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中的“礼”与“和”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爱新觉罗.启翊
《论语》学而第一:有子日:“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有子说:“礼的应用,以和顺为贵。以前圣明君主治国,都在这个方面做得很好,无论大事小事都按这一条原则去执行。但也有不能实行的,那就是只知道和顺可贵而一味地和顺,而不用礼法去制约,也是行不通的。”
有子,姓有名若,字子有,孔子晚年的学生,得意门生,对孔门的“孝”和“礼”有深刻研究。要想深入了解有若的这段话,知道为什么要用“礼”来制约“和”,必须首先了解孔门的一个最关键的概念――礼。
“礼”是做什么用的
关于“礼”的概念和标准,孔子的弟子荀子是这么说的:
“人生来就有欲望。如果欲望得不到,就会没有追求;如果一味追求欲望而没有一个标准限度,就会发生争夺与争执;争夺与争执会演化为大的祸乱,进而演化为困顿与贫穷。古代的圣王厌恶祸乱的产生,所以制定了礼义来确定人们的利益分配原则,既调和人们对欲望的追求,又满足人们对欲望的要求,使人们的欲望不会由于物质原因而得不到满足,物质也绝不会因为人们的欲望而枯竭,使物质和欲望两者在互相制约中增长。所以,礼这种东西,是调和人们欲望的。
孔子在《礼记・礼运》中进一步阐述了“礼”的应用:“礼”在人事上也叫做义,具体表现为财货、精力、辞让、饮食冠婚、丧祭、射御、朝聘等项礼仪。所以说,礼仪这个东西,是做人的头等大事。人们用礼仪来讲究信用,维持和睦,使彼此团结得像肌肤相接、筋骨相连一样。人们把礼作为养生送死和敬事鬼神的头等大事,把礼作为贯彻天理、理顺人隋的重要渠道。”
人与人之间由于立场不同会有差异,事与事之间由于角度不同彼此会有矛盾,国与国之间由于理想不同就会发生战争。中和这些差异和矛盾,就靠礼。假如没有礼,社会就没有秩序,这怎么行?所以,人与人之间要礼,事与事之问要礼,礼的作用是“和为贵”,就是调和矛盾,在制衡中实现均衡。被误用的“和为贵”
在企业里,常常存在为了和而和的现象,导致“老板太亲和,公司会衰落”的结果。很多企业老总,喜欢学习,他们笃信做人要善,于是就开始了“和”之旅。
贵州的一位企业家,生于农村,十八年前带着一帮村民进了城,初衷只是想混口饭吃,结果借着改革开放的机会做成了一个资产匕亿的公司。既然当了董事长,那就一定要把公司做得更好,于是,他花了好几十万读了两个一流商学院的MBA。尽管主观上他只是想更多地结交一些生意上的朋友,但客观上还是长了知识、开了眼界,有了让公司再卜个台阶的想法和动力。新来的员工很认同他变革的构想,但让他头痛的是,当初和他一起出来闯天下的老弟兄们却成了公司变革的阻力。他们对与公司“光荣革命传统”有关的一切东西赞赏有加,但对促使公司与时俱进的改革方式极度反感。元老们的极力阻挠,导致该企业家从EMBA同班同学中大力挖来的四位高管挂冠而去,花气力培养企业的大学生“新生力量”也损失近半。渐渐地,与竞争对手相比,企业出现了颓势。
为什么会这样呢?
