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财务共享背景下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型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应用给会计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财务云共享中心、財务机器人等新的财务模式层出不穷,整个行业的工作流程、组织模式、人才结构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应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本文旨在通过分析高职会计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人才培养新路径,提高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教学水平。
  关键词:财务共享;校企合作;会计专业;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9)12-0156-02
  一、 行业内财务云共享中心的兴起
  2013年12月6日,财政部颁布了《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规范》(财会 [2013]20号),该工作规范第三十四条明确指出:“分公司、子公司数量多、分布广的大型企业、企业集团应当探索利用信息技术促进会计工作的集中,逐步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随之,很多大型企业、跨国公司都建立起了自己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将会计处理标准化和自动化,从而提高运营效率,还节约了大量的人力成本。ACCA(2017)《中国共享服务领域调研报告》显示“年收入100亿人民币以上的受调研企业中,76.0%的企业建立了共享服务中心;年收入100亿人民币以下的受调研企业中,38.1%的企业建立了共享服务中心”。财务共享中心的出现将替代90%以上的费用报销工作,替代70%左右的往来账项、总账管理、资产管理等工作,但对于预算预测、数据分析、管理报告等工作仅能替代20%左右。
  二、 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随着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逐步普及和应用,对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实践与教学带来了较大的冲击。
  (一)财务共享对会计核算岗位人员的需求急剧减少
  目前,不仅华为、中兴等大型企业集团建立了财务共享中心,越来越多中小型企业也在纷纷建立财务共享中心,特别是代理记账企业。近期,很多代理记账企业纷纷建立起财务共享中心,将中小微企业的业务借助新型信息技术和财务共享来实现财务核算的规模经济,精简核算岗位的人员数量,从而降低成本。毋庸置疑,这对于高职会计专业的就业规模将产生巨大冲击。
  (二)财务共享对会计人员素质的要求显著提高
  以往会计专业的教学重点在于会计技能的教育,特别是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也仅注重会计核算的内容,对于战略、经营决策方面的教学内容少之又少。而在财务共享中心的背景下,核算业务将被智能技术所替代,未来的财务部门将是企业核心管理层的有机组成部分,其作用在于为战略、经营决策提供重要的信息和分析,从而支持公司的价值创造活动。而这对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要注重培养学生掌握新信息技术,注重培养数据挖掘能力,培养方向要从以往的单纯技术人员转向复合型管理人员转变。
  (三)会计教学与企业实际需求相脱节
  教学与实际需求相脱节有以下几方面原因。一是教学过程中往往传授的只是会计的理论知识和简单的模拟操作,而其复杂的社会属性和业财联系并没有在课堂教学中体现。二是部分教师自身的实际工作经验匮乏,自身未在企业工作过,从学校毕业后直接站上讲台,导致传授的教学内容趋于程式化,没有与企业对会计岗位的需求有效结合。三是高职院校有些老师继续学习、终身学习的意识不够,多年讲授同一门课程,不注重知识的更新换代,对于每年都在变化的准则、法规的细节不及时学习,又不从事实务工作,很容易造成传授的知识本身就已落伍,跟不上企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
  (四)教学手段在培养学生会计职业素养方面的不足
  目前,各高职院校虽安排了较多的实践教学课程,但主要采用的是会计电算化模拟实训、ERP沙盘模拟实训,虽然可以了解会计核算的业务流程,然而缺少会计从业必备的职业素养方面的培养。特别是针对目前逐渐普及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来说,毕业的学生无法适应流程再造的共享新模式,以至于企业对新员工不得不进行必要的入职前培训工作。
  三、 财务共享时代高职会计人才培养的路径选择
  (一)校企共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创新协同育人机制
  校企双方搭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就是能够满足双方各自利益的绝佳抓手。一方面,企业需要学校的知识支持与人才支持以降低搭建和运营中心的成本;另一方面,对于学校而言,有了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合作才会有高质量的工学结合教学。校企合作是基于市场需求、社会需求及目标导向的,职业院校与企业共同培养人才以达到“双赢”的模式,是财务共享趋势下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
  (二)通过“引进来”策略将“企业搬进校园”
  一直以来,会计专业的实践教学存在两个痛点:一是因为企业场地受限,一次性接收实践学生数量有限;二是因为专业特点,实习期间很难接触到核心业务。基于此种情况,学校可以探索将企业引进学校的模式,由院校提供场地,企业提供软件平台,在学校内部建立全面仿真企业实践课堂——财务云共享中心,企业派师傅入驻,建立企业化的工作制度和文化,让学生足不出校便可感受到企业会计实务操作的流程,感受到会计实践的真谛,完成从财务核算—财务管理—财务分析的岗位体验,成长为企业真正需要的管理型财务人才。
  (三)承接企业客户的代账和财税服务业务,实现从模拟到实战的转变
  利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可以通过共享平台承接全国各地以及当地企业的真实业务,学生在学校和企业“双导师”的指导下完成代税、代账、分析、咨询等业务,真正实现从模拟到实操的转变。通过各行业的真实业务对学生进行带教培养,经过严格的业务考核开展财务业务处理,在恰当的分层策略和相互作用中得到最好的发展和提高,实现学生到职场会计人的转变与融合,让学生毕业后能够平稳而迅速地进入职业成长通道,降低学生职业成长的成本,让学校的教育在行业内更具影响力。
  (四)校企联合,“学生学徒”双身份实现招生招工一体化
  学校和合作企业共同研究制定合理、有效、符合地方经济特色的招生与招工方案,并制定招生招工一体化管理办法。在建设过程中应不断总结,建立制定并完善校企协同育人工作管理办法,建立教学实施、质量监控、评价及反馈等制度,打通用工、就业渠道,实现“毕业即就业”的良性机制。
  (五)优势互补,建立“互聘互用”的双导师机制
  学校联合合作企业共同制定双导师管理办法,明确导师的标准、职责和待遇,制定并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立与奖励、薪酬挂钩的兼职教师参与教研、教改项目的激励机制,建立校内教师到企业挂职实践的机制,将教师下企业实践作为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
  四、 总结
  财务共享模式的新趋势对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既带来了无限的挑战,也带来巨大的机遇。学校通过与企业深入合作共同建设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是解决会计人才培养过程中变仿真模拟为真岗真做的关键,是强化会计专业人才职业核心竞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张瑞君,陈虎,张永冀.企业集团财务共享服务的流程再造关键因素研究:基于中兴通讯集团管理实践[J].会计研究,2010(7).
  [2]刘江华.多元化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会计学专业为例[J].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 (2).
  [3]刘胜强.基于“校企合作”的会计实践教学研究[J].财政监督,2016 (16).
  作者简介:
  刘顺姬,女,黑龙江哈尔滨人,博士,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会计理论与方法、行为经济学;
  闫佳,男,陕西西安人,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助理研究员,南昌大学中国中部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研究方向:职业教育。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510662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