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校德育的心理学载体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高校德育同心理学的有机结合,与时代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以心理学为载体,提出了心理学与德育相结合的可能性与必要性。同时将模仿学习、积极心理学、焦点解决短期技術、心理契约等具体心理方法引入到高校德育工作中,对丰富和创新德育工作方式,完善德育学科体系,提高德育工作的有效性提供了可行的路径。
  关键词:德育工作;心理学;大学生;职责
  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标识码:A
  高校做为人才培养的摇篮,承担着育人的重要职责。随着高校危机事件和心理问题学生的层出不穷,社会对高校的德育工作提出了质疑,同时也对高校育人理念提出了新的要求,心理育人、思政育人等其他育人模式便应运而生。但是,孤立的育人模式并不能解决现实问题,因此很多教育者开始尝试跨学科、跨领域的协同教育来解决教育困境。其中心理学的方法已经被广泛地运用到学生管理、思想政治教育等学生工作方面。在大德育的环境下,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也离不开心理学的科学和理念。
  1 德育工作运用心理学载体的研究依据
  1.1 现实依据
  2018年9月10日全国教育大会强调“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高校德育体系包括思想、政治、道德和心理健康教育。当前国内高校已经基本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到了德育工作中,是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二者的融合大多数只停留在理论层面和顶层设计理念层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很多高校都是以孤立的状态存在的,只是按部就班地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通过课堂教学和活动设计来传播心理健康知识,并没有进行有效的学科渗透和实现课程育人的目标。德育工作停留在关注学生的道德建设上,着重强调政治性,内容多涉及国家形势、方针政策等,不能接地气地发挥学生在自我教育中的主动性。很多教育工作者忽视了心理素质在学生道德素质培养中的作用。
  德育工作方法创新与发展的迫切需要。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一直饱受诟病,其中工作方法落后是主要原因。高校德育工作的开展多以说教、灌输等被动的填鸭式进行,学生是德育教育的被动接受者。教育过程忽略了学生的接受意愿和选择性。多元化的世界给学生们带来了形式多样的教育形式,学生们越来越想从原本的被动接受教育的模式中摆脱出来,充分利用学习者在学习中的主动权。而心理学中的积极心理学、心理契约、焦点短期技术等运用到高校德育工作中,能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让学生主动构建知识体系,加强在学习过程中的掌控感和趣味性。因此,德育工作的创新与发展迫切需要与心理学相融合,增强高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1.2 理论依据
  虽然德育与心理学方法分属不同学科,但是两者具有同向同行的工作机制:一是目标的相关性。马建青认为,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互为补充相互结合,表现为二者在目标上是为促进入格的健康与完善,在内容上是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在方法上都遵循心理行为的发展规律等方面[1]:二是内容的互补性。德育工作主要着眼点在于大学生的思想层面,而心理健康教育更注重人的个性发展和个体潜能的挖掘。通过心理学的方法培育学生在知情意等方面的协调和积极发展,以此来做为德育教育的基本素质。同时,德育的个体内化过程需要有良好的心理准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有助于道德素质的提高和道德自我的形成。
  2 高校德育工作的心理学载体的运用渠道
  高校德育与心理健康工作在工作方法上具有重叠性,同时不断吸收和借鉴彼此优秀的方法,从而提高教育的实效性。作为一门应用型学科,心理学的一些教育理念和特色教育方法能够为德育工作起到助力作用,加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1 模仿学习,发挥榜样的力量
  行为主义心理学家班杜拉曾经做过一个实验,让A、B两组儿童分别观看两个内容不同的录影带,A组学生看到的是视频中的孩子因为打了一个玩具娃娃而收到了糖果做为奖励,B组的儿童看到视频中的孩子因为打了玩具娃娃而遭到成人的打骂。看完录影带之后分别将这些儿童放在一个摆着玩具娃娃的房间。结果显示,A组的儿童模仿了视频中打娃娃的行为,B组的儿童几乎不去打娃娃。在道德教育中要注重从模仿学习到创新建设的过程,从社会上涌现出来的道德标兵到学校一线工作的教师,甚至学生身边的学生榜样都是学生可模仿学习的对象,是活生生的道德学习教材。
  学生的道德模仿一般会经历两个阶段:初级阶段(简单机械的模仿行为,往往带有功利性)、高级阶段(不只是停留在行为的简单复制,而是能产生与被模仿对象相同的道德心理,并形成道德认同)。教育者要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榜样,对道德榜样进行区分和辨别。只有高度认同的道德榜样才能促使学生的道德约束从他律阶段逐步过渡到自律阶段,最后成为自身素质的一部分。
  2.2 资源取向,注重学生潜能发挥
