。
根据西方的经验,流动比率在2:1左右比较合适,实际上,对流动比率的分析应该结合不同的行业特点、企业流动资产结构及各项流动资产的实际变现能力等因素。有的行业流动比率较高,有的行业较低,不可一概而论。但是,单凭这种经验也并非可靠,又是流动比率较高,但其短期偿债能力也未必很强,因为可能是存货积压或滞销的结果,而且,企业也很容易伪造这个比率,以掩盖其偿债能力。如年终时故意将借款还清,下年初再借入,这样就可以人为地提高流动比率。一般认为速动比率为1:1时比较合适,同理在实际分析时,应该根据企业性质和其他因素来综合判断,不可一概而论。通常影响速动比率可行度的重要因素是应收账款的变现能力,如果企业的应收账款中,有较大部分不易收回,可能会成为坏账,那么速动比率就不能真实地反映企业的偿债能力。特别是当速动资产中含有大量不良应收账款,必然会减弱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许多企业正是抓住了此弱点,误导信息使用者。
(3)不能量化的反映潜在的变现能力。
主要有两类因素:一是增加变现能力的因素,如可随时运用的银行贷款指标、准备变现的长期资产、企业偿债能力的声誉;二是已贴现商业承兑汇票,未决诉讼和仲裁以及提供债务担保等形成的或有负债,在上述财务比率中无法反映。同样,一般认为资产负债比率、产权比率比值越低表明企业债务越少,财务状况越稳定,偿债能力越强。其实,在成熟资本市场条件下,影响企业偿债能力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再筹资能力,也即财务弹性,而影响企业财务弹性的因素又以其资产的质量、数量、结构、变现能力及盈利为主。
(二)现金流量比率的局限性
目前分析中所采用的现金流量指标一般是以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为基础来讲的,但是不同企业或同一企业不同会计期间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有很大差别,使上述指标在横向和纵向可比性上都存在较大的缺陷。一般来说,成长阶段投资能力相对较弱,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所占比例较大;相反,成熟阶段投资活动的现金流量会不断增加,比重会增大。对于这些不同的情况,都用经营活动的现金净流量来分析肯定会有偏差。
(三)现行分析比率的比较标准的局限性
现行企业能力分析,其比较标准主要是按照国际惯例,如上文提到流动比率为2:1,速动比率为1:1,其他没有标准的指标即冠以“越大越好”或“越小越好”的描述。现实中,一方面由于企业存在行业、生产周期、经营规模、经营复杂程度等诸多差别,如果都使用统一的“2”、“1”标准显然不合理;另一方面,企业的有关指标即使达到了上述要求也不能说明其财务状况就处于优良状态。许多濒临破产、倒闭的企业,可能表面上其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与运转良好的企业没有多大区别,但由于其资产、负债内部结构不合理,资产质量极其低下,其实际各项能力大打折扣。
我国目前进行各项能力分析主要是沿用国外的标准,与我国的实际情况存在较大背离,使各项能力分析失去其应有的意义。因而,制定我国自己的比较标准就显得尤为重要,由政府统计机构或行业协会、专业中介机构组织统计调查,按行业、规模等不同特点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比较标准,以便偿债能力的分析有据可依。
(四)会计方法本身的局限性
我们知道,列入报表的仅仅是可以利用的、可以用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我们对报表的分析仅仅是分析了那些报表中列示的经济资源,实际上,企业有许多经济资源或是受客观条件制约、或是受会计方法的制约而并未在报表中得到体现。随着科技的发展,人力资源逐渐成为第一资源,作为提供生产经营信息的的信息系统,会计由注重成本逐渐转向对企业整体价值的关注。与物质资本投入不同,人力资源转化为生产不是直截了当,但对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的作用和影响是巨大深远的。特别是在高科技企业与信息产业里,拥有的人力资本和无形资产对企业整体价值的贡献远比有形资产大。现行的财务报表无法真实反映这种贡献。报表使用人无法通过对报表的分析来了解企业重要人才的结构、对现在经营的影响程度、对未来发展的影响程度等信息。
企业的营销网络的价值,根据会计制度方法,建立营销网络是需要发生费用的,而这些费用发生以后,都会减少企业的利润,等到营销网络建成之后,它就变成了企业的无形资产,而我们无法通过对财务报表的分析来了解这些资产的价值。企业的商标,拥有的专利技术,都是宝贵的无形资产。但按照会计方法的谨慎性原则,这些商标的注册,专利的开发,都只是作为一个减项记录在当期的利润表里面,记录注册、申请的费用而已。我们无法通过对财务报表的分析来了解这些无形资产的价值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企业的品牌知名度,优秀的组织管理体系,非专利的技术在目前的会计核算方法下没有被量化,无法变成资产负载表的项目。这些都无法在报表内得到体现,但它们却又都是企业宝贵的财富,它们能为企业带来强大的经济效益。因此,可以说,通过对报表的分析,我们仅能了解企业经济资源的一部分。
