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金融背景下的互联网金融风险预警及策略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计算机信息技术快速迭代,“互联网+”的创新应用促使金融行业快速发展,金融行业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有效地将互联网的开放、公平、自由等特点融入传统金融行业,改变着传统金融行业的经营理念,丰富和便捷的金融融资方式和渠道,推动金融行业跨越式发展。本文从云金融视角下的互联网金融风险入手,对互联网金融行业内企业进行分析,提出在建立云金融背景下的互联网金融风险预警机制、预警指标及应对策略。
关键词: 云金融视角 互联网金融 风险预警机制 构建策略
在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近几年互联网金融企业信贷规模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带动传统金融企业发展,成为其新的利润增长点,满足了普惠金融发展的需要,满足了个人消费升级对信贷的需求,分散了互联网金融企业的风险。但是由于规模发展快、企业快速壮大、企业发展禀赋各异等原因,互联网金融企业缺乏规范化,大多未能建立完善的监督体系与风险管理体系,导致当前的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安全性与合法性问题逐渐显现出来。因此,互联网金融企业降低风险的需求迫在眉睫,企业必须建立完善云金融背景下的互联网金融企业风险管理、预警机制,将风险管理体系化、制度化、科学化。
一、云金融视角下的互联网金融风险分析
云金融是基于互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商业模式应用的金融产品、信息、产品、服务、用户、机构,以及金融云服务平台的总称。在当前的云金融视角下,互联网金融呈现出的风险较多,并且不同的风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甚至呈现出相互制约情况,根据《巴塞尔协议》,互联网金融风险分为三大类:法律政策风险、商业风险和技术风险,具体如下:
(一)技术风险
技术风险主要是指技术选择风险与安全风险。一方面,随着互联网与金融行业的不断融合,互联网金融企业对技术的依赖程度日益提高,技术团队人员素质的强弱,对新技术新方法与现有业务的融合显得尤为重要;另一方面,在发展过程中技术风险逐渐凸显,如由于操作失误或者操作不当,以及安全漏洞的原因,导致现阶段的金融企业内部操作系统风险出现,严重影响互联网金融企业安全。
(二)法律政策风险
法律风险主要受国家因素、政策因素、行业因素以及机构因素影响。随着近几年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互联网金融已经成为了金融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互联网金融本质上,是其资金供求需要双方利用金融业务平台进行交易,由行业、国家层面管理者以及相关管理监督机构出台相关管理办法和措施,进而形成平台。互联网金融企业在平台中发展业务,要受到监督管理机构已出台政策法律法规的制约,企业必须在法律框架下进行运营,故而互联网金融企业存在法律政策风险,企业必须不断化解和防范法律政策方面面临和将要面临的风险。
(三)商业风险
商业风险包括市场风险、信誉风险、操作风险。在当前云金融影响下呈现出明显的时效性,整体扩散速度较快,在实践应用过程中,市场更新迭代更快,竞争加剧,新进入企业门槛相对以前较低;信誉风险又分为自然人信贷风险和企业信贷风险,自然人借贷人缺乏自我约束能力,不守信用容易造成违约风险,企业信贷风险在于受到市场环境因素影响,造成经营状况欠佳,导致资金断裂,最终产生还款风险;操作风险指互联网金融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由于人员操作缺陷、不当、内部流程不够完善等导致,最终造成较大的破坏,如破坏交易数据、操作数据等,直接影响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开展。
二、云金融背景的互联网金融风险预警机制及策略
对于现阶段的互联网金融企业风险来说,通常选择量化的方式进行测评,明确其风险评估指标,灵活应用综合分析进行指标的定性,满足当前的发展需求。
(一)明确互联网金融商业风险的权重系数
在云金融视角下,互联网金融应建立完善的风险评估指标体系,设计风险预警综合评分,以权重系数为基础进行分值测定,设定预警区域范围,明确互联网金融企业不同评分对应的风险等级。在进行风险测度过程中,互聯网金融企业风险的权重系数设计是重点内容,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测度市场存在的风险与操作风险,同时还包括声誉风险、信誉风险等,明确其各项指标的具体权重系数,满足当前的需求。与此同时,对于现阶段的互联网金融预警机制来说,还应根据实际情况对风险预警评分,对各类风险权重系数进行分析,以保证其合理预警。
(二)分析互联网金融商业风险的维度
