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创新只为便捷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万黎
过去的10年,中国银行业建立起来的电子银行体系已具有相当水平。持一卡走遍天下,足不出户完成一系列交易,普通人也可签张支票的设想已变成现实。金融市场化步伐的加快,直接激发了与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第三方支付行业的兴起。
支付工具创新
银行卡在几大支付工具里使用最为频繁,每年刷卡额以2亿~3亿元的速度发展。银行卡产业的发展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银行卡的支付工具创新从传统的银行借记迅速扩展到了借贷合一。这些产品,把银行卡作为一种载体和介质,包括现在第三方都推出比较丰富的专用卡产品。所有这些支付工具的创新为消费者带来极大的便利。
应用内容创新
应用创新的主要路径,一是开发高黏性应用,如煤水电气费交纳、信用卡还款和第三方联合银行个人贷款等。二是发展新型业态的应用,包括团购、网购,甚至包括上下班行程中的各种应用。北京在十二五期间提出要造20多万个马路停车场,解决停车费问题。上海、长沙、广东、宁波提出菜篮子工程,要保证菜品、肉品的绿色。这些都需要解决支付的问题。这些新型业态是以前没有涉及到的领域。三是金融服务创新,电子支付产业链条上金融交易量占绝大多数。目前在跨行、跨地区、跨境存取款的便捷性还都有差距,迅速普及农村地区也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网络支付终端化
建行的美国合作伙伴BEC的手机银行做得非常好,其客户是全美其他银行客户的总和。两三年前它把手机银行LOGO置到了iPhone手机页面。现在iPhone手机和iPad的痴迷者有许多,围绕这个终端会形成很庞大的产业链。
网络支付工具化
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起步于网银,有很大局限性。它把支付当成银行的功能去对待。为了使用支付功能,不得不迈过一个大的网银门槛。第三方支付的发展比银行网上支付要快,因为客户在网上的行为目的很明确,第三方支付就做成一个工具,这种支付应用的体验带来很多思考。
解决安全瓶颈
中国网银整体安全更多基于一个安全可信的工具,就是所谓的口令卡。实际上这些东西有很大局限性,支付无所不在就决定了所依赖的不能是一个单一的手段。国外有很多先进理念,很多银行从信用卡时代就秉承了一种信任。不管有没有安全工具,只要行为可疑,这个交易行为都是需要进一步判断才可以继续。整个安全理念的改变是解决网络支付安全的一个重要方面。
与第三方合作
日常生活交费难是一个很大的社会问题,各个银行都在开展交费便民服务。这种模式光大银行做了10年,效果远低于预期。光大银行希望本着合作开放的理念,把现在后台的公共事业交费的资源,通过总对总的连接,开放给合作伙伴――银行和第三方支付。因为合作方有优势客户,支付宝、财富通、中国移动、中国电信的客户过亿。而他们缺少的是银行所拥有的后台资源,银行把资源开放给第三方支付,通过他们开放给社会。经过3年的实践,光大银行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银行间的创新融合
银行能联起手来,通过创新和融合为消费者提供最优质的服务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举一个吞卡的例子,全国各个银行的ATM加起来25万台,这些设备每天吞卡率是1%,很多案例的发生是客户自己当时不知道的。光大银行5000台现金设备,每天吞卡500张,而且99%的原因不是银行原因,而是客户拿完钱之后掉头走人。我们面临的问题就是ATM所吞的卡大多数不是光大银行客户。希望借创新融合的理念,建立一种机制,把客户吞卡会聚起来,第一时间把卡号传给发卡行,由其来呼叫客户。如果每家银行都有这个机制,整个银行业对社会的服务水平就能得到提升。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73999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