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议高校仪器设备维修管理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黄海涛

  摘 要:随着我国高校办学规模日益扩大,教学科研对仪器设备的要求不断提高,仪器设备的维修管理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改进高校教学仪器设备维修管理工作的体制与机制,提高仪器设备管理的综合效率,是当前高校仪器设备维修管理工作的重要问题。文章对当前我国高校仪器设备维修管理的现状、维修队伍建设,以及建立严格的岗位责任制等方面进行阐述,指出要通过建立仪器设备维修的科学管理体系,使仪器设备维修管理工作更高效地运行。
  关键词:高校 设备维修 管理
  中图分类号:G67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12-092-02
  
  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高等学校办学规模日益扩大,教学科研对仪器设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高等学校实验教学和科学研究的物质基础――仪器设备,它的配置水平如今已成为反映一个学校教学质量和科研实力的标志性指标之一,它使用功能的完好率则是高校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和孕育一流科研成果的物质保证。因此,各高校对仪器设备这一教育资源的投入在不断加大,实验室建设的规模、层次、档次在不断的提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大量新的与科学发展相配套的大型精密仪器设备也不断被引入高校校园,在教学与科研中被广泛应用,并产生出一批国家级科研成果。如此大量的仪器设备在为学校教学、科研提供保障的同时,也使学校仪器设备的维修工作变得日益繁重和复杂。在新的形势下,必须提高仪器设备的完好率、使用率,最大限度地发挥仪器设备的效用,保证高校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从而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因此,做好仪器设备的维修管理工作是高校面临的一个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高校仪器设备维修管理的现状
  目前,高校仪器设备维修管理工作现状堪忧,各环节存在诸多问题:
  首先,各高校普遍存在“重购置、轻维修、重使用、轻管理”的问题。在购买仪器设备时从项目申报计划论证,市场调研到招标执行、设备验收,环环相扣。每个环节都体现制度化,力求用最少的资金买到最好的仪器设备。而在验收合格后,一些仪器设备因没有及时投入使用而错过了保修期,还有好多仪器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只用不修,甚至使用到退役报废也没有做过一次像样维护或更换过一次受损零部件。很多仪器设备因为使用不科学、维护不及时,修理不到位等原因而影响正常使用;好多设备使用者抱着只要该设备能运行,就一直使用下去的态度,直至出现设备停机才报告,报告停机后以申领代用仪器,该机器则搁置一旁、一拖几个月,甚至数年需要用时才再去报修,但由于时间太久甚至使用人员都已换岗,对机器的故障和问题难以准确申报,严重影响机器修复和使用,直接影响经费的投资效益,与购置设备时的严肃认真的初衷背道而驰。
  其次,高校维修力量普遍薄弱,大多数学校都没有配备专职维修人员,维修工作基本上由维修管理部门联系社会上的人员进行维修。采用这种方式存在两大弊端:一是社会维修人员非本校职工,他们和学校仅是合作关系,以赢利为目的使他们普遍存在着责任心不强的问题;二是社会维修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较低,对通用仪器设备的一般性问题还能应付,而对于精密度大、技术含量高的仪器设备则力所不及,往往束手无策。
  鉴于上述情况,高校必须在仪器设备的管理维修这一问题上更新观念,强化管理,高度重视仪器设备的维修管理工作。努力实现从不断加大投资力度向不断提高效益转变,努力实现从粗放型管理向集约型管理转变。
  二、建立高校仪器设备维修的科学管理体系
   仪器设备维修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它是针对学校教学、科研要求和仪器设备的特点,具体进行研究、设计使用各项维修资源和有效利用仪器设备,从而使仪器设备综合使用效率达到预期水平的一系列创造性活动,它对管理者提出了相当严格的要求。为有效推进这一系统性工程建设,至少要做好以下两方面工作。
  1.抓维修队伍建设。这项工作是整个维修管理工作在成败的关键,没有专职机构,没有自身的专业技术人才,没有自身的核心力量和设备是难以实现节约、高效、便捷管理的。因此,可在设备管理处下设维修中心,维修中心的职责是:(1)对全校仪器设备的相关用户,就仪器设备的规范化操作流程和常见故障诊断、排除进行技术培训;(2)对出现故障的仪器设备开展维修诊断、维修决策和实施维修;(3)对全校维修资源进行综合调配;(4)负责维修信息资料的收集、整理与归档;(5)负责对外联络与协调。鉴于目前维修力量薄,维修技术人员技术水平不高的现状,可采取专职进修和专题培训相结合的方法,不断更新专业技术人员的知识结构和基本技能,不断提高专业队伍的技术水平和专业技能,从而不断加强队伍的建设。