(五)会计计量方法的局限性
会计计量是会计记录和会计报告的前提,这就要求有一个能综合各类经济业务的计量单位作为计量各项经济业务的影响及其结果的共同尺度。会计所提供的主要是企业经济活动是可以用货币计量的数据和信息。然而就用货币单位作为会计统一的计量尺度,实质上存在着货币是稳定的这一假设,因为如果货币不稳定就没法把它作为统一的标准尺度。然而这一假设在现实生活中受到了持续通货膨胀的冲击。由于通货膨胀,财务报表所提供的财务信息也就不能反映当时真实的成本费用和收益状况,从而导致财务信息的模糊性。由于物价的变动,我们将美利纸业在不同年份的有关指标进行分析对比时,也使其可比性削弱。
(六)财务报表的真实性问题
1、人为操纵。在很多情况下,企业出于各种目的,需要向外界展示良好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一旦实际经营状况难以达到目标,企业会主动选择有利于提高利润的会计核算方法,或者采取其它手段来粉饰会计报表。比如以赊购方式购买的货物,故意将年终要采购的物资推迟到下年初再购买,或将借款在年终有意偿还,等下年初再重新借入,从而达到提高本年流动比率的目的。在会计期结束之前,企业如果意识到当期销售收入未达目标,有时会采取假销售的办法,虚增当期收入与利润,以使信息使用者对本企业的利润水准有较高评价。在制造业,有的企业为提高利润水准,往往采用高估期末在产品成本,低估入库产成品的成本的方法。人为操纵的结果,极有可能使信息使用者得到的报表信息与企业实际状况相距甚远,从而误导信息使用者,也使得财务报表分析失去意义。
2、与理财活动结合的操纵。随着企业产权结构的不断变动,子公司购买、处理行为已不鲜见,由此引起合并范围的频繁变动。而由于合并范围政策的变化,也会引起合并范围的变动。根据这些情况,必须解决子公司变动时的规范合并处理问题,以解决当期利用合并范围的变动任意调节利润、任意改变已形成的财务状况,扭曲会计信息的行为。从上市公司的资产重组实务来看,企业集团内部转让股权这种内部交易往往金额大、可能对企业财务状况产生重要影响,而且,由于在关联方之间发生,可能有失公允,甚至被大股东利用控股关系进行操纵,用以调节转移集团内部利润,粉饰上市公司业绩。因此,有必要对涉及内部转让股权的合并报表问题,根据股权转让的不同形式,不同对象进行具体规范。
二、改进措施
针对上述财务报表分析的局限性,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加以改进,使财务报表分析在及时性、客观性和重要性等方面更加满足使用者的要求:
(一)随着电算化的普及,可适当缩短财务报表的披露时间。
(二)加大会计监管力度;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增强职业判断能力。
(三)从重点分析有形资产信息扩展到分析无形资产的信息。
(四)充实、改进财务报告内容。
财务报告由基本财务报表、附表、会计报表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几部分组成,而财务报表则是其基本部分。为了克服财务报表信息反映的有限性,本文主要强调加强附注的反映和充实财务状况说明书的内容。附注是为了帮助理解会计报表的内容而作出的解释,它克服了报表提供的数据信息不能很好地满足报表使用者的需要的缺陷。同时,财务状况说明书也应按照《企业财务通则》的要求,作出详尽的披露,以满足报表使用者的需要。
(五)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在对报表进行分析和评价时,除掌握数据资料和计算有关的分析指标外,还应研究企业采用的会计政策对报表数据的影响程度;收集和掌握报表之外的、对经营决策有重要影响的资料;认清企业潜在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在同行业比较分析时,选择适合的比较对象等。这一切都离不开分析人员的智慧和判断力。
总之,现在的财务报表分析形成了以财务报表和其他资料为依据和起点,采用专门方法,进行系统分析和评价的体系。很好的帮助使用者了解企业过去、评价现在、预测未来,进行正确决策。但随着社会筹资范围扩大,信息量的不断增加,在进行企业的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分析时,其局限性不断显现。为了适应新形势的变化,要不断地进行改进,使该体系更加完善、合理,使使用者从中选择自己需要的信息,从而做出科学的决策。
(作者单位:山东省莱芜市人民医院医保科)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34199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