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巢湖民歌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路径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近年来,文化旅游产业热度不断攀升,具有地域特征的传统文化和旅游产业的有机融合成为必然趋势。巢湖民歌文化是成长于巢湖地域的传统根生文化,具有地方代表性,怎样合理开发巢湖民歌文化资源以助力当地旅游产业发展值得思考。本文从巢湖民歌的传承历史和传播现状入手,阐述对巢湖民歌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路径研究。
  关键词:巢湖;民歌文化;旅游资源
  一、巢湖民歌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现状
  (一)巢湖民歌文化
  巢湖位于皖中江淮之间,依山傍湖,风景优美,古代一直是政治、军事和宗教所青睐的“风水宝地”,随着历史的演变和文化交流,民歌文化在这片土地上应运而生,并逐渐发展壮大。巢湖民歌经历了由简至繁、由单一化到多样化的过程,主要以号子、山歌、小调为表现形式,表达劳动人民对于生产劳动、情感生活和风俗习惯等方面的浓厚情感。巢湖民歌既是巢湖区域历史文化的伴生物,又从不同侧面印记着巢湖区域的历史文化[1]。2006年,巢湖民歌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巢湖民歌文化是以“口传小曲”为载体的,由劳动人民历经千百年的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出来的,具有传承地域特色的历史文化、传统习俗和道德观念等作用的,源于物质生活又高于物质生活的一种文化形态,对丰富当地旅游文化和促进当地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具有研究价值和重要意义。
  (二)巢湖民歌文化资源开发情况
  巢湖民歌文化的延续以民歌传承和民歌传播为内在动力。所谓传承,指的是对某种技艺在师徒间的传授和继承的过程。巢湖民歌的歌者多为田间地头的劳动者,他们大多采取“望风采柳”的创作形式,即唱出所见、唱出所思、随时编词、及时谱曲、即兴创作、感怀而发,这样“生活化”的民歌创作形式导致巢湖民歌的传承缺乏系统性和规范性。所谓传播,是指两个相互独立的系统之间,利用一定的媒介和途径所进行的、有目的的信息传递活动。巢湖民歌的传播以口头传唱形式为主,但因民歌内容中方言色彩浓郁,导致民歌的传播范围受限。
  巢湖民歌文化内涵丰富,特色鲜明,是地域内的文化瑰宝,因传承断层和传播局限,渐渐不为年轻一代人们所重视,其文化资源也未能得到有效开发。民歌文化是环巢湖民俗文化中具有重要特色的文化之一,随着环巢湖文化和环巢湖旅游产业的不断融合,民歌文化应该把握契机,寻找途径,合理开发,扩大影响力和知名度。
  二、巢湖民歌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2006年,巢湖民歌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身份被人们广泛熟悉,当前,搭乘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快车,其又一次面临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因“非物质”特性,巢湖民歌在资源开发过程中缺乏“存在感”和“实体感”,给人们忽远忽近、若有若无的印象。
  (一)开发意识不强  文化资源流失
  纵观任何一个地域的民俗文化发展历史,民歌文化都是伴随着农耕文明发展而逐渐壮大起来的,现代工业文明的发展壮大逐渐挤压民歌的原生态创作环境,巢湖民歌无一例外地渐渐退出人们的日常生活大舞台,鲜为传唱。巢湖民歌以其极具特色的方言内涵和口述口传的特点,在现代流行歌曲的冲击下,失去了传承的动力。年轻一辈的人们因外出务工或离乡移居等原因,很少专注于根生文化的学习和传承,当下仍在坚持传唱的民间艺人多为年事较高的老人,巢湖民歌文化出现了传承的断层现象。只有自然生成的杰出的传者、众多有志向的承者,以及广大的受众的存在,巢湖民歌的保护与保养才能出现良性延续和良性循环[2]。多年来,巢湖地域的人们对民歌文化关注度极低,文化资源开发意识不强。巢湖民歌文化传承动力不足,内容缺乏实有物质承载,形象未能合理展现,与旅游产业的融合程度较浅,是区域内民俗文化流失情况较为严重的典型案例。
  (二)开发力度不够  宣传形式單一
  近年来,一批致力于巢湖民歌文化抢救与保护的组织团体诞生,一些以巢湖民歌展演为主题的歌会连年举办,巢湖民歌越来越多地以音乐会等形式被搬上舞台进行表演。巢湖民歌从民间口头传唱发展到专业艺术表演,这是一种有利于民歌文化传播的良性发展。笔者研究发现,自2006年至今,公益性质的音乐展演活动和比赛性质的歌曲竞技活动成为巢湖民歌对外宣传的主要途径。两种宣传方式都利用舞台表演形式传播民歌文化,但传播形式单一,传播时间受限,受众群体范围较小,可见民歌文化资源的开发力度严重不足。民歌天然具有生态美感,需要在特定的情景下展现其艺术风貌,但舞台场地无法契合歌曲内容,歌曲的原貌无法表现,歌曲的流传效果不理想。
