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视阈下辅导员队伍建设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本文以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对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新要求为切入点,结合滨州学院辅导员队伍的实际状况,从引进辅导员的专业背景、培养一专多能、创新分配模式、服务学生成长成才四个方面,提出了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视阈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建议。
  关键词:转型发展;辅导员;队伍建设;应用型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2015年10月,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印发了《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了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思路、主要任务和配套政策。滨州学院作为黄河三角洲腹地唯一一所普通本科院校,积极响应国家引导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号召,正式加入全国应用技术大学联盟,制定了《滨州学院应用技术大学建设方案》,明确了转型时间表和路线图。在转型发展的道路上,滨州学院坚持以地方需求和学生就业为导向,立足“重特色“应用型“地方性”的办学定位,确立了建设以航空为主要特色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发展目标,近年来在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学校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航空特色专业和人才培养体系已经初具规模。
  青年教师队伍作为高校转型发展的重要参与者,其能否适应转型发展关系到学校发展目标的实现。辅导员作为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高校教师队伍和党政干部的双重身份,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对学校转型政策落实和新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引领和促进作用,是推动学校转型发展的主力军和重要支撑。因此,建设一支与学校转型相适应的强有力的辅导员队伍成为学校转型发展的必然要求。在高校转型发展的视阈下,辅导员队伍如何更好的服务于学校的转型发展成为当前学界研究的热点。
  辅导员队伍能否在知识结构、工作理念与职责、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等方面实现全面转型,不仅需要学校建立相应的培养培训和激励机制,同时辅导员队伍自身需要主动适应学校转型发展步伐,在学生思想引领、学业指导、就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创新创业教育和生活服务等方面,为转型期人才培养进行深入的理念和实践探索。
  1转型发展对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新要求
  在转型发展的道路上,滨州学院突出以航空为主要特色的“应用型”办学定位,初步形成了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工学类专业数占到本科专业总数的38.9%,打造民用航空等7大应用型专业群,应用型专业占比达到70%,理工类本科专业实践学分占总学分的比例高于30%,文科类高于20%。学校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方向的转变要求辅导员具备“一专多能”,所学学科类别要主动适应学校专业建设调整规划,提高专业化、专家化程度。辅导员队伍建设在继续固化“学风建设为中心,基础管理为抓手,精细服务为保障”的前提下,紧密围绕学校的转型发展,服务于人才培养,注重提升学生以应用为驱动的创新创业能力,注重引导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注重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合理化引导;加强对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尝试航空类专业“准军事化”管理模式,探索中外合作、校企合作专业的管理办法。
  2辅导员队伍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
  2.1特色学科专业背景辅导员比例偏低
  滨州学院现有一线专职辅导员56人,学科背景为工科5人,占总人数的8.93%;理科17人,占总人数的30.36%;文科27人,占总人数的48.21%;艺术类7人,占总人数的12.5%,一线专职辅导员中航空类学科专业人才缺乏。现有辅导员队伍学科结构与学校以航空为特色、工科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契合度偏低。
  2.2队伍专业化、专家化程度亟待提高
