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项目管理中怎样平衡风险控制与成本控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在工程项目管理中,风险控制越来越被重视,但在加大风险管控力度的同时,必定会不同程度地影响项目成本。如何权衡风险控制和成本控制之间的关系,找到最有利于项目实施的平衡点至关重要,本文深入探讨关于风险控制和成本管理间的关系,并据此研究平衡风险控制和成本控制的措施,以实现最高效且可靠的工程项目管理方案。
  关键词 风险控制 成本控制 平衡
  一、前言
  随着工程建设市场的逐步成熟,工程建设项目中暴露出的问题也越来越明显。在网络大数据的推动下,大量工程案例广泛传播,尤其是中兴事件的发生和发酵,给各大企业尤其是央企敲响了警钟。中国交建作为排名第93位的世界五百强企业,风险管控也是强而有力的。但在实践过程中,风险管控和成本管理的关系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如何平衡两者的关系显得至关重要。风险控制是指项目执行人采用一系列的措施和方法,消灭或减少风险事件发生的各种可能性,或者减少风险事件发生时造成的损失。平衡点的设定需要项目管理者有一定的风险预判能力和较高的管理水平。本文分析风险控制一般会从哪些方面影响项目成本。
  二、风险控制与成本管理间相互影响的几种情况
  在工程项目管理中,风险控制措施影响项目成本的情况主要有以下4个方面:
  (一)不适用的风险管控措施和冗长的流程导致项目成本增加
  1.风险管控措施不适用。风险管控措施不适用,一般表现在公司管理体系中风险管控制度不完善、管理责任不清晰、项目风险识别不完全、应对措施制定不得当,这些问题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风险控制不到位,没有有效地控制住风险,最终导致风险事项的发生,致使项目产生较大损失。例如,制定公司管理体系过程中,没有贴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风险管控制度,或者照搬别的公司的制度,无法有效形成适用于自身企业发展的风险控制体系;再如,项目风险识别过程中,没有完全识别出各类风险,最终导致成本控制不力,产生损失。
  2.风险管控流程冗长。风险管控流程冗长主要体现在风险管控流程设置不合理,参与人员过多,审批过程缓慢,一旦风险事件发生,应对机制反应缓慢,不能及时高效地管控风险事件。例如,项目开始实施前,风险识别完成后发起审批流程,因审批流程设置人员过多,就会发生都负责又都不负责的情况,管理部门因职责分工不清楚相互推诿,审批时间过长导致项目进展缓慢,风险管控反而增加了项目实施的风险,造成了项目的延误,大大增加了项目成本,还可能引起合同纠纷。
  (二)用银行保函产品控制风险导致项目成本增加
  保函产品在履约过程中,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控制风险的手段,因其具有银行担保的性质,对申请开具保函一方具有很高的约束力,所以在履约过程中,能够很好地保护保函权益方的利益。但在实践过程中,一般企业规模越大、资信状况越好,银行保函类产品使用的成本越低,尤其是央企,在银行都有较高的授信额度,开具保函成本非常低;但对于中小型企业,尤其是民营小微企业,开具银行保函类产品的成本就相对高很多,甚至可能超出项目实施的基本成本。这种情况下,申请开具保函一方一定会将这些成本计入报价中,使项目产生额外不必要的支出。对于这类情况,重点研究两类比较常见的银行保函类产品预付款保函和履约保函:
  1.预付款保函。预付款保函一般是在支付预付款前支付方要求收款方开具的,为了保护支付方的权益,以防收款方在收到预付款后不履约导致支付方的损失。其特点一般是保函时间较短,有效期一般到交货后为止;保函金额与预付款金额一致。对于银行授信额度较低的企业,开具此类保函的成本有可能高于不要预付款而直接收到货款的成本。
  2.履约保函。履约保函一般是在合同签订后,项目开始前就要求承担主要履约责任的一方开具,为了保护被履约方的利益,以免主要履约方在履约过程中履约不力,导致被履约方的损失。其特点一般是保函有效期较长,一般要到工程竣工验收以后,保函金额一般为合同额的10%。对于银行授信额度较低的企业,开具此类保函的成本就更高了。
  (三)通过付款条件限制控制风险导致项目成本增加
  1.不支付预付款。为降低履约风险,有些项目在签订合同过程中约定不支付预付款,为了控制预付款风险,实际履约方产生了垫资成本,其就会将这类成本转嫁到报价中,实际增加了项目支出。
