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村镇银行可持续性盈利的对策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冯翼 罗骏 董少军

  【摘要】村镇银行可持续性盈利是村镇银行实现商业可持续的保证。本文在村镇银行可持续性盈利特点、存在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力求担保物多元化,以银保联动机制来降低贷款风险;健全和完善农村金融市场竞争机制,以推动村镇银行的可持续发展;发展中间业务,以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提高自身的经营能力的村镇银行可持续性盈利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村镇银行 可持续性 盈利模式 对策
  
  自2006年12月22日中国银行业监督委员会公布了《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在我国各省农村设立发展,村镇银行作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主力军,截至2011年5月,全国已组建村镇银行536家。根据中国银监会制定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2009-2011年发展规划》,到2011年全国需完成1027家村镇银行的发起设立[1]。村镇银行作为农村金融担负起了切实支持“三农”发展,促进农村地区经济健康增长的重任。为了使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村镇银行需要在国家一系列政策的支持下,结合村镇银行自身的环境、特点进行科学建设和管理,实现商业可持续的持续性盈利。因此村镇银行可持续性盈利模式的研究对村镇银行商业可持续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对四川省部分村镇银行的调研和分析,本文从村镇银行可持续性盈利的特点、可持续性盈利存在的问题、对策建议三个方面对村镇银行可持续性盈利进行分析。
  一、村镇银行可持续性盈利的特点
  (一)金融产品创新,力求适应农村地区的金融需求
  长期以来,农村地区的金融市场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农户的金融需求与农村金融市场提供的金融服务产品存在一定差异,导致农户不能得到所需要的金融服务,而农村金融机构也因此致使自身在盈利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在村镇银行进入一些地方的农村金融市场之后,对金融产品进行了科学的研发与制定。在对所处的农村经济环境和当地需求进行较充分的深入了解和科学调研后,大部分村镇银行根据当地的实际状况,进行了金融产品的科学创新,力求满足当地市场需求并带动自身可持续性盈利。
  在农村金融市场上,一般农户缺乏被金融机构所认可的担保物或其所拥有的可用于担保的物品不能为其向银行获取满意的贷款数量。这是长期横亘在农户和农村金融机构之间的较为严重的问题。针对此问题,四川双流诚民村镇银行推出无抵押、无担保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实现了农户与金融机构的双赢。根据双流诚民村镇银行无抵押、无担保小额信用贷款的授信要求,如果农户有开办农家乐、发展小型规模化种植、养殖的意愿,并能够通过该银行在村上成立的信贷信用等级审核评议小组的评审,那么便能取得一定数额的贷款。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12月末,该行已向全县发放这种小额信用贷款1152万元[2]。
  这一金融产品的创新不仅解决了农户的一大贷款难题,也为村镇银行的可持续性盈利发展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
  (二)政府的大力支持,推动村镇银行可持续健康发展
  在农村金融市场本身发展就较为滞后的情况下,若政府不及时给予扶持,那么村镇银行的可持续性发展仍会受到一定程度上的阻碍。因此,政府在近年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开展了一系列的支持工作。
  1.相关配套政策支持村镇银行发展
