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的管理优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逐步进入信息化时代;与以往不同的是:其更侧重于信息的交流与技术的创新,在此趋势下,加强技术创新成为各国发展的必然选择。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也将创新列在第一位,而这无疑需要研发费用的投入以支持创新发展。目前国内外均加大了对研发费用的重视程度,以提高创新能力,针对研发费用确定了相关会计处理方法并颁布了税收优惠政策,但实际落实时,企业在会计和税收方面均存在着不利于创新发展的相关问题,影响创新能力的提升。因此,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管理优化问题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高新技术;研究开发费用;管理优化
一、高新技术企业的界定及发展现状
国内对高新技术企业的界定上设定了相关标准,它们必须是国内居民进行注册登记的企业,并且运营时间超过一年,对企业主要产品(服务)发挥核心支持作用的技术属于《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规定的范围。此类企业必须拥有先进的科技研发水平,可在国内关键科技领域开展相关生产运营工作,具备良好的创新能力,能不断研发出新型产品。另外,此类企业还应把研发出的最新科技成果运用到生产工作中,不断自主研发出更多新产品,提升企业的经济收益,提高企业科技研发水平,有效体现出自身在本行业内的竞争实力。同时我国的高新技术企业基地也逐渐建立起来,并已经建立了大量的技术产业基地、开发区、开发区和创新基地等,有助于公司得以稳定发展。国内高新技术企业非常关注研发资金投入工作,并且每年度投入的资金额度也在提升。
二、高新技术企业研究与开发费用的确认规定
我国在研究与开发费用的会计确认上经历了三个阶段,首先,国内在会计处理工作上,针对研究与开发费用运用资本化处理方式。其次,国内有关部门通过研究下发了企业会计准则,该准则内容提出,会计处理工作中,对研究与开发费用,可运用资本化处理方式。最后,财政部在以往旧的企业会计准则的基础上,结合国际会计准则,吸取世界各国所采用的准则性规定的优势,按照国内建立的会计体系的自身特点,设定并下发了《企业会计准则第 6号—无形资产》,规定在会计处理工作上,如果涉及到研究与开发费用,可运用资本化处理方式。因此,高新技术企业开展的研发工作可以分为不同时期,它们分别为研究时期与开发时期:对于处于研究时期产生的成本费用需要费用化,并归入到当期损益;对于处于开发时期产生的成本费用,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可以予以资本化、确认为资产,不具备资本化条件的则予以费用化、确认为当期损益。
三、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会计存在的问题
(一)研发费用有条件资本化认定条件主观性强
对用于研发阶段的支出有条件地进行资本化处理需要满足会计准则五个方面的要求。但是在准则中列出的进行资本化的条件都是缺乏判定可操作性和量化指标的原则性规定,会计工作中会计人员主要还是以主观判断在进行实际操作的依据,具有比较大的主观随意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活动专业性强、实施复杂,且具有较强的连贯性,其研究阶段与开发阶段没有明确的时间节点,会计人员在工作中有极强的主观性的原因还是自身对研发中所运用的技术不了解,从而产生了对研究阶段的结束时间确定点和开发阶段开始时间确定点划分的困难。
(二)研发费用信息披露程度低且方式不规范
在会计准则中,对已经归为当期损益项目中的金额和已经确认能够成为资产的工作成果研发投入总额的披露已经做出了规定,但是针对财务报告中披露研发费用的方式和程度并没有非常明确的规定,这正是高新技术企业的不规范披露研发费用信息的情况产生的重要因素。首先,研发费用的相关信息意义重大,但研发费用的信息披露程度低,信息使用者不能从所披露的信息中获取足够的有效信息进行科学决策。其次,有些高层人员对研发费用信息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不能充分重视并利用这些信息。我国很多上市高新技术企业没有在他们的财务报告中的主要部分进行对研发费用披露。最后,企业没有对已经确认为无形资产的研发费用进行披露。高新技术企业不对无形资产是在研发活动形成的还是从其他机构购买的进行区分并在财务报表中有一个详细说明披露,导致信息使用者不能进行科学理性的分析。
(三)利用研发费用会计处理影响会计利润
企业研发分为研究时期与开发时期,并对这两个时期所投入的资金进行合理的费用化处理和资本化处理。进行资本化的部分必须满足准则中的条件,但是在实际操作中,研发投入资金费用化还是资本化的界限具有主观性,这就容易让企业利用准则中的漏洞调整研究阶段的结束时间点和开发阶段开始时间点,进而调节企业的利润。
研发活动成功便会形成企业的无形资产,但也会有失败的情况发生。这种情况会对企业造成不利影响,但是仍可以通过对研发支出的会计处理调整对企业利润。一是研究失败之后不改变之前的研究目标,运用新的研究方法继续研究,直至成功。此时会暂时把它归为资本化支出。二是研究失败之后就对以前的研究目标及方法进行改变。也将这笔费用暂时归入到资本化支出项目中。三是问题出现在了研发项目还没有完成的时候。这样的时候把对发生问题的项目所投入的资金先进行资本化,在其成果可以确认成无形资产时对其摊销、减值。
四、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会计的改进对策
(一)制定规范详细的研发费用会计核算细则
投入金额大是研发费用的第一大特征,正因为这样就要求企业能够真实准确的对这一笔费用进行会计核算。新会计准则中对研发费用会计处理主要是采用案例方式进行规定的,只有原则性规定。有关部门应尽快研究制定企业研发投入计量与确认的实施细则,并针对个别特殊领域对其进行更为详尽的规范。企业在制定会计核算的管理办法时,要结合企业自己的研发过程中的特殊性、做到与研发费用发生的情况相匹配,要合理确定划分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的规则,并对研发费用所设置的会计科目和其能够核算的范围进行明确。
(二)完善研发费用信息披露
会计准则在研发费用信息披露方面对高新技术企业的规定较为简单,主体也主要集中于部分上市企业范围较小,方式也存在不規范的问题。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直接影响到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高新技术企业应提高对研发费用信息披露的重视程度,有关部门也应对其规范性做出规定。首先,有关部门要求在财务报表中对研发费用信息进行详细说明披露的时候不应该只局限于上市的高新技术企业还应该范围扩展到所有上市的同类企业。其次,研发费用有许多会计科目,需要对哪些科目进行披露、需要对哪些科目进行选择性的披露都应该有明确的规定,披露方式也需要进一步规范。披露的数据不但要有投入对研发活动的资金总数量,还应详细披露费用化和资本化的金额。最后,研发项目数目众多时,仅对研发投入总额进行披露,不能让信息使用者对各个项目的产出能力进行评估。因此,披露研发费用的相关数据时,需要具体归集到相关具体的研发项目。
(三)加强研发费用专项审计和行业监管
高风险是高新技术企业较之于传统企业在研发费用上的一大特点,且现在投入资金量也越来越多,因此对研发费用的监督检查就显得尤其重要。首先,企业应建立健全内控制度,加强内部监管。其次,每年对研发费用进行专项审计,审查企业对研发费用的资本化或费用化是否符合会计准则和公司会计制度的规定,避免通过研发费调节利润的问题,可以保证企业研发费用核算的准确性。最后应加强审计行业监督,严肃处理存在不当行为的个别会计师事务所,并对会计师事务所重新进行资质认定和信誉考察。
参考文献:
[1]鲍宁.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研究[D].山东大学,2007.
[2]梁亚飞.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税收政策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12.
[3]周倩.基于风险导向的高新技术企业审计策略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480398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