  2.付款进度相比项目进度严重滞后。在项目进程中,为了控制总体风险,放缓对合同相对方的付款进度,通过控制其进度款支付来控制其履约状况,而实际上合同相对方一旦出现垫资情况,就会考虑到垫资产生的资金成本,这些成本也必然会通过某种方式转嫁到工程支出中,实际也是增加了项目支出。
  (四)通过不合理限制分供商准入导致项目成本增加
  1.分供商准入条件过高。在风险控制管理中,另一个非常有效的措施就是挑选质量好、价格优、履约能力强、资金状况良好的企业作为长期合作分供商。这类企业多为较有实力的中大型企业。这类企业的特点就是体系完善、管理规范、经营状况良好。而这类企业的管理成本必然要高于一般的小微企业。如果不根据项目的实際情况,盲目地追求高大上,就可能增加项目成本。
  2.供应渠道过于稳定,缺乏有效竞争。对于过于稳定的供应渠道,如果缺乏有效的竞争,也可能增加项目成本。对于风险控制而言,找到长期稳定的供应渠道,自然是最好的控制措施之一,但如果这种供应渠道缺乏科学的竞争机制,就可能导致供应价格逐渐脱离市场价格,没有流动性的供应渠道参与竞争,实际也是成本控制的一个弊端。
  三、平衡风险管控和成本管理的措施
  平衡风险管控和成本管理最核心的点就是深入分析每个项目的实际情况,不能一概而论,要依据项目的特点和条件制定切实可行的风险控制措施,既要从宏观上严控项目风险,又要从实际出发,最大限度地节约项目成本,实现效益最大化。具体措施可以分为以下4个方面:   (一)制定高效可行的风险管控措施和流程
  首先,在制定制度和流程的过程中,要避免制定一成不变的制度和流程,应该首先将项目分类,从项目规模、项目预估效益、工期、实施难度以及其他内部外部重要的关键因素等方面对项目进行综合分析,在全面识别项目风险后制定贴合实际情况的措施和管理流程,这样才能制定出最有利于项目风险控制和成本控制的高效可行的管控措施。
  (二)合理使用银行保函产品
  对于银行保函类产品,也不应一刀切地都要求提供或不提供,应该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和选择的合作伙伴适当地选择保证方式。对于本身项目规模较大、效益较好、实施难度较高的,应尽量要求对方开具保函,因履约风险及其在项目中的重要性远大于项目成本的增加,且在此类项目中应优先考虑的是风险管控问题,一旦风险事项发生,产生的损失将是巨大的,那么付出一定的成本来控制这类风险就是非常有必要的;对于有些项目规模不大、效益较低、工期紧张、实施难度不大的,则应当优先考虑成本控制,因此类项目履约风险发生概率明显较前一类项目低,而高效运用资金和时间才是项目成败的主要因素,针对这类项目,就要变通地考虑保函的使用情况。从另一个角度分析,对于长期合作且在行业内具有较好口碑的企业,可以适当放宽保函要求。一方面这类企业可能本身开具保函并不困难,另一方面这类企业的履约能力较强,一般不会出现履约困难的情况;而对于开具银行保函确有困难或者大大增加成本的小微企业,则要通过变通的方式控制风险。
  (三)用高质量的项目管理能力控制项目风险,而不是牺牲成本来控制风险
  高效的管理项目才是控制风险和管控成本的关键。如何才能做到高效管理?那就是要做到从项目初始直至结束,动态地调整项目管理重点,从开始全面风险分析到中期施工进度和工程款回收直至项目收尾的交竣工验收,不同的时期把管理重点放在不同的风险点上,应该提高项目管理者的能力,而不是用单一的风险管理框架机械地控制风险,不顾以牺牲成本为代价。
  (四)建立健康的分供商准入机制,从而形成良性的竞争关系
  风险控制依靠长期稳定履约能力强的分供商,但这个稳定是具有相对性的。一方面,要通过长期的筛选逐步积累较多优秀的合作分供商,使这些优秀的分供商形成内部竞争,避免单一分供商导致的价格垄断;另一方面也要动态管理这些分供商,不断引进新的优秀分供商,淘汰不适用的分供商,使这些分供商间形成良性的竞争关系。
  四、结语
  風险管控和成本管理是一对动态的相关联的管理事项,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高效科学地控制两者的关系,能最大限度地提高项目效益,在保证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提高项目收益是最终目的。能否做到高效和科学,就是见证管理能力的试金石,只有透彻地理解其内在关系,才能做到在管理中游刃有余。
  (作者单位为中交机电工程局有限公司)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525764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