  据《关于支持农村金融发展税收政策问题的请示》在2009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期间,对金融机构发放的农户小额贷款(5万以下)利息收入,免征营业税;对上述利息收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90%减计收入。第二,在2009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期间,对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由银行业机构全资发起设立的贷款公司以及法人机构所在地在县及县(市)以下地区的农村合作银行以及农村商业银行的金融保险收入减按3%的税率征收营业税。第三,在2009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期间,对保险公司为种植业、养殖业提供保险业务的保费收入,在计算应纳所得额时,按90%比例减计收入[2]。这一系列政策是为了促进农村地区金融机构发展和“三农”发展而制定的扶持性政策。除了这一政策,相关部门还颁布了其他一些政策来扶持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配合这些政策的扶持力度,村镇银行能更好地控制成本,增加收入。
  2.与当地政府部门合作,创造新的盈利点
  在农村金融事业的发展过程中,农户贷款需求量低且无法提供具有足够分量的担保物,一直作为一大难题困扰着众多农村金融机构。面向农户贷款业务收益低且风险高的艰难境地长期以来都阻碍着大部分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性发展。通过近几年的探索,除了力求创新地解决这一问题,一些农村金融机构逐步开始找寻新的利益创造点。与所在地的政府相关部门开展金融业务上的合作,这是目前很多村镇银行发力的板块。村镇银行与政府相关部门合作,具有以下优点:首先,政府相关部门相对来讲,信用度高,本身实力坚实且雄厚,在非特殊情况下,不易产生较大的风险;第二,与政府相关部门的合作,大多属于资金量较大的合作项目,因此,这些业务给农村金融机构带来的盈利空间相对也会有所扩大。因此,总的来说,与当地政府部门合作,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收益将会有机会扩大且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三)与当地合作组织合作,节约信息成本和交易成本
  金融服务在农村地区的普及度相对较低,故若要实现可持续性盈利,村镇银行务必要消除其和农户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随着村镇银行在各地的设立,各行均采取了许多有效地行动来进行业务宣传,并在积极开拓市场的同时搜集有用信息。较为普遍的做法是,村镇银行和当地合作组织合作,利用相关人员在当地的信息资源和权威性,协助村镇银行宣传金融服务产品,节约信息成本,拓展市场。
  四川仪陇惠民村镇银行为了积极高效的拓展业务并降低信息成本和交易成本,建立了农村金融合作代理组织制度。通过这种合作代理组织,当地有权威有声望的人员助村镇银行进行业务宣传,节约了该行信息成本。并且在与代理组织合作期间,也通过与代理组织的详细协议控制了贷款风险。该行一直依据相关科学且严格的规章制度对代理组织的活跃度、推荐贷款质量等进行考核。同时,如果某代理组织表现突出,该行会派其到发达地区参观考察,来更好地推进该种合作效率。一旦考核不合格,那么村镇银行将及时终止合作。截至目前,与惠民村镇银行合作的代理组织共有21个,推荐存款597户4670万元,推荐贷款1846户8543万元,户均4.6万元,业务覆盖全县25个乡、800多个行政村。经代理组织推荐的贷款至今未发生一笔不良。
  这种方式一方面有效地使村镇银的金融服务产品在地方上得到广泛宣传,节约了信息成本,且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村镇银行和农户间的信息不对称。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开拓了市场和获取了市场需求信息,为村镇银行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二、村镇银行可持续盈利存在的问题
  从对双流诚民村镇银行、四川仪陇惠民村镇银行的调研和分析,发现以下三个问题制约村镇银行可持续盈利。
  (一)贷款担保物的问题
  农户在贷款时,往往很难提供出相应的担保物因而很难获得贷款或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获得贷款。针对这一问题,一些村镇银行开始以“软信用”,即仅凭农户的信用考核,而不需要实质的担保物来确认是否能发放给农户贷款。
  以“软信用”作为贷款担保物虽在一定程度增加了村镇银行的贷款量并促进了农村地区经济发展,但仅凭信用就发放贷款仍尚存较大风险。毕竟,这是没有实物担保物的贷款,如果出现较大问题那么将会给村镇银行带来一定的损失。由于农业是风险性较高的行业,很多自然条件对农业的影响是很难准确预测的,一笔投资很可能因为某些突入其来的非自然因素而无法取得预期回报甚至收不回原始贷款金额。

  (二)竞争不充分的问题
  首先,很多地方的农村金融机构建设尚少,各种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之间既不能很好的进行互补又缺乏必要的竞争。
  其次,很多地区村镇银行只有一家。虽然目前这些村镇银行的设立为当地金融市场解决了很多棘手的难题。但是若长期以往每个地区都只存在一家村镇银行,那么难免会造出一家独大等问题,不利于村镇银行之间通过竞争来有效促进其不断科学改革来增强自身软实力和硬实力。
  (三)中间业务的发展有待进步