  心理学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都是以探寻问题的原因为工作的切入点,因此,释梦、催眠、原生家庭等一些心理学词汇走入大众的生活。比如,一个青春期的学生在公共浴池偷窥异性洗澡,这到底是一个心理问题还是道德问题呢?如果仅仅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是否能纠正他的偷窥行为呢?道德教育如果只是停留在说教和灌输,道德内化的进程会十分缓慢,甚至一些道德的评判会影响个体的成长。因此要将以问题为中心的教育视角转换为以发掘资源为取向,注重培养基本道德水平,弘扬爱国、孝道、友爱、尊师、敬老、扶弱等道德类型。充分挖掘和鼓励学生的道德特色,以点带面促进学生自身的道德水平提高。
  德育工作应该汲取心理学中正向的、积极的理念,运用咨询技术,科学地与学生沟通,帮助大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自己。始终对学生保持“积极关注”,给予其更多的鼓励与赞赏。尤其,在学生探索出自己的优势资源时,教育者要创造条件帮助学生充分利用优势资源。在教育者支持和鼓舞的动力推动下,不仅学生的成功以及这些成功隐含的力量得到了肯定和强化,师生关系也向积极良好和谐的方向发展[2]。   2.3 积极心理,奠定道德基石
  积极心理学要培养具有积极人格的人,具有积极人格的人能良好地适应社会,运用资源贡献社会。他们能够积极地面对困难和挫折,乐观迎接人生的挑战。这种积极人格的培养要依靠积极体验来完成。因此,在德育工作中也要找寻学生在道德提升过程中的动力和乐趣,也就是道德建设过程中的积极体验。但是,目前道德教育往往都是单方输出,被动接受,很多学生对于德育很排斥。正是由于在德育过程中没有激发学生的积极体验,才让德育工作缺乏实效性。从道德的发生意义上讲,只有当人从内心体验到某种价值,产生认同、敬畏、信任的情感,或产生拒绝、厌恶、羞愧的情感时,才谈得上道德学习和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当学生有了更多的积极体验后,学生就会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这种要求由于是来自于学生自身,所以它更容易形成某種人格类特征。
  2.4 心理契约,共建道德联盟
  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依靠“以人为本、以心换心”。而非通过规章制度、法律法规等刚性要求来实现。学生口头的承诺和形式上的遵守并不一定是道德内化的最终呈现形式。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首先就体现在教育主客体的平等关系的建立。德育心理契约区别于文本契约,它是一种情感契约,可以做为文本形式契约的重要补充。这种契约是以平等、互利、信任、期望等为基础,通过对话、沟通来履行心理契约的内容,契约的内容往往不固定,会随着契约双方的关系变化而做出调整。构建出良好的心理契约,既能遵循德育宗旨,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又能开拓德育渠道,增加德育途径[3]。因此,通过建立心理契约的方式来促进德育工作的发展,不仅是现代德育的一种创新性的探索,同时重视德育心理契约的存在并发挥其作用,对现代德育是一种十分有益的探索,而且对建立和谐的德育关系,提高德育效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5 聚焦目标,寻求解决之道
  传统心理学努力探寻心理问题背后的原因,后现代心理学方法更注重解决当前问题和关注未来发展。在德育工作中也需要顺应时代的发展转变教育方式。用正向的、指向未来的、聚焦目标达成的解决之道去促进学生道德水平的提升。通过激发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动力,鼓励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未来,教育者通过运用正向的、积极的语句鼓励学生探索、创新解决问题的方法,要相信学生才是解决自己问题的专家,教育者对于学生的期望也是学生努力寻求问题解决的动力。能找到自己问题的解决之道,还可以使学生对未来充满信心与期待。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曾经说过:在咨询的每一个阶段,我们都不能偏离鼓励轨道。同样,在德育工作中,教育者们也要秉持心理学视角,通过鼓励、尊重、期望来与学生进行思想的交流和力量的给予。
  德育工作者往往过度关注“问题学生”,工作中容易出现对学生贴标签、道德评判等,甚至建立问题学生档案,以便教育和管理。这种“特殊”的关照,让学生丧失了自我效能感。工作中应以学生身心发展为关键,扭转学校德育工作表层化倾向,使之转变为育心为主的德育模式。将“重点关注”转换为“重点关怀”,真正做到以德养心,以心育德。
  3 结束语
  高校德育工作引入心理学的理念和方法,可以加强对大学生价值的干预与引导,在大德育的环境下,实现德育的“宏观调控”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微观渗透”。借鉴心理咨询技术的以人为本的思想,突出学生作为教育主体,而不是简单的灌输与说教,在尊重大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依据客观现实,平等地交流与分享彼此的成长经验,拉近距离,实现价值观的引导,促进大学生自由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马建青.论高校心理咨询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3(2):50.
  [2]徐刚,范桂森,韩卓丽.高校德育新展望:焦点解决短期咨询[J].知识经济,2011(7):81-82.
  [3]张彧,陆卫明.论德育心理契约的价值[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14,16(5):104-108.
  基金项目:2018年吉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吉教高字[2018]30号)。
  作者简介:邹洪伟(1983-),女,籍贯:吉林通化,学历:硕士研究生,职称: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505957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