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加强应收账款管理 降低企业经营风险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金燕萍

  摘要: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在持续经营过程中,因销售商品、材料、提供劳务等,形成的应向购货单位收取的款项,它是流动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流动性的快慢直接影响企业的资金周转和经营业绩。因此,如何管好、盘活应收账款,保障其安全,控制其风险,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应收账款管理 降低企业经营风险
  
  一、应收账款形成的原因
  (一)扩大商品销售,增强企业竞争力
  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面对激烈竞争的市场,企业为了生存与发展,除了利用商品的质量、价格、售后服务、广告宣传等手段促销外,不得不通过现金折扣、赊销等方式,扩大商品销售,挤占市场份额,这就形成应收账款。
  (二)减少商品库存,降低费用和经营风险
  企业持有存货,就需要支出保管费、仓储费和保险费等。现在商品更新换代快,如果不及时将库存商品出售,还存在贬值、淘汰的风险。因此,当企业存货较多时,一般都会采用较为优惠的信用条件进行赊销,把存货转化为应收账款,减少储备成本和贬值风险。
  (三)结算时间差异,影响货币资金的回笼
  企业发出商品后,即向购货单位开出销售发票,确认当期收入,而货款却并没有在同期收回,这种商品销售和收到货款在时间上的不一致性,就产生了应收账款。购销单位之间距离的远近、结算方式的选择及单据传递的及时性等都是影响货币资金回笼的因素。
  (四)清欠工作不力,导致货款难以收回
  有些企业对债权资产的风险认识不够,主观上认为只要商品发出就是实现了销售,考核中以完成销售指标的多少论业绩。而且,在内部管理中也缺乏严格的监管制度,清欠工作由谁来督办、谁来清收都没有具体明确,各部门之间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致使大量的应收账款不能按时收回。
  二、应收账款管理不善的后果
  (一)占用流动资金,降低资金使用效率
  企业应收账款并未实现现金的流入,属于应收而未收的债权资产。应收账款的不断增加,使有限的流动资金沉淀在非生产环节,流动资产质量下降,资金周转速度减缓,资金调度压力加重,直接影响生产经营的运转。
  (二)虚增经营业绩,增加经营风险
  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当期的赊销全部记入当期收入。因此,通过应收账款方式实现的销售,会给企业带来“账面利润多多,账户资金空空”的虚假繁荣景象。同时,如果应收账款控制不力,一旦无法收回,实际发生的坏账超过了预提的准备金,就形成了实际损失,经营利润就会被坏账损失吞噬。可见,企业应收账款的大量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夸大了经营成果。
  (三)加速资金流出,加大经营成本
  过多地利用赊销方式实现销售,不仅会增加现金外流,加剧资金短缺矛盾,而且还会增加经营成本,减少营业利润,主要表现如下:
  第一,相关税金的缴纳。按照税法规定,应收账款所形成的销售收入,必须要在形成的当期以销售金额为依据,计算缴纳流转税。涉及到的主要税种有: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城市建设税、教育费附加等。同时,由其形成的账面利润,也需要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
  第二,管理成本、坏账成本和资金成本的增加。一是管理成本,应收账款的增加会相应增加如:信用调查收集费、账簿记录统计费、收账过程中的通讯费、差旅费、人工工资、诉讼费等管理费用。二是坏账成本,应收账款存在着无法收回的可能性,这就有可能产生坏账损失。企业应收账款余额越大,潜在的坏账损失就越大,经营风险也就越大。三是资金成本, 企业因应收账款而占用了有限的流动资金,为了维持正常的生产经营,只有通过对外筹资的方式来补充流动资金,导致资金成本增加、财务风险上升、利润水平下降。
  (四)降低偿债能力,影响企业形象
  应收账款余额过大,会削弱企业短期偿债能力,影响流动资产质量。如果到期又不能收回,则就产生了坏账损失,严重的甚至会导致企业破产。同时,大量的应收账款,也有损企业形象,降低上游供应商对本企业的信用评级,使自己无法得到优惠的进货折扣,从而增加交易成本。
  三、加强应收账款管理的措施
  (一)科学评估,制定信用政策
  首先,做好赊购客户的评估分析工作。对其经营规模、财务状况、偿债能力、资信等级、纳税情况等项目进行综合评判,并建立信用档案,从源头开始防范坏账形成的可能性。其次,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企业在订立信用政策时,要对应收账款的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加以全面权衡,最大限度地增加应收账款的投资效益。在设立信用额度时,要充分考虑自身的流动资金充裕程度和承担风险的能力、客户的信用等级和偿债能力、同业竞争对手的情况等。
  (二)规范合同,保障合法权益
  在签定购销合同时,必须写明标的物、数量、价格、折扣率、付款期限、违约责任等基本要素,为货款的及时结算和催收提供法律依据。在与客户交易中尽可能使用应收票据。应收票据具有较强的追索权,且到期前可以背书转让或到银行贴现,在一定程度上能减少坏账产生的可能。
  (三)实时监控,降低坏账风险
  企业设置专人按照赊购客户名称建立台账,详细记录每位客户应收账款的发生时间、增减变动、期末余额等信息。定期与债务方核对往来账,请对方在对账清单上签字并加盖单位公章予以确认,这是最终通过法律手段寻求债权保护的要求。应收账款核对后,还需要进行账龄分析,掌握每笔债权是否逾期、逾期时间长短、坏账风险大小。在账龄分析中应重点关注那些金额大、账龄长的应收账款。如果逾期户数或金额出现逐渐上升的趋势,要立即向主管领导报告,并及时采取措施,调整信用政策,规避坏账损失。
  (四)明确职责,落实清收责任
  实行“谁经手,谁负责”的办法。由财会人员负责监控应收账款的回笼情况,而业务经办人员则具体负责催收工作。在应收账款的清收过程中,对即将到期的客户适时提醒其依约付款;对按合同约定已到期未付款的客户及时催收;对信用表现一贯良好,由于某些客观原因,暂时不能还款的客户,要求对方制订还款计划,尽快清偿;对挂账金额大的恶意欠款或已没有偿债能力的客户,及时通过法律途径予以解决。同时,企业要将应收账款的收现率纳入到业绩考核指标中,资金回笼的多少直接与工资奖金挂钩。对于因人为因素造成的货款无法收回,责令当事人赔偿损失,严重的追究其刑事责任。
  (五)关注时效,寻求法律支持
  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债权的有效追索期为2年。企业要妥善保管好购销合同、往来对账单、催款通知等有效证明。对于信用品质差的恶意欠款客户,不但要清出信用名单之外,还要在法律保护期内,对其提请诉讼,寻求法律上的诉讼保全或强制还款。
  (六)防范风险,建立坏账准备
  按照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应当制定计提坏账准备的制度,明确计提依据、计提方法、计提比例、确认坏账标准等事项。该制度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企业要定期对应收账款进行全面清查。对那些确因债务人失踪、死亡或破产资不抵债的,通过逐级审批,用坏账准备金进行冲销,这样就不致于使当期利润产生较大的波动。已核销的坏账也要建立台账,做到账销案存,一旦收回,及时入账。
  总之,企业应根据成本效益原则,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控制应收账款规模。同时,实行应收账款的全程监控,加速资金回笼,减少坏账损失,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确保利润的有效实现。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36093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