  由于教学实验仪器设备规模日益庞大,光靠专业队伍难以应付面广量大的检测、维护任务。因此在加强专职队伍建设的同时,还要建设一支辅助队伍,这支队伍主要依靠实验室现有使用各类仪器设备人员――实验技术人员、教师和学生,他们既是仪器设备的使用者,也是维护、维修工作的参与者,对于整个仪器设备的维修工作,这支队伍是不可或缺的力量。他们的工作职责如下:(1)对仪器设备日常运行状态进行常规记录和正常维护保养;(2)发现故障及时向维修中心报修并对所产生的故障原因进行正确描述;(3)配合专业维修人员进行具体维修工作;(4)简单故障的排除;(5)对维修后的仪器设备进行验收及重新使用后的情况反馈。对这支队伍建设的培养主要方式是专项培训,由学校专职人员组织或由厂家及供应商的维修工程师,特约维修站的专业维修人员定期授课,集中讲授和个别指导相结合。通过这支队伍的建设,可大大减少仪器设备的非正常损坏率,提高报修时描述的准确性,解决面广量大的小故障处理,减少专职队伍人手不足的压力,延长机器的使用寿命,保证在正常情况下为教学科研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还能对专职维修人员的维修效果进行有效考评。
  除此而外,还要建设一支以厂家和代理商的维修工程师、特约维修站的专业人员为依托的维护、维修队伍,作为校内维修队伍的补充力量。这支队伍的工作职责是:(1)在保修期内无偿负责仪器设备的保养、维修;(2)负责对校内专职维修技术人员和仪器设备使用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指导;(3)对专业性强、技术含量高而维修中心不能修复的仪器设备提供技术支持或进行具体维修工作;(4)为维修中心提供必要的维修信息等维修资源。这支队伍除了在购买仪器设备时厂家或代理商在合同中明确提供的售后服务外,再通过聘用的方式聘用一些技术过硬的技术人员作为学校相对固定的合作伙伴。
  2.建立严格的岗位责任制。目前高校仪器设备管理维修工作存在的大量低效益的混乱现象,原因固然很多,但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岗位职责不明,人浮于事,遇到问题互相推诿扯皮,吃大锅饭现象严重。没有严格的岗位责任制,从仪器设备投入使用到出了故障修复的维修工作,都缺乏严格的管理、有力的监督和有效的考评。有规章制度也是说在嘴上、写在纸上、挂在墙上,根本未落实到行动上,有些地方甚至就根本没有规章制度。如仪器设备的使用者,目前基本上实行的是负责制,不按操作规程操作,胡乱地将机器搞坏,没有人去追查责任。对仪器设备的维修者,工作量没有规定,工作成效没有考核,无考评条例、奖惩措施,这种情况是不能适应新形势下高校仪器设备的维护工作的。笔者认为,为对学校这笔数以亿计的国有资产实行有效管理,必须对从事该项工作的每个岗位上的每个工作人员制定严格的岗位责任制,变负责制为问责制。只有每个工作环节、每个工作岗位上的人员都切实负起责任来,整个维修管理工作才能真正落实到位。可试采取如下措施:(1)对上述工作人员实行企业化管理;(2)所有专业技术人员必须先培训后上岗,不具备专业技术知识和专业技术技能的不得上岗;(3)制定操作性强的岗位管理条例;(4)定期考核、总结评比。(5)工作业绩和工资、奖金挂勾、奖勤罚懒、奖优罚劣。通过这样切实有效的措施扎扎实实地抓下去,整个管理工作很快便会见成效,长期坚持定会使管理工作进入健康运行的轨道。
  总之,如前所述,高校仪器设备维修管理工作是一顶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关系,情况十分复杂。投入使用过程中的管理,大多属动态管理,不同于静态物的管理。各校在实际管理工作中,既要本着节约、效益的原则,提倡维修管理的成本核算,又要根据自身学校的体制、规模,摸索符合自身特点的切实可行的维修管理模式和方法,一切以保证教学和科研的顺利进行为出发点和评价标准。我们必须摒弃轻视维修管理工作的错误观念,从思想上高度重视维修管理工作,在理论和实践中不断探索,从而逐步摸索出一套符合我国高校现行发展水平的仪器设备维修管理工作的新方法、新思路。
  
  参考文献:
  1.胡芳,汪正力.高校仪器设备维修管理的思考.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7(8)
  2.王国田,张彪.构建高校仪器设备维修保障体系的思考.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7(4)
  3.朱红.关于高校教学仪器设备维修管理工作的探讨.黄石理工学院学报,2008(3)
  4.史初例,王阳.浅谈高校仪器设备的维修管理.机械管理开发,2009(3)
  (作者单位:盐城工学院 江苏盐城 224501)(责编:若佳)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73295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