  从村镇银行建立以来主要以存贷业务为主。尽管村镇银行也涉足一些中间业务,但总的来说比重还是很小。如今,金融业竞争日益激烈,客户对金融服务需求也日益多样化,中间业务已逐渐被愈发重视。我国银行的存贷款利率是中央银行统一制定的,因此,在贷款结构既定的情况下,拓展中间业务可以使村镇银行获得更多收益,且回避较大风险。通过发展中间业务,可以使村镇银行不再大幅度地依赖于传统的存贷款业务。因此,发展中间业务对村镇银行实现长远可持续盈利是非常必要的。
  三、村镇银行可持续盈利的对策建议
  (一)力求担保物多元化,以银保联动机制来降低贷款风险
  首先,村镇银行应根据农户实际情况扩大担保物范围,以灵活的适应农村地区状况。在近年,一些村镇银行就纷纷开始积极探索,实行动产抵押、仓单质押、权益质押或以农房、林权、联保等多种担保形式抵押贷款。由于这些担保物形式易于被农民所接受,所以这在一定程度上能促进农户和村镇银行的合作,帮助农户及时取得所需贷款,以更好地为“三农”服务。
  其次,村镇银行可与其他保险公司合作,联合开发保险产品,以此来降低因非人为因素所带来的贷款损失。在农业活动中,意外人身伤害和恶劣自然天气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农业活动带来影响。在这种情况下,不但农户自身会承受巨大损失,贷款给农户的村镇银行也会受到利益上的损害。因此,村镇银行可推行银保联动机制,借助保险公司的业务特点,将村镇银行、保险公司以及农户三方捆绑在一起,开发一种适合三方的合作方式,以力争使村镇银行和农户实现利益最大化,且在遇到非人为不利因素时能将村镇银行和农户的损失最小化。
  (二)健全和完善农村金融市场竞争机制,以推动村镇银行的可持续发展
  是否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良性的竞争机制,这直接关系了农村金融市场的状况。只有建立充分和良性的竞争机制,才能保证农村金融市场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首先各地区根据银监会的政策,在农村金融机构的多元建设上形成不同机构之间的良性竞争,以促进各机构科学管理、积极开拓市场来实现长期盈利;其次,同类型的金融机构之间也应有充分竞争,否则一家独大是很难满足当地地区对金融服务需求,从而制约着当地经济的发展。
  (三)发展中间业务,以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提高自身的经营能力
  据当前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和自身经营能力,村镇银行应稳步推进中间业务。在推进中间业务时,村镇银行须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和所在地特点选择中间业务发展的重心。首先应发展投资少、风险小、收益高的中间业务,待中间业务市场在当地逐渐成熟后,再进一步扩大中间业务范围。其次,村镇银行应提高现代结算化业务水平,在科学调研的基础上推进结算业务现代化,以满足农村经济活动的需要。同时,大力发展农村金融所需的各种代理业务,如扩大代收代付业务范围、代理保险业务、代理发行有价证券和代理发放业务等都是在农村金融市场有需求的。除此之外,村镇银行亦可根据当地需求开发与运用自身资源,利用村镇银行联系面大、信息面广的特点开展咨询业务,如金融咨询业务、投资咨询业务等。
  中间业务的拓展离不开宣传。村镇银行应利用广播、电视和其它客户或潜在客户接受度高的宣传工具来宣传其中间业务的品种、功能、优势等信息。这样可以为拓展中间业务的创造更好的外部环境。
  
  参考文献
  [1]中国银行业监督委员会.《新型农村金融机构2009-2011年总体工作安排》,2009.
  [2]财务部、税务总局.《关于支持农村金融发展税收政策问题的请示》.
  [3]双流县政府门户网站.凭信用刷“面卡”获贷款,农村小额信用贷款破坚冰. http://221.237.182.14/Detail.php?id =61341,2011.
  [4]王利华. 政策性农村金融是弥补“市场失灵”的重要手段[J].经济研究参考,2008.
  [5]王刚,荆绍仁.拓展中间业务是农信社发展的必由之路[J].经济视角,2006.
  [6]王曙光,乔郁等.农村金融机构管理[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冯翼(1991-),女,汉族,四川成都人,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研究方向:公共事业管理;罗骏(1965-)男,汉族,四川雅安人,副教授,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研究方向:农村金融、信息管理;董少军(1990-),男,汉族,云南保山人,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研究方向:公共事业管理。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72609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