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时期国企财务管理及内部控制体系建设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经济发展格局的不断变化,产业竞争形势的复杂化、国际化、多元化特征,对国有企业原有的经营模式、内控机制与财务管理等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企业管理人员应在现代管理理念的指导下,在合理调整财务体系的同时,推动内控机制的协调发展,优化企业决策流程,增强应对复杂风险的能力。本文针对现阶段国企创新改革意识淡薄、内控机制不完善、财务管理体系信息化建设进程滞后等方面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对策,为新经济形势下国企管理改革的有序、科学推进奠定基础。
  关键词 新时期 国有企业 财务管理 内部控制
  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单位内部的管理制度与财务控制水平是影响企业长效发展、控制企业风险、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关键所在。为优化内控机制、建立完善的财务管控体系,企业应立足于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加强管理队伍的专业化建设,为国企保持产业竞争优势、从容应对复杂市场风险、贯彻降本增效目标、全面落实改革目标奠定基础。
  一、当前阶段国企财务控制与内部管理存在的现实问题
  (一)内控管理机制存在缺漏
  部分国企受传统经营理念与管理意识的影响,更注重企业经营效益的管理,对内部控制体系的优化调整不太关注。这使得财务管理工作缺乏规范、专业的指导,管理规范不健全,财务风险防控意识相对滞后。现阶段,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一方面为国企转变内控模式、推动财务体系改革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另一方面为企业改革需求的变化与发展目标的改革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风险问题。内控管理机制存在缺漏,配套的监督与保障机制不健全,制约了国有企业现代化、市场化的改革进程。
  (二)预算规划与管理缺乏战略性
  预算规划与管理工作是国企财务管理的重点。合理的预算规划可以对企业的财务活动进行指导,有效提升企业资源的实际配置效率。然而,当前阶段,部分国企对预算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预算管理的范围存在较大的波动性,预算管理的数据来源、政策导向往往不明确,预算指标长年固态化。这就导致预算更多流于形式,预算管理缺乏长远的战略性。预算指标与实际执行存在较大的偏差时,未注重导致偏差的动因分析,没有充分发挥国企的资源优势,预算规划与执行也存在不规范的情况,增加了财务管控的风险性。
  (三)管理队伍综合素质有待提升
  现阶段,国有企业改革向着市场化、产业化方向推进,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发展规划在提升企业产业竞争综合实力的同时,也对企业财务人员、管理人员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财务人员是财务管理活动中的重要主导者,对国有企业财务管理活动中的风险把控存在重大影响。部分财务人员对现代管理理念、信息技术、新会计政策等知识了解不全面,受传统工作思维的影响,导致会计核算、财务报告等工作存在部分问题,影响了国企内部控制的整体水平,使得财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提升。
  二、新经济发展形势下国企优化内控机制与财务管理的有效对策
  (一)全面推进现代技术平台的应用,优化资金配置的效率
  信息时代,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等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财务管理信息平台的建设成为强化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途径。国有企业要加强信息化建设,积极应用信息化技术,这样才能提高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的工作效率和质量。首先,国企应加强信息系统的优化升级投入,积极引进现代技术,如推广ERP系统的应用,对信息平台的功能进行针对性调整。这可以在提升会计数据统计、收集、核算等工作质效的同时,降低人为失误情况。其次,通过信息交互平台,可以实时了解产品生产、销售、研发等环节,为业财融合发展提供保障,实现对经营活动与业务情况的动态管控目标。第三,国有企业也要对信息系统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严格的控制,具体应该包括录入、数据、无痕迹控制等,进一步提升信息安全防护水平,降低财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为财务系统的高效、安全运行提供可靠的保障。
  (二)逐步健全内部审计机制
  企业的审计工作承担着重要的监督管理、约束引导方面的职能。为此,企业在开展内控机制与财务体系改革的过程中,应发挥内部审计的积极作用,完善配套的监督体系。一方面,内部审计应加大会计信息、财务核算、成本管理等方面的监管力度,保证财务信息的客观性与真实性,全面掌握国企的运营状况与效益、资产构成等信息,为内控机制调整提供依据。另一方面,企业应加强事前审计管控,具体来说,需要审计内部控制制度具备较强的完整性、科学性和可行性,当发现问题时要及时发现并改正,通过制度规范遏制违规行为。与事后管理制度结合起来,结合审计工作实践情况,提出合理的整改建议,通过事前预防对薄弱环节进行重点管理。除此之外,为增强国企审计工作的实效性、客观性,要增强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给予其独立工作的权限。这样可以减少一些上级领导的主观意识影响,进一步提升内控管理的水平,有效发挥审计部门的监督、规范职能。
  (三)转变内控与财务管理的工作理念,为管理机制的改革提供良好的环境
  针对现阶段部分国企内控管理机制滞后、改革创新意识薄弱等问题,企业应加强先进理念的宣传引导,转变管理人员、决策阶层对制度改革的认识,为内控改革与财务管理体系建设的高效推进提供良好的环境。具体来讲,首先,管理与决策层应深化对内部体系改革的理解,加强对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工作的重要性认识,在具体的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工作中能够起到表率性作用。其次,应该注重对职工思想认识的教育与引导,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听取职工的意见与建议,对不适应企业发展的规划进行改进。再次,构建覆盖全面、动态监管的风险用机制。企业应结合现阶段市场发展风险的表现形式、影响与危害等特征,大力宣傳风险防范理念,让管理人员在正确认识风险管理重要性的同时,树立起现代风险管控思维,可以有效预防、识别、控制风险问题。最后,管理人员应从实际工作中总结出规避风险的规律,根据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适当调整防范风险的机制,保证风险防范机制的实效性。
  (四)加大专业管理队伍的建设力度
  现代财务管理体系的改革与内部管控机制的完善,需要高素质人才队伍的支撑。为此,国企应加大对专业管理队伍的建设力度。首先,在人才录用与选拔的过程中,应结合用人需求,对录用条件进行调整,注重高素质、实践型人才的引进,为改革工作的全面、有序推进提供人才保障。其次,国企应拓展管理人员的专业培训途径,整合线上资源与线下培训资源,组织多样化的学习活动。定期聘请专业的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人员授课,不断更新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人员知识储备。最后,完善对应的激励机制与绩效评价制度。把职工的专业等级证书、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与职业素质等作为绩效考核的衡量依据,鼓励职工积极参与等级考试,自主学习,调整管理人员的知识结构,使国企财务管理队伍能够更快地适应改革工作。
  三、结语
  经济体制改革全面推进的背景下,国企应加强对财务体系的建立健全,完善内部管理与控制机制,在正确认识新时期国企发展定位的基础上,调整长效发展战略目标,发挥内控管理与财务工作相互促进的作用。此外,企业应站在全局的角度,统筹内部制度改革与财务体系建设的规划,促进企业制度改革目标的有效落实;通过组建专业的管理团队、创新融合现代技术、完善审计机制、营造良好的改革环境等方面,发挥新经济时代国有企业的行业标杆作用。
  (作者单位为重庆市铜梁区储备粮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 邵鹏郡“一带一路”大背景下国企财务管理面临的困境及对策[J].时代金融,2017(23):133.
  [2] 张伟.新时期下国企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体系的相关性探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8(03).
  [3] 刘红霞.国企财务管理在内部风险控制中的重要作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7(19):12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523980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