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发达地区城乡中小学教师流动失衡问题的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中小学教师是重要的人力资源,教师资源的配置具有较强的流动性,当前欠发达地区中小学教师流动的主要问题在于城乡区域间的流动失衡,由于经济基础薄弱、发展滞后、保障机制不健全等客观问题,导致城乡中小学教师流动表现出流动方向的单向失衡、秩序上的无序和人才的隐性流失。改善这种失衡需要行政部门加强制度层面的保障建设并重视对非制度层面的科学引导。
关键词:教师资源;教师流动;失衡
近年来,国家采取各种举措加大对基础教育的投入保障力度,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化发展,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的基本建设方面已取得明显成效,区域间的教育资源硬件差距已日益缩小。当前制约城乡区域间义务教育均衡的关键难点主要来自“软实力”方面的教师问题。在经济发展落后的贫困地区,“有教室缺教师”的现象仍然存在。从资源配置的视角来看,中小学教师作为重要的人力资源,不同于硬件“物力资源”配置的稳定性,其自身具有较强的流动性。欠发达地区中小学教师流动的主要问题在于城乡区域间的流动失衡问题,不合理的流动现象甚至造成一些贫困地区中小学教师流失问题日益加剧,直接加剧了教育资源区域间的不平衡,影响了教育公平,给原本就基础差、起步晚、优质教育资源匮乏的欠发达地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化发展带来成本损失。
结合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在教育领域的反应,表现为人民日益增长的优质教育资源需求和当前优质教育资源发展不平衡及总量不足之间的矛盾[1]。教师是核心的教育资源,我国区域间义务教育发展的不平衡大多是因为不同区域和学校之间优质教师资源的不均衡配置。不合理的教师流动现象加剧了区域间资源配置的不平衡,这一矛盾在欠发达地区表现得更加凸显。因此,探析欠发达地区城乡中小学教师流动失衡问题,对于推动构建合理有序的教师流动机制,解决社会主要矛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社会流动视域中的教师流动
社会流动是社会成员从某种社会地位转移到另一种社会地位的现象,其本质是社会关系发生的改变。在一个既定社会结构中,如果转移流动的方向是由较低社会地位向较高社会地位流动,流动方向则视为上升流动,反之,视为下降流动。社会成员从一种职业转移到另一种职业,基本保持其原收入、声望以及社会地位不变的流动视为水平流动(陆学艺,2004)。而教师流动作为一种职业流动,也是社会流动的一种表现。在社会流动的视域中,教师流动的行为包括两方面内涵,一方面是指合格的劳动者进入或退出教师劳动力领域,另一方面是指劳动者在教师劳动力领域的自然流动。在此,本文主要关注教师劳動力领域内部的流动,即中小学教师在区域之间、学校之间的教育空间位置上发生的变动。教师流动在路径方向上既有可能是一种职业间水平层面的流动,也可能是一种以人才流动为特征的向上或向下的流动。教师流动会受到经济、管理以及心理认同等内外多方面因素的影响[2]。
二、欠发达地区城乡中小学教师流动失衡的表现
评判教师流动的合理与否,在于教师流动这种社会行为能否对区域间教师资源的充分利用以及协调发展产生促进作用[3]。受自然环境、历史、经济等因素影响,欠发达地区主要存在经济基础薄弱、发展滞后、保障机制不健全等客观原因,对于运行合理的教育人力资源流动存在制度管理上的无奈,不合理的中小学教师流动成为影响区域间城乡教师资源合理配置的障碍。同发达地区相比,欠发达地区的中小学教师资源在结构上原本就存在数量缺口的现状,加之经济发展落后,不能提供优越的工资待遇和配套福利保障,使得中小学教师职业缺乏吸引力和竞争力,在教师流动实践中表现出单向失衡、无序流动和隐性流失的特点。
(一)路径方向上存在单向失衡
从教师流动的路径方向来看,合理有序的中小学教师流动应具备有序的“双向”流动特征。既包括农村地区教师到教育资源较丰富的城镇地区学校进修学习,又有城镇地区学校教师到条件落后的农村地区学校传授较先进的教学理念和经验,并且能正常归位于原来的位置继续发挥更大的人力资源作用。现实却是农村地区和薄弱学校最缺乏优秀教师,也最需要来自先进地区的教学经验前来支援,然而,受到劳动力市场城乡二元结构及人才流动的极化效应影响,欠发达地区中小学教师的流动在城乡区域间的表现主要以不平衡的单向向上流动为主,资源平台较差的农村地区中小学教师更向往流动到城市地区,而身处资源优势较强的城市地区教师却很少主动流动到农村地区。即使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流动现象,也是因上级行政命令产生的短期被动行为,更多是浮于形式,未能真正起到彻底改善欠发达地区特别是农村地区中小学教师资源短缺的困境。
(二)流动秩序上存在无序性
为缓解农村地区教师资源紧缺的局面,国家一直积极深化改革中小学教师管理制度。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明确提出推动城镇优秀教师向乡村学校流动。要全面推进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县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为组织城市教师到乡村学校任教提供制度保障[4]。欠发达地区的教育综合治理能力较发达地区相比存在较大差距,许多地方尚未能建立健全中小学教师“流入流出”机制,对制度的执行和监管存在一定漏洞。在推行城乡中小学教师流动相关制度时,并没有站在推动教育优质资源均衡发展的角度,只是单纯为了流动而流动,执行效果大打折扣。这样正好为非制度性因素影响教师流动的单向失衡提供了机会。不少地方在执行中小学教师流动政策时存在不遵从流动条件、不走正式的流动途径、不遵守流动规则的现象,导致中小学教师流动存在盲目无序的现象。农村地区教师骤然离职的现象也时有发生,突如其来的无序流动为流出地区的学校带来教学活动上的秩序失衡。