  三、巢湖民歌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实现路径
  (一)加大宣传力度  打造民歌文化旅游品牌
  近年来,国家倡导发展具有鲜明特色的文化旅游项目,这样的契机促使各地区原住民纷纷返回根生地,发掘根生历史,寻找根生文化,以区域内原生态民俗文化融入旅游产品对外宣传。从现实情况来看,巢湖区域的旅游产业与民俗文化的融合度不是很高,对外宣传力度不够。
  当地有关部门应联合旅游行业企业,发掘一批以区域内原住民为主力的巢湖民歌学习者和传承人,培养他们系统、规范地学习巢湖民歌文化,组织他们深度发掘巢湖民歌文化旅游资源,引导他们走出来,为家乡民歌文化做代言,帮助他们发挥自身优势,参与旅游企业的各项工作,从而促进巢湖民歌文化真正有效地融入环巢湖旅游产业,同时,做到“文化融合不牵强、文化旅游有特色”,着力打造巢湖民歌文化旅游知名品牌。
  (二)落地实地景区  开发民歌文化旅游产品
  如今,音乐会、竞技比赛等形式已经不能满足巢湖民歌文化更广泛的宣传需求,结合“云南·印象”实景舞台剧的案例来看,文化资源借助景区实景环境进行展演的宣传效果最好。近年来,环巢湖旅游产业已初具规模,以“三瓜公社”为代表的一批饱含地域风情特色的旅游产品被人们广泛喜爱,巢湖民歌作为根生文化艺术,与这些景区的旅游产品天然具有共鸣,应落地于现有的环巢湖知名景区进行资源开发。政府部门应引导环巢湖景区发掘民歌文化资源,适度安排例如室外舞台剧、实景音乐会等形式的展演活动,同时,合理开发旅游衍生产品,提供巢湖民歌唱片集、巢湖民歌编本、巢湖民歌3D效果体验等销售服务,通过官方微信或者微博、专属App等加深大众对旅游目的地的认知,利用现代多媒体大力创新旅游地及文化产品的宣传形式[3]。
  (三)完善服务机制  形成民歌文化旅游产业
  巢湖民歌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不能只是歌曲与项目的简单叠加,要想真正实现民歌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融合,首先,要完善民歌文化旅游行业规范机制,严格考量民歌艺术与旅游项目的契合度,考虑文化艺术与旅游项目结合的美学价值。其次,借助互联网等信息化手段实现民歌文化旅游资源共享机制,例如搭建巢湖民歌文化旅游资源共享平台,不仅能为游客提供方便,也为当地文化旅游产业提宝贵经验。最后,任何一种特色旅游归根结底还是具有服务性质的,而游客的体验感是检验一种旅游产业内在价值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系统性地创建民歌文化旅游宣传机制,例如打造巢湖民歌展馆等文化示范基地,是为游客提供优质服务、增强巢湖民歌文化旅游产业品牌影响力的重要保障。
  四、结语
  巢湖民歌文化以悠久的历史渊源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为人们所喜爱,是区域内优秀的传统民俗文化。顺应时代潮流,巢湖民歌应紧抓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这一机遇,深度发掘资源价值,巧妙融合旅游行业,以大众乐于接受的、自主接受的宣传方式展现在人们面前。如此,巢湖民歌这一文化瑰宝可以助力当地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促进产业经济增长,其文化本身也能焕发生机,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申育林.巢湖民歌的历史解读[J].安徽史学,2013(6).
  [2]朱晓敏.浅议巢湖民歌的原生态传承[J].美与时代,2017(7).
  [3]童广路,刘庆广.全域旅游视野下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8(4).
  基金项目:2019年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有巢氏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SK2019A0948)。
  作者简介:张珮玮(1990—),女,安徽合肥人,助教,硕士,主要从事区域文化产业经济研究;吕 英(1981—),女,安徽巢湖人,讲师,主要从事会计、产业经济研究。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520820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