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为了解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本项目结合SCL-90量表深入洛阳各大高校,调查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通过对数据的收集整理,得出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并提出解决措施。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SCL-90量表
  中图分类号:B841.7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9)018-0447-01
  一、研究背景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速,人们的生活和工作节奏也越来越快,彼此之间的竞争越发激烈。人们的观念意识、情感态度的复杂多变无不昭示着一个现象一人类进入了情绪负重化时代。
  大学阶段是人生的一个特殊阶段。许多高校大学生易产生情绪上的不适、自我同一性混乱等心理健康问题,具体表现为抑郁、恐惧、焦虑、胁迫、自闭症和其他不健康的心理状态。
  二、研究现状
  曾有心理健康研究人员在2016年9月探讨了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在中国知网资源库的期刊数据库中,设定“大学生”和“心理健康教育”为关键词,“EI”、“核心”、“CSSCI”为来期刊来源,检索年限不限,学科领域全选,共检索到文献6948篇。设定“当代青年学生”和“学生学者”为关键词搜索到六篇文章;而设定“大学生”,“心理健康狀况”和“学习生活”为关键词时检索结果只有1篇。而今用同样的方法进行检索,共检索到有关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文献7480篇,其中,1034篇核心期刊,204篇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和1篇“EI”。
  三、研究设计
  1.研究方法
  本次调查以洛阳市高校在校大学生为主体,进行随机取样调查,结合SCL-90量表,线上线下虚实结合发放问卷,本次线上调查借助腾讯QQ空间和微信朋友圈推广,答题人数达到400余人次;线下共发放纸质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70份。本次调查的男生占43.08%,女生占56.92%,相对均衡。
  2.调查结果
  评估结果显示:测试学生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偏执的因子和总分均低于全国大学生常模参考值且高于全国青年常模参考值,差异程度较大;敌对、恐惧、精神病状的因子和总分低于全国青年常模参考值,差异程度较小。
  四、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影响因素
  1.家庭因素。家庭成员的行为方式及其表现对孩子的成长有微妙的影响。在和睦友爱、积极开朗的家庭氛围里成长的孩子会较少出现心理问题,即使出现心理问题,也较容易解决。但如果家庭里存在父母离异、家暴、家庭关系不和等不和谐因素,孩子极易产生心理阴暗面,从而产生心理问题。
  2.个人因素。大学是一个半开放的社会,学生这个圈子里接触到的不仅是学生、老师,还会与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人交往。与开朗乐观的同学相比,性格孤僻内向的同学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更容易产生自卑,对任何事情都不自信,进而产生挫败感。
  3.专业满意度。部分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不满意甚至存在厌倦、反感的情绪,而且对以后的发展没有明确的目标,他们只是为了考试而学习。但在这个过程中,会存在巨大的心理落差感。当现实与理想相互矛盾,无法解决时,就会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导致心理问题的出现。
  4.人际关系不和谐。步人大学就意味着需要和其他同学一起生活,然而有一部分同学不知道如何与他人更好相处,这就导致出现了两种极端现象:有的同学落落大方,很受他人欢迎;而有的同学不敢与他人交往,产生自卑、胆怯情绪,进一步演发为自闭;更有甚者因处理不好同学间关系,而经常与同学发生矛盾,进而被同学孤立引发心理问题。
  5.恋爱问题引发的情感困扰。爱情问题引起的情绪困扰和情绪不稳定也会给大学生带来心理健康问题。大学生处于青春期,渴望在交流过程中得到异性的关注。然而,由于心理不成熟,缺乏科学认知,男女生在交往过程中存在许多无法避免的现实问题。
  6.就业择业困难造成的心理焦虑。目前,中国每年有数百万大学毕业生。例如,在2017年,大学毕业生的数量高达795万。此外,还有过去几年毕业但未就业的大学生,加入到了新一轮就业中。同时在择业的过程中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工作单位不满意,缺乏经验等这都会给大学生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
  五、对策分析
  1.社会层面
  大学生是新世纪的主力军。社会各界应密切关注当代青年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家庭,学校,社会,政府将形成协同作用,为大学生健康,全面发展创造良好氛围;同时社会各界应合理评判大学生的综合能力,营造公平公正的社会风气,促进大学生的全面与个性同步发展。
  2.高校层面
  (1)建立健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鼓励学校教师参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培训,并在各高校设立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设立专门的职能部门,负责组织和协调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咨询和干预工作。
  (2)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
  通过学校联系学院,学院联系年级,年级联系班级形成三方联动机制,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个人咨询和小组讨论相结合,为大学生建立了心理健康记录数据库。
  3.家庭层面
  家庭教育是整个人生教育的起点和基础。家庭与学校和社会三方之间要保持空间上的完整,功能上的互补,信息上的共通,行动上的协调,构成三方联动机制,整合资源,形成协同效应,共同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帮助他们成长成才。
  4.学生自身层面
  (1)自我调适
  当代青年大学生应学会自我调适,在面临困境和挫折时能够认知重组,始终保持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努力克服心理障碍,摆脱内心的失衡状态。
  (2)增加自我心理自由度
  努力提高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为自由留下足够的心理空间,不要过分追求完美,正确地对待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合理地释放压抑情绪。面对繁重的学业以及来自各方的压力,学会合理宣泄,放松自己。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494665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