这位企业家坦言,他不愿意和那些老弟兄们闹翻脸。他说:“我跟他们刚开了个头,有两个人眼泪就出来了。他们说当初跟我一起出来闯荡,是相信跟着我会有出息,是从骨子里信任我,可不是单纯就为了几个钱。听他们这么一说,我的一心就软了。”
问题就在这里。这位企业家过于注重他与这些公司元老们之间的和顺,为了人际关系问的和顺而忘记了企业的责任与管理制度,忘记了对元老的和顺就是对其他员工的苛责,对公司的不负责,公司自然就会出现乱象。
这个问题在《孙子兵法》中是这样说的:“厚而不能使,爱而不能令,乱而不能治,譬若骄子,不可用也。”意思是:只知道厚待士兵却指使不动他们,只知道溺爱却指挥不动他们,士兵违法乱纪却不能惩罚他们,这样的士兵就像宠坏的孩子一样,是不能用来作战的。作为管理者不是不能有仁爱之心,而是不宜仁慈过度。如果当严不严、心慈手软、姑息迁就、失之于宽,乃至“不能使”、“不能令”、“不能治”,当然就不是称职的管理者了。
所以,有若说“小大由之”:无论大事小事,都要通过礼来处理,没有了礼就一定会出问题。反观近代,出现的很多问题往往就是因为忘记了礼的精神而执著于礼的表面――和,最后丧失了礼的根本。所以,有若说“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礼”的管理价值
那么,礼在现实社会和企业管理中是如何体现的,即出现的矛盾该如何调和?
我们首先要明白一点,没有完美的社会,人类社会不可能十全十美。完美的社会总是相对的,封建社会之于奴隶社会是完美的,但对于资本主义社会又是不完美的。时代在进步,我们也需要不断调和各种思想和主义。
在任何一个社会,社会成员总是抱有美好的期待,社会对其成员也有着相应的承诺。一个社会的好坏取决于它能否实现它对社会成员的基本承诺和信仰,当然,没有一个社会可以完全实现它对每一个公民的承诺。但也没有一个社会可以完全背弃它的承诺却依然存在。一个社会应该尽全力实现它的承诺和信仰:在这一信念的指导下,改革家积极行动,大大推动社会,政治与经济的发展与进步。
美国社会的基本承诺是:一、公平的承诺,就是我们常说的,保证人人享有公平的机会;二、个人有权开创“美好生活”的承诺,就是我们常说的,保障个人的社会地位和行为权利。他们崇尚的是待遇平等,而不是收益平等。当总统任职时手握各种特权,这是整个社会赋予他的,名实相符;而总统下台后特权自然就没有了,国民也没有必要用自己纳的税去养活这些人,也是名实相符即待遇平等。
中国社会的基本承诺是什么?在儒家看来是“礼”和“和”。“礼”是规则,指这个社会的道德规范和法律制度;“和”则包含了公平和仁爱,只有在公平和仁爱的基础之上,社会才能和谐,才能中和各方思想和利益而被大家所接受。
在企业里,企业家就像管弦乐队的指挥,他把所有演奏者集中在一起,根据他们的专长,发挥各种乐器的特点,指挥他们奏出优美动听、和谐的旋律,而且,所有的演奏者心甘情愿听从指挥。企业的成功需要的是每个员工的通力合作,企业要充分调动和发挥每一个员工的专长,只有团结一心,才能建立洋溢着活力、有韧性的集体。
日本丰田公司的经营者就十分注重采用各种方式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他们提出要“发扬温隋友爱精神,形成家庭式的和谐风尚”。丰田公司给年满20岁、购买本公司汽车的职工以八折优惠,实在有困难的,公司提供无息购车专用贷款。丰田公司还为职工提供租费便宜的公司宿合解决职工的住房问题。丰田的经营者们还经常参加公司的各项活动,制造一种“劳资和睦”的气氛。这些措施使得职工对企业产生归属意思,自觉地把自己的命运和企业的命运连接在一起,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自然就高。
当我们羡慕世界500强的谷歌、微软等大企业舒适宜人的工作环境、人性化的管理制度时,更要明白正是这个团队创造了公司成长的奇迹。企业的存在就是要盈利的,但盈利的欲望一定要建立在企业所有成员对成功和赚钱的渴望之上,如果大家这方面的欲望都实现了,企业的盈利自然成为必然。因此,礼的外向展现―利益分配方案就成了调和各种矛盾关系的重中之重,这决定了企业是否能否永续发展。
这才是“礼”的本质,也是“和”的真谛!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754120.htm