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简析新时期山西各级开发区对全省经济的影响和带动作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韩 笑

  摘 要:作为对外开放的载体,山西省各开发区应充分发挥排头兵作用,创新思路、明确目标、抓住机遇、率先发展,充分发挥体制、机制、政策、产业方面的优势,把山西省的开发区建成以新兴产业集群为主的新高地,外商投资和高新技术的集聚地,产业结构调整的示范区和全省经济发展增长区。
  关键词:开发区 山西经济 影响带动作用
  中图分类号:F20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03-227-02
  
  一、山西开发区在运行和发展过程中的现状
  新时期,是山西省建设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的关键时期,也是山西省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根据山西省商务厅提供的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前5个月,全省开发区实现区内生产总值262.89亿元,同比增长5.68%,其中工业增加值210.25亿元,同比增长12.04%;完成科工贸总收入847.33亿元,同比增长5.19%;出口总额3.77亿美元,同比增长3.16%;引进国内资金64.53亿元,同比增长5.49%,其中,引进省外资金13.26亿元,同比增长23.35%。
  山西省自1992年设立第一家开发区以来,经过18年的发展,全省24家开发区其经济规模不断扩大、总体实力明显增强、配套功能日趋完善、有效发挥了在对外开放中的窗口示范效应,以及在区域经济发展、产业提升、技术创新等方面的辐射带动作用,已经成为招商引资的主阵地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从2008年的经济指标看,全省开发区635亿元的经济总量、14.25亿美元进出口总值占到全省比重大约都为10%,实际使用外资则占到全省的25.7%,开发区作为拉动山西省经济增长的一部重要"引擎",对经济的贡献度进一步提高。
  二、山西开发区在运行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全省各开发区间缺乏分工合作,主导产业没有重点,产业集聚效应不明显,难以实现优势互补。各开发区产业结构雷同,规模效益低,特色不够明显,使得产业趋同现象严重。高新区产业结构趋同的带来严重问题是:缺乏产业特色和区域分工,简单的重复建设导致产业发展资源(人才、资金、技术等)的分散程度加大,不仅不利于实现全省范围内高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而且容易导致各区间的恶性竞争,难以形成规模经济效益,不利于全省高新技术水平整体的提高和整体的竞争力体现。
  2.全省各开发区创新能力不足,产品缺乏国际竞争力。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开发区已经进入了以加强自主创新为目标的新阶段,虽说在创新能力上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相差甚远。首先是开发区内企业规模偏小,整体科技创新能力有待加强。其次,科研经费及科技力量投入不足,自主创新能力较差,“产学研”合作机制不完善;产品缺乏国际竞争力。
  3.开发区区域经济功能发挥不足,适应开发区发展的中介服务机构体制不健全。目前开发区与区域经济之间的联系不够,未能将主导产业的发展与本地区自然资源优势结合起来,未能与改造地区传统工业相结合,使特有的地域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传统工业中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的局面未能得到根本改观。开发区内各中介服务机构彼此各自为政,不能相互分工协作,使得整体服务体系不够健全、完善,致使企业的成活率和成功率不高。
  4.发挥人才资本潜力机制和风险投资机制能力不足,开发区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缺乏活力。全省范围内大多数开发区企业都存在高科技人才和优秀管理人才较少的现象,尤其缺乏高素质的科技人才和既懂技术又懂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当前全省高新区的投入主要以政策性拨款和信用贷款为主,风险投资公司的资金来源大多有政府背景,缺少企业和民间资本进入风险投资的渠道和运作保障机制,资金来源有限、资本结构单一已经成为限制高新企业发展的瓶颈。开发区管委会在传统行政体制的影响下,由于上级政府和区内、区外政府机构的压力,运行机制不合拍,导致经常出现矛盾和扯皮现象,从而严重阻碍了开发区的进一步发展。
  三、充分发挥开发区对山西经济的影响和带动作用
