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加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和管理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金建成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是事业单位行使各项职能、开展行政管理活动,维持正常运转和完成各项工作目标的物质基础。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国家财政拨款,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是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事业单位的资产总额中占有较大比重。加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和管理,对保障国有资产安全,提高资产使用效率,实现资产保值增值,是事业单位的一项重要工作,因此,加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和管理,对于合理配置社会经济资源、构建节约型社会具有十分重要意义。随着行政事业单位办公条件的日益改善,现代办公设备的添置,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大量增加,但由于政策性因素及单位内部自身管理方面存在不足,严重影响着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成为国有资产流失的一大隐患,事业单位在固定资产核算和管理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也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结合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特点,分析当前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管理的相关对策。
  一、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制度不健全,责任不明确,在各环节上都存在管理上的漏洞
  现阶段有些事业单位不同程度地存在盲目购置资产、固定资产利用程度不高、管理手段落后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国有资产使用效益,主要原因是没有按规定规范的固定资产购置、保管和使用制度。在购置环节:有的采取“化整为零”的战术分解采购规模,刻意规避政府采购;有的是采购相关人员与供应商有利害关系时没有按规定回避;有的是私下交易、暗箱操作;也有些单位存在盲目采购、攀比采购、重复购置等现象。这些问题造成了违规购置、采购成本增加,在社会上造成了不良影响。在使用和处置环节:登记制度不健全,使用状况不明,在管理环节的初期就存在着管理漏洞;日常管理中管理意识淡薄,缺乏定期盘查制度,账外资产增加,存在“物随人走”现象;在资产维护、处置、捐赠、投资、对外担保、出租出借,以及调拨和报废等方面管理和记录程序不健全,资产处置缺乏必要的审批、评估和备案程序,处置收入未按规定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的规定,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二)固定资产会计核算滞后,不符合事业单位内在发展要求
  有些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不及时,无法及时反映资产变化,应入未入,该销未销,导致账物脱节、存量不清。有些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不准确,在单位资金来源混杂、财权分散的情况下,特别是单位负债购建固定资产时,很难使单位的实际支出与预算支出保持一致,导致会计核算不能准确地反映单位真实的财务运营状况,严重影响了会计信息的质量。
  (三)固定资产核算管理手段落后
  随着形势的变化,社会的进步。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规模将会越来越壮大,有些事业单位已应用固定资产财务软件,但有些事业单位只简单按照序号订记固定资产卡片中的信息,更没有登记固定资产备查账簿和管理台账,财务资料无法真实反映和有效控制固定资产的增减变化,有些事业单位只在总账中反映固定资产总值,没有记录明细资产的实物数量及其价值,账面资产总值失去了对实物的控制,先进的固定资产财务软件功能未得到充分利用。
  (四)现行固定资产的核算方式及存在弊端
  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规定固定资产只核算账面原值,不计提折旧,现有固定资产的价值不能反映实际拥有的净值,这种核算的方式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在固定资产报废、毁损、转让等原因而减少时,直接冲减“固定基金”“固定资产”这种财务处理方法体现不出真正的生产能力。另外,由于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不能真正体现会计核算的配比原则,导致成本不完善,不能反映资产净值,随着资产的使用和时间的过去,资产的账面原值和净值之间的差距将会越来越大,导致净资产不实。
  二、加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和管理应采取的措施及对策
  (一)建立完善固定资产管理体制
  完善固定资产的购置报批、对外投资、处置报废等手续,建立资产定期和不定期的清查制度,至少每年一次对固定资产全面清查盘点,做到账物相符,保证会计信息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加强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随着事业的发展,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断完善,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应从购置、领用到报废进行全过程账、卡、物管理,特别要加强固定资产日常监督,定期和不定期进行固定资产清查,建立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责任机制,明确相关责任人的职责范围,将资产管理责任落实到人,定期考核责任履行情况,专设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对固定资产实行统一管理。制定本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负责固定资产统一购进,定期清查,报废订记等管理工作,并负责使用部门与管理部门的协调运作。建立健全固定资产购建、保管、使用、维护和盘存制度,把资产管理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列入本单位工作目标,大力加强执法检查和监督力度,资产管理部门和经济监督部门,要把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真实完整和保值增值作为监督重点,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促进事业单位强化内部管理,完善内控制度。
  (二)规范固定资产日常核算
  在建工程,对外单位捐赠,上级下级和调拨的固定资产,应及时入账,没有票据按照市场同类资产价值估价入账,做到账实相符,外购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使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可归属于该项资产的运输费、装卸费、安装费和专业人员服务费等,规范固定资产入账价值,报废资产严格按照程序报批,同时减少账面价值。
  (三)利用信息化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水平
  随着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规模日益扩大,固定资产种类繁多,如何利用信息化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水平,是有十分必要。首先,对本单位的固定资产进行一次全面彻底清查,核实好资产,做到账物相符,其次,应按照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分类要求,并结合本单位固定资产实际情况,在固定资产财务软件模块中建立固定资产明细账目录,按照明细账目录对固定资产进行分类,规范固定资产明细账,利用固定资产财务软件的功能,建立一个完整内部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实现管理部门和使用部门之间互动,提高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效率和质量。
  (四)建立固定资产的折旧制度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应建立固定资产的折旧制度,增设“累计折旧”作为固定资产的备抵科目,在平时实务操作中在“事业支出”或“经营支出”下面增设“折旧费”进行明细核算。计提折旧时,借记“事业支出―折旧费”,“经营支出―折旧费”等科目,贷记“累计折旧”科目。同时在“资产负责表”中的“固定资产”项目下,增设“固定资产原值”,“累计折旧”和“固定资产净值”项目,以反映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新旧程度,积累固定资产更新资金,促进事业单位健康有序地发展。
  (五)努力提高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建立高水平管理人员队伍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和管理中,要强化会计从业人员的法制观念和职业道德观念。资产管理人员是固定资产的直接管理者,对资产的管理负有重要的责任。会计人员应具备强烈的责任感,在履行职责中遵纪守法,廉洁奉公,不论遇到何种情况,不丧失原则,不图谋私利,同时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是关键,现今有许多单位资产管理部门及财务部门的会计从业人员不能熟练掌握和运用资产管理方面的业务知识,对资产信息的统计、分析总结能力较低,所以要加强会计人员的专业知识学习,主动参加财务专业知识的培训,不断增加新的知识,注重会计人员的后续教育,帮助会计人员更新会计知识,熟悉会计处理程序和核算办法。吸取新的管理理念,提高固定资产核算和管理的水平,积极主动地把财务核算工作和日常资产管理工作结合起来,将固定资产的变动及时在财务上进行相应处理,准确及时的反映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增减变化的情况,防止资产流失。会计人员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核算和管理充分发挥作用。
  总之,事业单位要把固定资产核算和管理放在重要位置,规范固定资产日常核算和管理,防止资产流失,使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断完善,进一步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率,有利于完善资产管理体制,提高政府为民理财能力;有利于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促进服务型、节约型政府建设。为此,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工作力度,切实提高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水平,最终实现自动化、科学化、规范化的固定资产管理,为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健康发展。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36084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