(三)流动存在隐性流失性
教师面对职业流动选择时,其个体的“理性人”身份会发生作用,教师个体容易出现趋利性的流动行为。从经济因素来看,欠发达地区中小学教师职业待遇普遍较低,城乡间、区域间以及校际间的教师待遇差距拉大,尤其是教师在工资、福利以及社会保障方面的差异,使得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学校在各方面都处于不利的竞争地位,中小学教师职业严重缺乏吸引力和竞争力。甚至在不少农村地区出现中小学教师这一职业成为退而求其次的职业选择,当有更好的职业机会出现时,那些自身具备优势条件的教师会想要通过各种途径离开。包括专门用以缓解农村地区师资力量缺口的特岗教师也存在较严重的流失现象。一些特岗教师在服务期满后,甚至因为待遇太低,选择放弃转岗入编,另谋职业。这种“招不来留不住”的困境本身就是社会流动过程中人力资源隐性流失的表现[5]。 三、改善欠发达地区城乡中小学教师流动失衡问题的对策思考
我国区域之间要实现教育公平,就务必要推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举措。推进城乡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除了财政的硬件投入以外,还要注重教师人力资源的配置,构建合理有序的中小学教师流动秩序是实现区域间优化教师人力资源配置的重要途径。特别是针对欠发达地区原本就存在的教育人力资源短板現状,要改善城乡区域间教师流动失衡的问题,需要政府、学校以及教师三方面因素共同形成合力,高度重视教师流动工作,一方面在保障机制上要继续加强制度层面的建设,另一方面要注重加强非制度层面的科学引导,采取有力的举措,积极推进中小学教师进行合理有序的流动。
(一)加强制度层面的保障
要扭转城乡区域和校际间教师流动失衡的局面,必须要建立健全政府主导的合理长效的城乡教师流动保障机制,采取措施推动教师向有需要的区域和学校流动,特别是从城镇向农村、从中心发达区域向偏远贫困区域流动,快速缓解农村地区薄弱学校师资缺口问题。行政部门应当加强教师资源配置的统筹协调能力,加强对中小学教师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改革,构建城乡区域间合理的教师流动秩序。继续加大经费保障,继续完善教师流动的补偿和激励机制,对流向条件艰苦的贫困地区和农村学校的教师,除了基本工资和福利待遇外,还应增加其他的补贴保障,并在职称晋升等个人未来发展上予以相应地倾斜,努力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带来的经济壁垒,在工资待遇、配套福利等方面有针对地向农村地区和薄弱学校中小学教师倾斜[6]。
(二)注重非制度层面的科学引导
在完善制度层面保障的同时,还要注重加强非制度层面社会观念的引导。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确立公办中小学教师作为国家公职人员特殊的法律地位,明确公办中小学教师职业除了专业性外还有公务性,并强化了教师承担国家使命和公共教育服务的职责,所以要强化教师的社会责任感,注重引导中小学教师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通过加大宣传引导力度,营造有利于稳步推行中小学教师流动政策的外部大环境,还要加强对教师职业道德和理想信念的教育、考察和监督,让教师真正意识到作为人民教师需要超越个人的狭隘私利,主动参与到教师流动中,为区域均衡发展献出一份力量。同时,还要注重提升农村地区中小学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和成就感,让教师充分理解教师流动政策的积极影响,在合理有序的中小学教师流动中提升其个人的专业发展,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更好地实现社会公平。
参考文献:
[1]罗正鹏.新时代中小学教师流动的困境及其应对[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9
[2]吴刚.教育社会学的前沿议题[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
[3]韩淑萍.我国教育均衡背景下教师流动问题的研究述评[J].教育导刊,2009.
[4]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的通知[Z].(国办发〔2015〕43号).
[5]王凌霞.王开琳 马雪玉 农村中学教师隐性流失对教育的冲击及其应对[J].教学与管理,2017.
[6]宋辅英.县域内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合理流动机制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0.
作者简介:姚怡超,男。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520748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