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爱尔兰就业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夏 一
爱尔兰是一个经济较为发达的国家,位于欧洲西部大西洋中的爱尔兰岛上。中部是平原和低地,多湖泊和沼泽,沿海是高原和山地,面积70282平方千米。属海洋性温带阔叶林气候。爱尔兰语和英语为官方语言,人口300多万,93%的居民信奉天主教。重晶石、铅、锌、渔业资源丰富,草地约占全国面积80%。农牧业、电子、旅游为该国经济的三大支柱。
1985年中爱签署《文化交流协定》,但两国文化交流活动不是很多。两国政府间教育交流每年交换1名奖学金名额。近来,中国自费到爱尔兰留学的人数呈增长趋势,目前已达1万人左右。爱在华自费留学生约150名。2001年2月,双方签署了《中爱教育合作协定》。人口352.3万。
劳动力市场概况
爱尔兰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初期,经济不景气,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失业率年均15%左右。1988年总就业人数为111万,失业人数为21.7万,失业率为16.3%;1993年,总就业人数为118万,失业人数为22万,失业率为15.7%。
90年代以来,爱尔兰经济高速发展,创造大量就业机会,失业人数大幅减少,失业率不断下降。1993年到2001年,总就业人数增加53万多的同时,失业人数减至6.5万人。尤其是1998年至2001年间,在劳动力市场需求增大,供应紧张的情况下,爱尔兰政府采取引进海外人员、鼓励妇女就业等措施来缓解劳动力市场紧张状况。
2001年以来,尤其是9・11事件后,全球经济减速,特别是美国经济不景气对爱尔兰经济冲击很大。爱尔兰企业裁员重组增多,失业率呈缓慢上升趋势。据爱尔兰中央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2002年第四季度爱尔兰总就业人数为177.1万,失业人数为8.4万,失业率为4.5%。
政府鼓励就业
爱尔兰主要劳动力在私人部门就业。公共部门中的司法、教育、医疗、军队等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的20%左右,且数量较为稳定。政府鼓励就业的措施核心是创造良好友善的社会环境,努力发展经济。
减少劳资纠纷
从1987年起,社会合作主要各方订立社会合作伙伴关系协议。由政府与雇主协会、雇员工会(以各行业工会为成员的全国总工会)等社会主要参与力量达成多方协议,规定社会总体工资调整幅度、税收政策、社会福利等大的原则方案。这种持续的社会合作伙伴关系有效地减少了劳资纠纷、增强了社会凝聚力和整体竞争力,为爱尔兰经济的健康发展创造了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2003年3月,爱尔兰达成第六个社会合作伙伴关系协议。在目前全球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爱尔兰的经济也呈持续低迷状况,而第六个社会合作伙伴关系协议的确立和实施将为增强爱尔兰整体经济竞争力、促使经济尽早复苏发挥重大作用,对该国的发展有着较为深远的意义。
大力引进外资
爱尔兰政府设立了专门的吸引外资机构――工业发展署(Industrial Development Agency,简称IDA),同时,不断改善投资环境,努力为爱尔兰引进从事高附加值产品制造业与国际服务业的跨国公司,从而形成以外资为龙头的一系列适合国情的配套企业,带动经济快速增长。外资的辐射效应创造了许多就业机会,增加了大量人员就业。这是爱尔兰解决就业问题最核心、最重要的方法。
建设良好的教育科研与培训体系,源源不断地培养技术人才,是爱尔兰经济得以保持繁荣的重要基础条件之一。爱尔兰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大力发展大学教育。近10年来,该国大学以上教育的毕业生增加了80%,科技专业学生增长一倍以上。
多年来,爱尔兰成功地培育了企业与科研教育业的良好合作机制,从而使科技成果能够迅速实现工业化。许多高科技企业就是从校园孵化器中诞生并不断成长壮大的。爱尔兰科技专业毕业生整体综合素质较高,能够较为迅速地适应不同行业的要求,择业较为容易。
移民政策随市场调节
在劳动力紧缺时,爱尔兰放松了对来自海外的技术人员的条件与标准,大量引进海外人才。当其国内经济不景气时,又加强对海外人员的控制,甚至暂停办理去爱尔兰的海外人员工作签证。外来人员控制成为爱劳动力市场的调节阀,适时根据变化的就业形势调整。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43868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