  随着国际、国内产业转移速度的加快和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为山西省开发区进一步扩大开放、大力发展和规模扩张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为此,全省开发区要创新思路、明确目标、率先发展,抓住机遇,充分发挥开发区在山西省对外开放中的影响和带动作用。
  1.开发区应成为山西地区经济发展的“排头兵”和创新观念的“推进器”。开发区是我省对外开放的窗口。我省开发区要注重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与WTO规则全面接轨,从观念、政策、管理和服务上全面开放,全面提升对外开放的层次和水平,成为山西对外开放的重要基地。
  开发区作为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观念上真正理解开放的实质,行动上真正体现开放的精神。加大对外宣传力度,广泛利用各种传媒手段,把全省开发区的服务环境优势和独特的发展优势对外进行充分展示,让外界对山西省开发区有更为全面深入的了解,提高开发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2.开发区应成为山西地区产业发展的“领头雁”。新时期,应根据山西省各开发区的现有的产业基础和资源条件,加快开发区产业发展,围绕各自的主导产业,做大做强新兴产业,必须以产品为基础面,以企业为支撑点,以园区为载体,推进产业的集聚与整合,形成“拳头产品―龙头企业专业园区―产业集群”的发展格局。打破行政区划,促进产业链的跨地区延伸,加强与省内的产业配套,形成产业的错位分工、优势互补、互利共赢。通过优化结构、加强管理、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提升企业技术水平,实现产业升级,推动产业集群向高层次迈进。同时各开发区要大力实施名牌战略,提升企业和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3.开发区应成为山西地区国内外大企业集团的“积聚地”。开发区应借助国内、国际产业梯度转移的大好机遇,按照山西省开发区的产业定位、发展需求,立足自身优势和特色,认真谋划、选择、包装一批优势项目。找准吸引外商的“看点”,建立和完善项目数据库;编制符合国际惯例、能够吸引外商兴趣的商业计划;加大与国内外知名企业合作的力度,创新招商方式;吸引更多的世界500强和国内500强等符合产业发展方向的国际国内“重量级企业把企业总部、研发机构或者区域总部设在开发区内,同时,借鉴国内开发区与政府间合作项目的经验,加强与东部地区开展多种形式和全方位的经济技术合作,鼓励东部企业来山西省开发区投资,把山西省开发区作为外商投资企业投资转移的承接地。
  四、提高开发区核心竞争力,发挥其带动和影响山西经济的主要对策
  1.构建开发区核心竞争力体系。通过形象设计这一重要手段来增强区域竞争力。以系统化、整体化的设计,通过开发区与内外公众的各种沟通行动来不断强化开发区精神理念,逐渐累积开发区的形象价值,增强开发区对“五流”(即资金流、技术流、人才流、信息流、物流)的集聚力和吸引力,立足于本地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和文化优势做文章。
  2.推动制度创新,释放开发区潜能。创新是发展的不竭动力。国家设立开发区的初衷之一,就是使其运用“试点权”实施制度创新,为地区改革开放提供经验。同时,开发区还应在改革创新成果的巩固和规范上成为楷模。体制决定机制,机制决定活力,活力才决定竞争力。所以要把体制创新作为深化改革的重要动力,进一步发挥开发区改革开放的窗口作用和示范作用。首先是创新行政管理体系,就是按照责、权、能相一致的原则,授予开发区与其地位和作用相对等的管理权限,有效防止政府“越位”和“错位”问题的发生。其次,完善行政管理方式。按照“小政府、大社会,小机构、大服务”的目标要求,立足实际,面向未来,科学合理地设置机构,因需设置,合并同类工作或职能,并根据变化,动态调整。

  3.建立人才吸引和激励的有效机制,进一步完善“产学研”合作机制。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才网络建设应与开发区建设同步进行,二者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实施人才培养与引进并举措施,进一步加大教育事业的投入,鼓励民办院校和培训机构的发展,通过多种方式与当地大学、科研机构建立定向联系,努力促成开发区人才培养主体的多元化发展局面。创新人才引进方式,积极引进海外留学人员和国外智力,重点引进高新技术人才和高级经营管理人才,使各项人才机制应与国际接轨,不断提高人才素质。加快人才开发与管理创新。加大人才投资的力度,提高人才投资收益率,鼓励企业参与人才开发投资,为高素质人才成长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形成开发区的产业发展与高校、科研机构的研发互动、互补和利益共享,进一步完善“产学研”合作机制,构建适宜人才成长发展的政策与环境平台。
  4.不断根据形势变化调整招商引资方式,提高招商原则质量。在充分了解和掌握世界经济合作的变化趋势下,相应对招商引资的策略做出及时的调整,掌握主动、占得先机。目前对开发区的招商策略应做如下调整。