  滨州学院现有辅导员已全部取得教师资格证,有41人获得国家心理咨询师证,有18人获得职业指导师资格证书,19人获得生涯规划师证书,20人获得创业指导师证书;24人参加了省级辅导员岗前培训班,18人参加了省级辅导员专题培训班,5人参加过辅导员高级研修班,2人参加过全国辅导员培训班。现有辅导员中具备指导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仅占33.93%,具备创业指导能力的仅占35.71%,参加过省级及以上培训班的仅占42.86%,辅导员队伍中具备“一专多能”的数量亟待增加,辅導员专业化、专家化程度有待提高。
  2.3学生教育管理服务工作机制尚未形成
  目前滨州学院共有4个航空类学院、20个航空类专业,航空类学院学生共有2194人,一线专职辅导员9人,师生比为1:243,低于全校1:348的比例。为规范航空类专业学生的日常管理,规范学生的道德和行为,航空类学院已在试行“准军事化”管理模式,辅导员跟学生一起吃饭住宿,对学生进行严格管理与教育,“准军事化”的管理模式增加了辅导员的工作难度。但由于二级学院特点、专业、学生类别的不同,“准军事化”管理标准尚未统一。
  2.4传统学风建设模式面临着巨大挑战
  滨州学院辅导员队伍多年来紧紧围绕学校教学中心任务,认真开展学风建设,坚持以管理培育学风、以榜样引领学风、以活动促进学风的工作思路,把服务学风建设作为辅导员工作的中心任务来抓,并将学风督导指标纳入辅导员工作学年度考核,“英语寝室”“约会晨光晨读晨练”、督导上课晚自习出勤、学风系列讲座等一系列品牌学风活动有效助推了学风建设,确保了学生英语四六级通过率、专升本率、考研率连续多年在高位运行。但随着学校的转型发展,这一局势将会发生改变,目前学校共有4个二级学院有13个校企、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涉及学生974人。由于校企、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学生多为订单式培养模式,学生就业压力相对较小,学生入学时的高考成绩普遍偏低;另外,此类学生的实习、实训时间较长,在校学习时间相比普通本专科学生要短,增加了管理难度。因此,在多年“抓管理促学风”的理念下,辅导员队伍多举措、大力度狠抓学风建设的条件下,校企合作、中外合作办学的学生管理成为学校学生管理的新课题。3转型发展视阈下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对策   第一加大航空类和工科专业背景辅导员的引进力度,力争实现辅导员队伍在知识结构上与学校特色学科、专业类别相匹配。滨州学院的转型发展需要与之相匹配的辅导员队伍,辅导员专业背景与所带学生的专业相近,将更好的发挥辅导员在引领学风建设、指引思想理念、注重服务育人的重要作用。根据学校辅导员的现状,在注重加大引进力度的同时,要充分考虑所需辅导员学习阶段的专业背景,从而进一步改善学校辅导员队伍的专业类别,使之更好的服务转型期学校所培养的各类学生,更好的服务学生的成长成才,更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的规划,更有效的引领学风建设。
  第二,加强辅导员转型培养培训,建立健全转型激励机制,不断推进辅导员队伍专业化、专家化。目前学校辅导员更多忙于事务性的工作,注重抓学生的日常管理和学风建设,外出学习培训的机会少,仅有42.86%的辅导员参加过省级及以上的培训班,接受现代教育管理理念、提升专业技能的路径较少,与学校转型发展亟需“一专多能”型的辅导员的要求不相适应。
  学校应加大对辅导员队伍外出培训的支持力度,建立外出培训专项计划,支持辅导员更多的走出去参加学习培训和挂职锻炼,学习国内先进高校的学生管理理念,取得与学生发展密切相关的各类资格证书,鼓励辅导员在职攻读博士学位,不断推进辅导员队伍专业化、专家化。
  第三,创新辅导员分配模式,提高辅导员配备与专业转型的契合程度,实现院系学生管理的均衡化发展。目前滨州学院辅导员分配主要参考二级学院辅导员与学生数量的师生比,适当考虑航空类学院“准军事化”管理对辅导员要求较高的实际问题,但隨着学校转型发展的需求,越来越多的校企合作和中外合作专业的涌现,二级学院问本专科、高低分学生的区分度逐步增大,随着带来的学生管理差异性逐渐显现。因此,在现有的分配模式基础上,二级学院问学生层次差异、专业差异、辅导员综合管理能力差异成为影响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效果发挥的重要因素,亟待纳入辅导员分配的参考指标中去,形成与学校转型发展相适应的科学化、合理化的分配方式,为学校转型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第四,开展以服务转型发展为中心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念和实践探索,加强思想引领和学业指导,服务学生成长成才。当前滨州学院明确了以航空为主要特色的“应用型”办学定位,主动对接产业行业需求需要、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办学、以服务地方需求为主线成为新的发展目标,这就要求学生在搞好专业理论学习的基础上,要注重动手实践能力的锻炼,增加参与实习实训的时间,积极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辅导员队伍应该在普及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专业类型、就业方向、专业特点,进一步探索加强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工作理念和模式,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培育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加强学生学业和职业生涯规划的引导,增强学生对应用型人才的认可度,引导学生理性、科学认识分类培养模式,因材施教,实现人人成才。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499850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