互联网金融商业风险中,其业务存在明显的风险维度,主要包括市场风险维度、操作风险维度、信誉风险维度。对于不同的维度都具有丰富的风险内容,难以利用单一的指标化对其进行客观的描述分析,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结合互联网金融的属性进行创新融合,从不同的维度分析互联网金融商业风险指标,保证其准确性,以客观的角度与主观的思维进行综合分析,实现合理的设计与优化,形成完善的互联网金融风险其预警机制,保证其满足自身的需求。在进行互联网金融商业风险预警过程中,对定量指标进行精细化挑选和分析,选择不同的方式进行调查,灵活运用综合评价方法计算出具体的互联网金融商业风险预警评分,同时以云金融视角为基础,积极进行完善,构建完整的商业结构模型,明确各因素之间存在的相互作用性,分析金融商业风险与模型指标之间存在的关系,构建满足市场要求的风险预警机制。
(三)优化互联网金融商业风险的各类指标
分析互联网金融商业风险的各类指标体系,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互联网金融商业风险指标可以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指现阶段互联网金融企业的企业指标,如常见的企业规模指标、财务、经营、运营、管理状况等;第二部分,主要是指当前互联网金融企业的整体性指标,如常见的企业信贷质量、资产规模、负债与资产匹配数量等;第三部分,主要是指互联网金融企业与企业之间存在的指标,如常见的金融企业之间的产品数量、种类、客群定位、业务发展模式等,具体如表1所示。 三、云金融背景的互联网金融风险预警机制结果分析
对于现阶段的互联网金融风险预警机制来说,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一般以评分的形式,以评分达到阈值作为预警的临界值点,当其超过该分值时发出警报。对于该阈值点来说,在确定过程中,需要灵活应用其历史样本数据信息、数据模型等进行深入地分析评估模型性能,以及结合实际业务情况需要进行确定,并灵活分析金融平台呈现出的风险偏好,综合平衡加强客户与融资平台之间存在的关联性分析,充分利用大数据特点,对其进行监管与评估,明确金融企业的风险等级。
在进行风险结果预警分析过程中,应首先对其级别进行合理的定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项目分析,明确项目的实际风险,通常情况下将风险分为五个不同等级,以达到风险预警的目的。正常状态为等级1,关注状态为等级2,次级状态为等级3,可疑状态为等级4,损失状态为等级5。以等级1为例,在进行显示过程中,表现為正常,同时需要明确此时的业务类型,以保证其安全风险降低。对于等级2来说,则表示互联网金融平台可以继续开展相关业务,对已经处于等级2金融业务可以考虑继续。当互联网金融风险预警机制呈现出等级4时,则需要企业进行密切关注并深入地分析,根据实际情况探索相关业务的风险,明确其业务的合理性,同时做好相关的防范机制,进行有效的调整,及时采取合理的措施应对,降低信号的风险等级。对于处于等级5的业务来说,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合理的措施进行补救,灵活利用强硬的手段降低其影响,并根据实际对其征信进行评价,降低企业风险。
四、结论
综上所述,在云金融环境背景下,互联网金融企业商业风险的存在对企业发展产生直接的影响,甚至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的互联网金融商业风险预警机制,丰富风险指标体系建设,建立完整的风险评估模型并及时迭代,深入对现有的风险进行分析,探索全新的发展模式,对互联网金融的商业风险进行防范、预警及有效应对,最终达到安全管控互联网金融商业风险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霍学文.关于云金融的思考[J].经济学动态,2013,6:33-38.
[2]张西栓.基于金融压力指数的河南省区域金融风险监测预警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9,40(26):9-11.
[3]沈悦,王宝龙,李巍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金融风险识别及预警研究[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9(05):39-48.
[4]李明强,杨吉峰,刘相兵.区域金融风险预警体系构建研究——以山东省为例[J].西部金融,2019,10(04):84-87.
[5]王玲玲,郑振宇,王恒.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房地产金融风险预警体系构建——以柳州市为例[J].区域金融研究,2019,14(03):60-71.
作者单位:上海勃池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521686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