  一是实行促进内涵增长的招商战略。从追求引资数量向追求引资质量转变;从追求单一引进工业项目向追求全面引进现代服务业和企业研发机构、总部经济转变;从追求投资强度向追求产出效益和财政贡献份额转变;从追求引进产业资本向追求引进金融资本转变;在招商引资中加大选资力度,通过优化经济结构,拓宽投融资渠道,把招商引资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
  二是实行“两头抓”策略。既要重视吸引跨国公司来华投资,也要重视吸引发达国家中小企业来华投资;既要加大对发达国家的引资力度,也要加大对发展中国家的引资力度。
  三是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引进外商直接投资的同时,也要注重环境保护和维护各方利益相关者的合法利益。经济技术开发区要在法律和政策允许的范畴内,扩大引资的领域、范围和规模,借资发展。
  5.根据各地的比较优势,培育各具特色的主导产业,健全技术创新体系,建立相互依存的产业集群。全省开发区的建设,必须充分吸收其他地区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以国家的产业战略为基础、各开发区的自然资源优势、现有科技基础和智力环境,确定各开发区的主攻方向和战略任务,技术引进和开发要围绕产业重点进行,力争使各开发区形成在国际上具有强大竞争力的特色产业。高新技术发展的更新换代快、生命周期短等特点,以及山西省高新技术产业基础弱、规模小的现实决定了山西省的开发区应走自主创新和模仿创新相结合的道路。一方面,开发区应强化自主创新能力,积极培育具有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业,着力开发世界上高精尖技术及产品。另一方面,开发区在加强自身科研能力的同时,注意引进代表世界新潮流的高技术水平项目,以强化创新能力和引进技术消化吸收能力。产业集群的形成主要是企业间竞争和合作发展的结果,是企业间密切的竞争和合作造就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同时也造就了产业集群的核心竞争力。各开发区应根据自己的资源以及区位优势、现有的产业特色及优势,通过产业集群的发展,形成各具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集聚。
  6.彰显开发区特色,优化投资、引资环境。政府要转变角色,增强服务观念,按照高起点、现代化、生态型的标准改善开发区的投资环境,使之与国际社会接轨。开发区要实施环境营造战略,不断改善投资的软硬环境。改善硬环境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基础设施建设;二是环境保护。改善软环境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企业竞争环境,让企业在积极、竞争、有序的市场机制下运转,避免恶性竞争,才能源源不断的为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以不竭的动力推动社会快速、健康、稳定的发展;二是人文环境,积极利用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的雄厚知识积累和研发能力,为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力量保证。
  总之,应大力加强政府对开发区产业发展的扶持和引导作用,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产业层次和集中度,充分发挥山西开发区产业的集群效应,促进山西经济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云.逆风扬帆.山西省开发区成功转型发展的启示[J]山西日报,2009.6.26
  2.冯占明,冯占军.中部崛起战略与国家级开发区的作用[J]决策咨询通讯,15卷
  3.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的对策、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存在的问题[D]
  4.李炜鸿、梁嘉骅.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发展战略研究――以太原高新技术开发区为例[J]华东经济管理,2006(10)
  5.邱成利,何心刚.提高经济技术开发区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对策[J]科学管理研究,2005(4)
  (作者单位:山西金融职业学院金融系 山西太原 030008)
  (责编:李雪)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73476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